版块   产业振兴   史明清:新田县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返回列表
查看: 1030|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史明清:新田县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8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8015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2-21 15: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史明清(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脱贫措施“五个一批”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居于优先位置;在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中,“产业振兴”处于首要地位。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稳定脱贫,关键问题在于促就业促增收,根本出路在于强产业强造血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职能部门,我们农业农村部责无旁贷。
  按照厅党组安排、袁延文厅长的指示,我于2019年10月10日至11日,带领厅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处、学院办公室同志,对新田县产业扶贫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实地查看了东升农场蔬菜、张家塘村无花果种植以及远鸿公司食用菌、三箭公司水稻生产情况,召开了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于2019年底、2020年初两次对新田县产业扶贫情况进行了书面回访。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田县位于我省南部,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富硒大豆之乡”“湖南中药材种植示范县”“湖南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大办水利被一代伟人毛泽东赞誉为“南有新田”。全县总面积10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7万亩,辖12个乡镇、230个行政村(农村社区),其中贫困村103个(含马场岭、大山铺2个深度贫困村);总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37万。2019年,全县完成水稻播种31.6万亩,玉米种植5.8万亩,大豆播种8万亩,油料(花生)种植1万亩,其他杂粮播种2.6万亩,蔬菜播种21.5万亩,烤烟种植4.55万亩,药材种植4万亩,油茶面积稳定在5万亩;预计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32.9亿元、同比增长3.8%,完成农林牧渔总增加值18.1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40元、同比增长11%。
  1994年新田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2012年被列入新一轮国家扶贫规划,贫困县的“帽子”戴了将近三十年。2014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606户84475人,贫困发生率22.58%。六年来,累计投入各类产业发展资金8.2亿元。按照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产业发展资金“两个70%”(即财政扶贫资金70%要用于产业,其中70%要落实到贫困农户)的要求,2019年投入产业发展项目资金0.82亿元,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重80%以上。2019年底,全县未脱贫人口864户1895人,贫困发生率0.51%。
  近年来,新田县委县政府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初步建成了粮油、畜禽、果蔬、竹木、烤烟、中药材等六大产业。已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5个省级农业产业园、9个市级农业产业园、20多个县级标准化核心示范园。打造了新田大豆、陶岭三味辣椒、富硒蔬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新田大豆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陶岭三味辣椒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三箭农业开发公司的“富硒大米”深受消费者青睐;利用红薯加工而成的“硒薯米”新产品获得国家专利;东升菜心、新圩远鸿食用菌、骥村红皮萝卜,以及五月豆香、豆家旺、皇许粮等公司生产的豆制品远近闻名,十分畅销,成为供应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主打产品。中药材青蒿、颠茄种植面积和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烤烟质量全国有名。引进了温氏、鑫隆鸭业、万家鹅业、加壹等一批上规模的养殖龙头企业,鹅肥肝出口到欧美地区。制作了“新田大豆”扶贫广告,在湖南卫视播出,在《湖南日报》登载。《实施“四到四覆盖”推进精准产业扶贫》被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编印的《湖南农业农村工作》专期推介。“四到四覆盖”(即:特色发展到村,实现产业全覆盖;精准帮扶到户,实现政策全覆盖;利益链接到人,实现模式全覆盖;组织保障到位,实现制度全覆盖)产业扶贫典型经验在2019年12月15日《湖南日报》头版推介。2019年10月在郴州汝城举行的全省产业扶贫暨“千企帮千村”现场会上,新田县作典型发言,获得全省产业扶贫暨千企帮千村工作先进单位。新田县在产业扶贫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县委县政府有信心在2019年实现贫困县摘帽(已接受第三方评估,待省政府批准)。
  二、主要做法
  新田县大力实施“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扶贫工程,着力打造了15个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扶持100多个合作社、培育1000名农村乡土专家、带动1000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一)高位推动,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新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成立了以县长秦山成为组长、县委副书记易先平为常务副组长、副县长刘大兵为副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扶贫办、发改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新田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新田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新田县2019年实施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兴旺行动方案》《新田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产业扶贫组工作清单制度,每月初列出工作任务清单,并下发到各乡镇、各驻村工作队、产业扶贫成员单位。实行“一月一调度一通报,一季度一考评”,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底召开调度会,通报产业扶贫工作进度;由农业农村局牵头,每季度分两组深入各乡镇村实地考评指导,督促各乡镇、贫困村完成产业扶贫工作任务和问题整改。
