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125] 秸秆打捆,成为供暖原料;秸秆粉碎,混合畜禽粪便变成有机肥;秸秆成饲料,变身小毛驴大餐……东北农田的收获季后,大片大片的金色稻田被收割,遗留下来的秸秆成为了大问题,目前,辽宁省大连市处理秸秆方式在不断改变,从一烧了之到点“秸”成金,“小”秸秆也有了“大”用处。
巧用秸秆 暖屋暖心
在大连市青堆热力有限公司秸秆燃料化利用现场,记者看到一捆捆秸秆在新型节能环保直燃锅炉内熊熊燃烧,燃烧炉门一开,滚滚热浪扑面而来,成捆的秸秆一个接着一个被传送进炉。
“秸秆打捆直燃供热技术是将秸秆在农民的田地中就打捆成包,运送到直燃锅炉内燃烧,产生出的热水、蒸汽,可以给周边小区集中供暖。运行的十几天,老百姓都反映家里最高温度能达到25℃,大冬天在家都穿背心。”大连市青堆热力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延伟告诉记者。任延伟说从田地里收秸秆开始就能给百姓增收,一亩地可以补贴20元左右;秸秆有了,当地的农机社就会组织人员一起给秸秆打捆,之后就是运输,这都会给当地的务工人员增加收入。不仅如此,秸秆燃烧后还会排出灰渣,这可是上好的肥料,灰渣还田后百姓的地也能有更好的收获,真正实现了农民、合作社、供热企业三方共赢的运营机制。
“今年,我们公司投入使用了一台生物质锅炉取代原有的燃煤锅炉,对青堆镇内三个小区和青堆镇政府供暖,这不仅响应国家绿色能源政策,还有助于加快秸秆消耗。把秸秆变成燃料,燃烧后也能变成有机肥,循环利用,秸秆变废为宝,老百姓是真正的受益者。”任延伟介绍说。
秸秆打捆直燃供热技术取代原有燃煤热源为区域内用户供热,满足区域内供热需求,实现青堆镇冬季集中供暖煤炭消耗量为零,降低冬季采暖污染物排放量,不仅能提高庄河市清洁能源取暖率,还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
在金普新区向应街道,有一家以秸秆等离田垃圾和畜禽粪便为原料,通过引进国外技术生产有机肥的离田垃圾处理中心,走出“变废为宝”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
记者在位于向应街道城东村的向应街道离田垃圾处理中心看到,在厂区的堆放场,村民们主动送来的秸秆、藤蔓等离田垃圾正在等待进一步处理;厂房内,经过切割粉碎的秸秆与各种畜禽粪便混堆在一起,正在进行七八十摄氏度高温发酵,并辅以机器定时翻滚搅拌;厂房一侧,畜禽粪便和离田垃圾已经变成了没有臭味的有机肥,被装入袋子整齐堆放等待出厂。
向应街道是一个主要以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涉农街道,辖区产生的离田垃圾和畜禽粪便较多。为了将农业废弃物合理资源化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闭环,2019年金普新区财政投资659.69万元建设了这家离田垃圾处理中心,2020年秋正式投用。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处理畜禽粪便和离田垃圾,是用土办法把离田垃圾打碎,在露天环境下发酵制作肥料。这样发酵时间大约一个月,发酵过程中会有废水渗透,雨天更是流得到处都是,不但费时费力,更污染环境。离田垃圾处理中心引进韩国技术,以辖区畜禽养殖户产生的畜禽粪便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基础,按照比例添加离田藤蔓、秸秆等,加入发酵剂进行搅拌、发酵,再通过调节碳氮比对基础肥添加生物菌剂,生产出用于蔬菜、果树、庄稼等不同用途的基础肥,不仅时间比以往的土法发酵缩短了一半,而且全程无污染无渗漏,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长春等地,长春的厂家以我们的生物肥产品为原料,进一步加工为直径3毫米的小粒,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子一起播种,产品还销售到国外。”
“秸秆变肉” 绿色环保又好吃
在普兰店区唐家房街道李沟村有大连地区最大的自繁自养毛驴基地,年饲养量达到1500多头,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乡村振兴的“主打产业”。
记者在毛驴基地采访看到,养殖区内排排高大的驴舍挂有“育成区”“怀孕区”和“产崽区”的牌子,每头驴都耳戴号牌,整个基地的管理井然有序。基地技术总管纪顺成介绍说,他们为每头毛驴建档案,立“户口”,里面登记驴龄、体况、品种、产崽等内容。每头驴耳戴号牌,是便于对每头毛驴的成长进行追溯。“育成区”,就是未成年的“娃娃驴”,一年半达到成年驴后,按体况长势到成年区进行饲养。“怀孕区”是为繁育的母驴单独设立的驴舍,饲料丰富,有利保“胎”。“产崽区”的“驴宝宝”们在饲养上更是格外用心,每年这里可产崽400头到500头。而如此大的养殖数量,喂养的饲料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环节,公司负责人尹长江告诉记者,唐家房街道和周边街道,每年有大量的庄稼秸秆没人要,养驴基地建起后,这些秸秆是喂驴的好饲料,他们从农户手中每年收购秸秆,可为农户增收600多万元。
尹长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量庄稼秸秆白白烧掉污染环境,基地每年以800元一吨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七八千吨秸秆,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又帮助农民增收,有利乡村振兴循环经济。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推广有效解决了秸秆乱堆乱放,减少了焚烧秸秆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的问题,也为普兰店区毛驴养殖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