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王学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史教研部教授) 在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代名句“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以形容杭州这座锦绣繁庶的城市,因自然与人文合璧,传统与现代辉映,故享誉世界千年而不坠。 此句出自散文名篇《有美堂记》,乃北宋欧阳修之妙手文章。有关该文的创作背景,有两处殊堪交代。其一,此文并非欧阳氏兴之所至而撰。求文之人是北宋诗人梅挚,其生平虽谈不上煊赫,但为人耿直,《宋史》评价他“性淳静,不为矫厉之行,政迹如其为人”。梅氏曾与欧阳修、王珪等朝臣一道于嘉祐二年(1057年)“同知贡举”,作为主考官选拔出苏轼、曾巩、苏辙等一批后起翘楚,堪称文坛一大美谈。同年,梅挚赴杭州任职。宋仁宗亲自为他作诗《赐梅挚知杭州》饯行,首联即写道:“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可见杭州之繁华富庶,在当时已是天下共识。考诸典籍,杭州之兴,始于隋唐。据《乾道临安志》载,唐贞观中期,杭州户口已达十一万人,到白居易所生活年代,“江南列郡,余杭为大”。唐末五代,于钱氏治下,两浙独享晏然平安九十余载,渐呈超越临近的金陵、苏州之势。加之海岸石塘的修筑、城区运河的整治、市舶司的设置、手工业的兴盛等条件,杭州可谓乘上发展快车道,无怪乎宋初词人柳永笔下的杭州,竟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之盛况。 其二,欧阳修创作此文时,既未游历过杭州,更不曾造访有美堂,属于“闭门造车”。然作为北宋一代文坛盟主,欧阳修自能构思匠心独具,落笔出人意表。文章开篇,欧阳氏笔调平缓,寥寥几句讲清楚仁宗赐诗、梅氏建堂、数度索文之过程。接着笔锋一转,避实就虚,漫谈天下美景不外乎两类,一类是自然山水之美,一类为都市繁华之美,“盖彼放心于物外,而此娱意于繁华,二者各有适焉”,但却往往不可得兼。根据作者的见闻,彼时“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唯有金陵与钱塘。然金陵屡遭战火,徒留“颓垣废址,荒烟野草”,览者无不“踌躇而凄怆”。采取这般对比映衬的手法,由远及近,从大到小,最后将叙述重心落在钱塘。“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尽得钱塘之美”,主旨至此方才揭晓。通览全文,抑扬起伏,气韵流动,于平易中见结构之严谨,欲出一段正意,先作一段相形,相形得起,方出落得透,极尽铺垫层折之法。借助欧阳修的宏大铺陈,更能了解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北宋时的杭州已是冠绝东南的工商业经济发达而兼备山水之美的城市,引领当时社会变迁之潮流。自然景观与都市文化景观相映成趣、互为依存,并承载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欧阳修虽“虚景成文”,却揭示出杭州城千年一贯的“实相”。 还看今朝之杭州,山水登临依旧秀美,人物邑居愈发繁盛,这里的人文底蕴更加丰厚。近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杭州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全面的保护与弘扬。西湖、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三世遗”城市。典籍中的杭州、文物中的杭州、遗迹中的杭州、创意中的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和魂被激活唤醒。 这里的生态文明建设日新月异。绿,是杭州不变的底色。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通过“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等组合拳,让碧水蓝天常驻此地,江、河、湖、海、溪“五水贯通”使此处灵动温润。联合国人居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誉纷至沓来。 这里的科技创新突飞猛进。2016年,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这样介绍杭州:“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经过20年的深耕,杭州培育了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特色产业聚集区,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汇集了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等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培育了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8753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四。 今日杭州,山水之美,人文之盛,生态之好,科技之新,且在不久前为世界呈现了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此情此景已非欧阳修先生妙笔所能道尽。相信未来之杭州乃至浙江,将始终勇立潮头,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前列,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再续辉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