  (二)聚焦重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新田县充分发挥土壤富硒、地下水富锶和良好自然生态优势,以及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培植“一县一特、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产业布局。一是大力发展“一县一特”蔬菜产业。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东升农场落户新田,复制“东升”模式,带动全县年种植蔬菜21.5万亩,实现总产30.86万吨,产值18.5亿元。同时,2019年安排省级优质农副产品(蔬菜)供应基地(示范片)奖励资金1000万元,用于蔬菜品牌培育、质量控制、产业融合和科技支撑。积极对接步步高等超市和广州江南、深圳海吉星等果蔬市场,实现直供和订单销售。新田东升农场成功入选为永州市第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备案基地,远鸿现代农业、五月豆香、惠欣源、绿锶源、穗之源等一批蔬菜生产加工企业成功申报海关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注册登记证。二是大力培育“一乡一业”。按照“一乡一业”的思路,财政整合涉农资金4200万元,打造15个重点农业产业园,实现全县12个乡镇全覆盖。利用园区平台,集聚生产要素,促进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务工就业,培育出龙泉蔬菜、金盆油茶、石羊烤烟、陶岭三味辣椒、枧头文化旅游、三井优质稻、新圩食用菌、新隆八月瓜、骥村水果等特色小镇,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大力扶持“一村一品”。安排“一村一品”项目资金5320万元(其中103个贫困村各20万元,126非贫困村各10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重点村20个共2000万元),每村打造30~5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示范片区,实现贫困村产业基地奖扶的全覆盖。制定了《新田县易地扶贫搬迁后扶产业扶持发展实施方案》,结合产业园区建设,引导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发展产业,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建立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台账,培育东升蔬菜、社湾食用菌、周家辣椒、张家塘无花果、莲花塘鸡纵菌、周家山中药材、双溪岭金槐、大山铺脐橙、新安红心柚、黄栗山红皮萝卜、城塘溪八月瓜等特色农业村,陶岭镇仁岗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瞄准市场,切实抓好产销对接。决定产业扶贫成败的关键是“产品有市场、产业有效益、贫困户有收入”。新田县近几年来生产的各种扶贫农产品货畅其流,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目标。主要的产销对接方式有三种:一是订单对接:通过龙头企业“包提供种苗,包种养技术,包产品回收”的订单方式,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零星散户” 共同体,带动广大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这种产销对接方式占全县农产品销售总量的40%以上;二是基地对接:龙头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建种养示范基地,聘请当地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产销直接由企业负责,如东升农场、百优特、绿锶缘、穗欣源等企业,这种产销对接方式占到了农产品销售总量的30%左右;三是股份合作对接:贫困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龙头企业负责全程管理和销售,占销售总量的5%左右(贫困户自产自销方式占销售总量的25%左右)。农产品销售方式主要有实体店销售、网上销售,以及近年来依托光大集团、湖南科技学院开展的消费扶贫。组织了16家企业参加2019年第二十一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2019年组织和参加各类农业博览会达15次,在长沙举办“南有新田扶贫直通车走进长沙”新闻发布会。积极对接步步高、山姆会员店等超市和广州江南、深圳海吉星等果蔬市场,实现直供和订单销售。东升农场、远鸿现代农业、五月豆香、穗之源、绿锶缘、惠欣源等6个公司成功入选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新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同时,通过对接光大集团、湖南科技学院等企业消费扶贫,建设中农批电商项目,建立了县级电商产业园,村级电商服务站141个,其中贫困村服务站102个,贫困村覆盖率达到97%以上,益农社190家,贫困村覆盖率100%,特色农产品走出省外和国外,得到广泛肯定。新田县2016年被评为阿里巴巴“最具活力县域”,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9年被列为省信息进农村示范县,打造了一批互联网农业品牌,大冠堡打造的“云雾薯”、亿华农业的“爱飞的鸡”、恒丰粮油“硒薯米”、“五月豆香”醋水豆腐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3.0亿。
  (四)创新模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2019年,财政整合涉农资金700万元,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6家,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致富。积极探索“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采用捆绑式发展、订单式联结、项目契约式分红等模式,让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产业前端、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等“六个受益”,利益联结[url=]B[/url]紧密,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如湖南东升农场蔬菜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基地用工”的发展模式,农场和农户成为命运共同体,600个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并可获得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多项收益,被评为“湖南省就业扶贫基地”。远鸿食用菌产业园,通过产业基地帮扶,现已对接26个贫困村、800多户贫困户建立食用菌产业基地3000多亩,为每个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增收1.6万元/户。安排重点产业扶贫资金600万元,由6家企业对接27个行政村,委托帮扶751户2251人,年人均保底收入不低于180元。韵绿种养专业合作社,将大元冲行政村张家塘自然村的27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种植无花果350亩,贫困户享受效益分红,同时又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就业。
