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江苏南京启动。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为“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粮食之本。不让任何人掉队。”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初步形成,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今年是我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第一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科学有效应对不利气候条件,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达到历史第二高位;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增长0.8%。秋粮有望再获丰收,主产区正全力以赴确保颗粒归仓。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表示,我国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树立大食物观,完善食物供给体系,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向森林、草地、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经过生产、收购、储存、加工、消费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引发粮食市场波动。“我国从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力,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中国农科院信息所研究员张学彪说。
我国粮食收购已形成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新格局,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95%。有关部门组织企业做好市场化收购的同时,坚持实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针对主产区粮食就地转化能力低的问题,推动粮食加工业向主产区集中,加速主产区从“卖原粮”向“卖产品”转型。针对粮食供给区域性不均衡问题,提高省际粮食流通水平,构建长期稳定、高效精准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推动产销合作从产需合作向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转型。
目前,我国政府储备粮品种、规模结构布局持续优化,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充分发挥中央储备粮“压舱石”和地方储备粮“第一道防线”作用。国家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国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
我国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理念,开展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健全完善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堵住粮食全链条各个环节“跑冒滴漏”。“要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高度,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粮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方进说。
我国大力推广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和烘干技术,有效降低粮食生产环节损失。在全国建成5500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有效解决农户“晾晒难”“储粮难”“卖粮难”等问题。
针对储存、运输、加工等流通环节粮食损失问题,加大节粮减损技术推广应用。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粮食标准仓房仓容超7亿吨。开发应用铁水联运接卸、运输专用车、散粮物流装具等技术装备,减少运输损耗。大力推广应用适度加工技术,升级改造加工设备,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来源:《经济日报》(2023年10月16日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