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文化振兴   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返回列表
查看: 52|回复: 0
收起左侧

[乡风策略] 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60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60429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1-14 10: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月12日,苏州拙政园内彩叶缤纷,古树名木与园林池塘、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交相辉映,吸引许多游客游园赏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1月7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内,穿着汉服的游客在拍照观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杭州正积极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以良渚文化为龙头,与区域内运河文化、径山文化、苕溪文化等展示点串珠成链,推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图为11月7日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入口。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梳理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对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将文化力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推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任平。
  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这样一个研究命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与经济从来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什么是人文经济学?
  任平:文化与经济好比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从世界历史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往往会推动文化发展,同时文化也会“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活动之中,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比如,古丝绸之路不仅开辟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往来之路,也在经济贸易发展中开辟了各国文化交流、文明传播之路。从唯物史观看,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这为我们进一步考察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关系,强调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早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在《之江新语》中《文化是灵魂》一文里指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他强调,“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在《“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他提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人文经济,是文化与经济在总体上相互交融、共进互动、融合发展的一种良性发展方式,是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双向贯通的状态。新时代以来,从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再到要求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等,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都充分表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新时代顺应规律的必然选择,更是党的二十大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具体表达。
  对于人文经济学来说,其穿透力在于对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吸纳与超越,彰显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强调了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优先性、人文价值先导性、经济与文化双向转化机制等,在守正创新中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关系的基本原理,将人文与经济相互交融、融合促进的总体关系作为对象主题,关乎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发展方向。
  深入准确理解人文经济和人文经济学,首先要有方法论自觉。西方经济学囿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和“投入—产出”资本逻辑,将人文经济学主要看作是一种涉及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供求关系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分析等,并将之归类于西方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种视域下的人文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是倡导人民的中心地位、人文价值的引领地位、优秀厚重的传统文化对经济的价值观浸润和灵魂支撑作用,而是将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当作一种服从、服务于资本运作逻辑的文化产业分支学科。显然,这一固有的知识眼界、知识体系不能理解和阐明中国特色人文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突破西方经济学知识藩篱,超越资本拜物教的逻辑,既坚守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哺经济的辩证关系,又从经济与文化双向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维度研究总体关系、揭示总体融和本质、把握总体互动规律,打破原有单纯的以经济利益效用驱动的经济学壁垒,深入参与文化融合互动,才能揭示其本质内涵、特征和功能。
  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在您看来,文化之于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任平:谈及高质量发展,我们此前更多关注的往往是科技、创新、产业等。文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确实需要思考。要深刻理解人文经济学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具体表达。经济主要创造物质文明,而文化主要创造精神文明,二者协调共进,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积极成果。高质量发展要求物质资源配置高度节约与人文因素高度集约的统一,财富创造要精准满足以人为中心的文化需要。只有强大的文化赋能才有高质量发展。从人文经济学视角看待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赋能、以文兴业,在发展中推动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是对人民幸福、文化繁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维度的系统性统筹,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
  文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引领。以人文视角看中国经济,穿透力在于“见数”“见物”更“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保障了我国发展的正确方向,也厚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相对于经济数据、数量模型,人文经济视角更突出人的重要性。从这一意义上说,人文经济学就是价值引领经济学,强调经济价值的创造究竟为了谁、依靠谁、最终让谁享用。人文价值优先性,成为人文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方式的最大特点和最主要功能。
  文化是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重要因素,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文化是重要领域,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文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厚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国传统文化讲求“天地之大德曰生”,在经济活动中注意突出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作用;重视“义在利先”“先义后利”,在获取利益时注意把道德、诚信等价值观念放在前面,这些都为今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滋养。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同马克思主义一道,引导、支撑我国经济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跳出西方市场经济过度追求物质满足的窠臼,在提升产品和服务文化品质的同时,也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注入深刻底蕴。
  文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经济利益固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而文化精神正是催人奋进的内在动力。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不同发展阶段产生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精神理念,如“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江阴精神、华西经验等。这些精神理念不仅在特定时期发挥了克服困难、凝聚动能、助推跨越的积极作用,而且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提升,持续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精神动力。
  总之,文化赋予经济价值和灵魂,人文经济大大优化了经济形态,使经济充满神韵、灵动和活力,是代表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形态。
  准确把握人文经济的内在规律,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记者: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根据您的观察,各地有哪些好的实践做法,或形成了怎样的经验?
  任平:近年来,许多地方以不同方式创新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呈现出人文鼎盛与经济繁荣的新局面。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苏州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美,既是经济重镇、科技重镇、产业高地,又是文化重镇,不妨就以苏州为样本做些探讨。
  以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千年传统文化滋养着苏州的文明底蕴,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亦创造着新文明。在苏州高新区,一边是苏绣小镇典雅秀丽,绣娘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创作令人叹为观止的“双面绣”;一边是现代化建筑高楼林立,智能制造等创新企业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苏绣中一针一线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与苏州时时比肩一流的追求一脉相承,无一不透出臻于至善的城市品格。苏州历来手工业繁盛,从苏工、苏作中传承“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功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目前,苏州已累计培育2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家崇尚实业、精益求精的信念已成为苏州鲜明的城市印记。传统与现代在苏州和谐共生、相互成就,经济与文化交融互动、相得益彰,涵养着优质的人文环境和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在此投资兴业。
  以文化产业推动经济跃升。扎实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历史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火”起来。前瞻布局数字文化产业,协同推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优化和消费升级。2022年,苏州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达1286家,实现营收3380亿元。实践证明,以文化为资源要素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能够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
  以人为标尺推进城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人文经济强调以人为本,无论是古城保护还是新城建设,苏州都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人文供给能力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城市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保护古城风貌,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护航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大力推进旧城修缮、城市更新和古建老宅的活化利用,让每一个家在苏州、驻足苏州的人有更美好的生活体验、更深沉的情感寄托。
  记者:踏上新征程,将文化力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领导干部应当如何提升相关能力本领?
  任平:首先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文经济学以及关于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必须加强学习,做到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结合本职工作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
  学习经济知识,准确把握人文经济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不排斥国外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同时,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为从人文经济视角看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要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准确把握人文经济的内在规律,着重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把握人文经济的内涵,它是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总体关系;第二,要把握它的特点,也就是经济要文化化,文化要经济化;第三,要把握它本身的功能,通过人文价值来引领经济,通过人文的导向,来为经济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推动经济发展更稳更实更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
  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厚植文化底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智慧和力量,尤其要深刻理解把握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把学习历史文化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领会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增强思想认同感,用以指导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真正把观念观点融入思想、化作行为,在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树立正确政绩观,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时立意高远,决策中着眼大局,落实时行稳致远。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加强调查研究,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760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