(五)科技兴农,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多举措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一是扶技与扶智扶志融合,除组建专家团队外,每个行政村还聘请3~5名科技扶贫带头人作为乡土专家,每个乡土专家分类别对10余名贫困户开展“联合”“订单”“定向”的指导和培训,实现“千人帮万户”(即千名乡土专家帮扶万户贫困户),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投入100万元,对50个贫困村2500个贫困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贫困户的头脑转起来、心热起来、手动起来。二是引入中农批电商投资20亿元,建设了湘南现代农旅文化小镇(华农小镇),开创新田蔬菜等农特产品“买全国、卖全国”的商贸新格局。引进布瑞克农信科技集团和大丰收集团公司,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农业”的智慧农业模式,实现新田农产品与全国农管数据、全国市场的无缝对接,建立“农资淘宝”,开发“天天学农”APP,让农民用手机上大学。
  (六)严格监管,规范资金使用管理。一是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扶贫资金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财政、发改、扶贫等部门承担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管责任,项目组织实施部门承担资金使用的监管责任,财政部门承担资金合规性审查和拨付责任,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村两委参与项目验收和项目维护,对项目的质量承担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高扶贫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益。二是加强扶贫资金报账管理。认真执行扶贫项目报账制规定,对大额扶贫资金支出管理严上加严,尤其是项目管理费和培训费报账必须转账支付,避免虚开套现情况的发生;对报账票据加强审核,杜绝不合规范发票和虚开发票报账行为的发生。三是全面公示资金使用情况。对实施的建设项目,在资金来源、建设规模、投资金额、建设地点、建设工期等方面进行公示;对到户、到人的资金,在家庭人口、贫困状况、补贴标准、发放方式等方面进行公示。
  (七)底线防控思维,防范产业扶贫风险。一是防范决策风险,建立评估体系。坚持主导产业整县推进、扩规模提水平,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保覆盖提效益,科学确立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减少跟风盲从行为。二是防范自然风险,建立气候预警体系。与气象部门加强协作,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情况,提早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动员群众做好风险防范;针对各类气候条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制定技术指导措施,并做好日常宣传。发生灾害后,及时组织人员深入一线减灾防灾,最大限度减低损失,尽快组织恢复生产。三是防范市场风险,建立产销对接体系。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创新生产经营方式,通过捆绑式发展、订单式联接、项目契约式分红等方式,将贫困户镶嵌到产业链上,增强小农户对抗市场风险能力。同时,通过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农业”的智慧农业模式,实现与全国农管数据、全国市场的无缝对接,融入全国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四是防范生产风险,强化技术服务体系。组建专家团队,还聘请乡土专家,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水平,促进脱贫产业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实现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人帮,技术指导有人教。五是防范经营风险,探索建立保险体系。加强对带贫经营主体监管,建立完善带贫主体台帐,规范指导经营主体带贫履约。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及新媒体等手段,宣传普及农业保险和政策,积极探索构建农业保险保障综合体系。
  三、存在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新田县在2019年底可实现贫困县摘帽,但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上,特别是在通过发展产业解决相对贫困方面,还需要久久为功。省委书记杜家毫同志指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既要确保‘打赢’的进度,也要注重‘打好’的质量,更要保证‘稳住’的要求,不能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目前看来,新田县在确保“打赢”的进度方面做得较好,但在“打好”的质量、保证“稳住”方面,在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存在的具体问题有:
  (一)少数干部、基层对产业扶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是在“五个一批”脱贫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少数干部避重就轻,内心深处认为产业扶贫见效慢、难度大,落实推动工作不够用力,仍想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贫困户、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二是少数乡镇村及后盾单位未将产业扶贫列入重要议事议程,还停留在应付状态,如“一村一社”,有的村仅满足于有合作社,对其是否正常运转、带动贫困户致富就不闻不问了。三是属地负责的原则未落实。部分乡镇村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缺乏清晰稳定可靠的产业扶贫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对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引进的有实力帮扶企业比较少。
(二)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限。主要表现在:一是引进的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少,全县仅有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也只有5家,其他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二是发展潜力大的高科技企业较少,半数以上企业还是以卖原料为主,产品增值少,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三)“一县一特”主导产品还不十分突出。蔬菜作为新田具备特色优势应着力发展的主导产品,但大型基地较少,“小而散”的基地多;品牌建设滞后,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打造不够、整合不够、数量不够;产业链建设滞后,冷藏、初加工、冷链物流体系、产销对接等方面的配套没跟上。
