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一系列粮食安全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作为中央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粮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头等大事和永恒主题,坚定不移做强农粮核心主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粮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中粮力量。 一、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要借鉴国际大粮商的做法,到全球各地粮仓去建仓储物流设施,人家生产我们采购,掌控了粮源就掌控了贸易,就掌控了定价权;要有打造我们自己的国际大粮商的信心。我们深刻感到,受自然禀赋约束,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日益加大,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粮食需求持续增长,我国粮食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必须适当增加进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深入参与国际农业分工合作。2014年以来,中粮集团加快“走出去”步伐,完成对2家跨国粮商的全资收购,积极开展重组整合、团队建设、提质增效、国内外一体化运营。经过近10年的持续发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布局初步形成。在全球粮食核心产区拥有港口、码头、仓储设施等一批战略资源,建立起链接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网络和贸易通道,覆盖谷物、油籽、蔗糖、棉花等重要品种线,覆盖北美产区,巴西产区,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产区,欧洲、黑海和加勒比产区等重要产区,覆盖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国、亚太等重要销区,全球贸易网络和粮源掌控体系初步建立。 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中粮集团海外年加工能力3000万吨、仓储能力400万吨、中转能力3300万吨,海外年综合经营规模超过1亿吨,具备每年进口6000万吨左右农产品的全链条组织能力。2022年成功竞标巴西桑托斯港粮油码头25年特许经营权,升级改造后中转能力将由目前的350万吨提高至1400—1700万吨,海外中转能力将提升至4300—4600万吨。 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作用日益凸显。中粮集团依托全球贸易网络体系和粮源掌控体系,有力应对全球疫情、俄乌冲突、市场剧烈波动等,进口大豆、玉米、小麦、食用油、食糖、棉花等重要农产品,全力保障国内市场需求;成功打通巴西、南非玉米输华通道,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的同时,促进全球农粮资源有效配置。 二、充分发挥粮食供应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助力构建现代化农粮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如何认识和处理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加强粮食种植、流通、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粮食安全是个系统工程,覆盖粮食产前产中产后、从原粮到成品、从产区到销区、从田间到餐桌、一二三产业等环节,应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实践中,我们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持续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引领和带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和食品消费观念转型升级,全方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巩固提升国内农粮行业领导地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坚持优化资源配置,聚焦重要品种、重点方向、关键环节和核心能力,引导资源向核心主业聚集,不断强化在国内重要粮食产区和消费市场、关键物流节点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粮源掌控、生产加工、综合调运、市场供应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完备水平,持续巩固在粮食贸易、油脂加工、稻谷加工、玉米深加工、食糖贸易与加工、乳品加工业务上的行业龙头地位,持续提升小麦加工、生猪养殖产能,为农粮领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中粮集团在国内的仓储能力3000万吨、中转能力4000万吨、粮油棉糖加工能力6000余万吨、经营量突破1.07亿吨,综合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 发挥全产业链综合优势,引领带动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融通创新。生产上,建设“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利益共同体,打造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订单农业、智慧农业、农事服务等创新发展,引导种植结构优化;发挥集团在期货、金融科技、产业基金等方面优势,持续加大对农粮产业链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创新探索形成“保险+期货+订单+信贷”模式,助力农户及农粮企业“降成本、锁利润、增收益”。加工上,围绕科学配比、品质调控、风险管控等,不断改进创新技术、工艺、流程、配方,研发基于我国母乳营养特性的全价母乳替代脂产品,开发全谷物、杂粮等高品质粮油产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可追溯、全链条风险可控,努力为14亿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中粮好产品,带动全行业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安全生产。销售上,充分发挥自身销售网络和渠道优势,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的协同,通过遍布国内952个大中城市、十几万个县乡村的230万家终端售点,通过旗下电商平台,将上游供应方与下游消费者联结起来,畅通供需链路。 扩大农粮产品品牌美誉度,促进消费节约减损与全民营养健康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提倡健康饮食,我国居民食用油和“红肉”人均消费量,分别超过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约1倍和2倍,食物节约减损既可有效减轻供给压力,也可减少资源使用,善莫大焉。我们聚焦福临门、长城、蒙牛、中茶、中糖等品牌,加强品牌传播,倡导健康营养饮食理念,引导公众在米面粮油糖肉乳饮茶等方面健康消费、转型升级。通过服务保障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世博会、奥运会、G20峰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宣传健康营养消费知识,养成科学合理膳食习惯,减少片面追求面粉、大米“精、细、白”进而造成不必要的粮食损失和营养流失等现象。 三、全力抓好应急保供,切实发挥“主力军”“压舱石”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着眼平时,还要提升应急保供能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疫情、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等形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的意义越来越重要,事关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安全。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大局,把做好疫情防控保供、应急保供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履行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责任担当。 建立高效联动的工作体系机制。建立由集团应急保供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一线单位执行小组组成的三级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成立以省份为单位的区域市场保供专项调度组,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确保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按照“摸清情况,研究方案,分工落实,及时反馈”四步法开展工作、形成闭环,利用区域协同信息交流平台同步一线情况、及时汇总有关信息,提高快速决策、快速指挥、快速调拨、快速配送能力,为有力应对各地疫情,以及2021年7·17河南新乡特大暴雨、2022年8·18青海大通山洪、2022年9·5四川泸定地震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 从严从紧做好“四保”工作。保生产顺畅。疫情防控期间,动态调整优化生产调运供应方案,备足原料辅料和产品库存,做好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等各环节有效衔接,确保生产持续、产品充足。保市场供应不断。2020—2022年,集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供,累计投入24万人次,保供大米、面粉、食用油等2000余万吨,捐赠款物7.7亿元,交出抗疫保供合格答卷。保物流运输通畅。密切跟进疫情期间出行管控政策变化,按照各地方要求,及时申请加入保供企业名录、申请保供运输通行证、申请绿色通道资质,确保从原料入场到市场供应最后一公里物流顺畅。保市场价格稳定。带头稳价供应,稳定市场信心,强化价格监测力度,及时报告市场情况,多措并举保障国内农粮市场价格相对平稳、市场秩序总体正常。 联合构建保供稳价力量共同体。为进一步提升应急保供效率,形成与市场流通系统结合度更紧密的保供能力,中粮集团与大型流通企业,从工作机制、资源打通、优先响应、联合宣传等方面创建市场协同保供机制,构建起联接生产、物流、流通到最后一百米各环节的常态化保供模式,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集团各区域协同平台与中国邮政各省公司建立多领域、多场景、多维度的联合保供机制,中粮发挥产业链优势,中国邮政发挥物流仓储优势,携手打赢应急保供攻坚战。(来源:红旗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