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农科技   戈壁荒滩藜花开:科学家在4000米高原种粮食
返回列表
查看: 105|回复: 0
收起左侧

[科技策略] 戈壁荒滩藜花开:科学家在4000米高原种粮食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9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97073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9-28 11: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南岸,距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150公里,有一片3000亩的土地,平均海拔在4440米以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及其团队就在那里种藜麦。
红色、黄色、绿色、橙色……这些三色藜麦在蓝天之下繁茂生长,相互交织,鲜艳夺目。丰收的季节终于来临,穗上的谷粒饱满圆润,金色的海洋一直铺展到山脉脚下。
11.jpg



三色藜麦丰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藜麦课题组供图
仅仅半年之前,这3000亩藜麦田,还不是眼前这个景象。
藜麦这种农作物起源于安第斯山的盐湖地区,天然适合于高原环境,是最为耐逆,即耐旱、耐盐、耐低温的传统作物。目前全球已经有70多个国家开始了藜麦引种实验,而在中国,山西地区最早实现了藜麦商业化种植,此后,在云南、内蒙古、甘肃等高寒地区,藜麦种植也已成规模。
2022年韩斌院士支持北京市副中心通州区对口帮扶内蒙古翁牛特旗流转土地,推广种植了1.7万亩藜麦,大田平均亩产300斤。这1.7万亩藜麦产业基地,共带动两村563户1041名村民每人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其中包括了脱贫户和监测户共计125户274人。这1.7万亩藜麦种植项目和414亩育种基地,收获高品质藜麦2000吨,优质种子150吨。
2022年8月,韩斌再次提出,在西藏脱贫县域开展藜麦产业帮扶。西藏地区高海拔、干旱低温及强紫外线照射的特性,正好符合藜麦种子的生长需要,而且不会占用当地主粮青稞的生存环境。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藜麦课题组选择了日喀则市萨迦县的一片戈壁荒滩。
韩斌院士的藜麦课题组专家们踏上这片土地,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荒原,沙土中混杂着大量碎石,远处积雪的山峰仿佛接着天。
课题组专家和萨迦县扯休乡藏民们一起,开始在这空气稀薄、阳光灼人的地方,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今年4月28日,萨迦雪域高原藜麦产业基地正式开始耕种。专家们雇用了当地的藏民,在耕种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藜麦播种技术,以增加藏民贫困户收入,种植期间带动扯休乡当地农民就业。
“刚开始的时候,当地人对藜麦不了解,我们也需要进行科普和推广工作。”课题组专家张慧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捡石机在戈壁上开始工作,将凹凸不平的石块清理掉,机器清理不掉的石头,就用人工筛查,手动清理。接下来要考虑灌溉问题,高原地区,水是稀有资源,必须精心设计和建造灌溉渠道,以充分利用每一滴水。研究者们建了一些沟渠,最终选择了漫灌的方式。
就这样,高原上一片荒凉的戈壁滩,逐渐被改造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耕地。
“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课题组团队对这次藜麦兴边富民工程的形容。
在四个多月的辛劳耕种之后,藜麦丰收了。这片戈壁荒滩上试种的17个品种全部长势良好,不同品种的成熟期、穗色各不同,看上去色彩斑斓。有人说,这是地方特色景观,五彩藜麦田甚至可以被打造成一个农业旅游景点。
藜麦的种子具有高营养价值,矿质营养元素与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物质高于主要粮食作物。3000亩藜麦田丰收之后,附近很多农户、合作社看到了,找了过来,主动想要了解藜麦,准备尝试来年耕种。
“其实,我们的品种还有更多潜力,效果可以更好。这片试验田证明了我们在戈壁荒滩上也能种出藜麦,让当地人看到,这么差的戈壁荒滩上都能种出来,那么他们已经开发好的耕地一定可以收获更好的产量。将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想跟青稞有一样的产量。”张慧说。
一簇饱满的麦穗,用手指轻轻一搓,橙黄的麦粒落在掌心。
“科技和产业赋能,让雪域高原的戈壁荒滩长出金米粒,我们用事实说话,藜麦产业发展让本地藏民收入增加,当地藏民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向共同富裕迈进更有信心了!”张慧说,“戈壁荒滩藜花开,兴边富民崭展新颜,明年会更好。”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11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