  (四)贫困户产业脱贫主动性待加强。在政府扶持、主体帮助下,虽然许多贫困户在基地和加工厂务工、学技术等,但是产业扶贫内在能力仍可提升;受资金偏少,特别是思想不够解放的制约,自主创办种养基地、自主创业脱贫的就更少了。
  (五)“一村一品”建设滞后。大部分村的产业以种植烤烟、水稻等传统产业为主,品种单一,对增强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效不明显,除光伏产业以外,少数贫困村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四、几点建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论述,及时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导,特别是在产业扶贫中,“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广大干部和农民对产业扶贫的认识。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力度不间断地向广大农户、贫困户、规模经营组织带头人和乡村干部、驻村干部编发政策宣传短信等,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和知晓率,使广大干部、农民了解产业扶贫的规划、目标、任务、方法、步骤、措施、结果等,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络,及时宣传好的典型经验,进行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创新精准管理机制,助力精准扶贫。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将对象识别认定、家庭情况核实、致贫原因分析、脱贫攻坚计划、帮扶措施、目标任务推进、贫困人口进出以及土地、特色产品资源、社会扶贫资金对接等纳入大数据管理,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确保项目、资金、力量精准帮扶到位,提高脱贫攻坚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坚持规划优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落实好短期产业实现贫困户脱贫,发展好长效产业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同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集体资金入股合作社、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长效产业等模式,促进贫困村农民和村集体持续长效增收。
  (三)积极推进土地流转,规模化发展具有市场优势和品质优势的特色农业。新田县粮油、畜禽、果蔬、竹木、烤烟、中药材等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是产业集约化水平相对落后,资源整体优势和品牌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只有实行规模化生产,才能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真正占有一席之地,品牌才能够树立起来。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富硒等特色农业条件,发展特色生态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在完成土地确权之后,鼓励农民有序地将土地进行流转,促进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
  (四)产业扶贫先扶智,提高产业扶贫的科技含量。整合涉农项目资源,加强种养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手把手教贫困群众相关农业技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重点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创业青年,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训,促进农民创业兴业,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更多科技人员下基层,从规范经营管理、产业项目选择、种养技术等方面,强化服务和指导,带领贫困户激发潜能、创新创业,提高种养业的科技含量,确保增产增收。
  (五)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单纯依靠地方自身积累或国家补贴和转移支付,都无法满足产业扶贫庞大资金需求。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撬动金融资金、工商资本等推动产业扶贫,要注重通过金融创新扩大产业扶贫的融资渠道,比如放宽民间金融准入限制,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以支持中小企业和分散农户对经营资金的需求。
  (六)继续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好企业、农户的财产权利、创业权利,鼓励他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探索和创新各种经营模式,发现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并严格保障其经营利润和收入的安全性。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准入门槛,以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企业进入,从而引入资金、技术、产品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的创新活动、参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七)继续履行监督职能,当好农户守护神角色。在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建立“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农户” “合作社+农户”等各种模式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作为分散经营的小农,贫困户与市场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甚至权利不对等问题,市场主体有可能将市场风险转嫁给贫困户,使得贫困户可能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发挥市场监督作用,监督市场主体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承诺以市场保护价收购,使贫困户的基本利益受到保护。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373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