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文化振兴   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返回列表
查看: 119|回复: 0
收起左侧

[乡风策略] 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1-30 10: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肖卜文 陈瑞来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不论是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还是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突出了文化建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水到渠成、正当其时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继往开来,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清醒勇毅的历史自觉、深沉坚定的文化自信,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系统谋划,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论述之丰富、系统、深刻,在党史乃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是少见的。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文化主体性、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新范畴、新概念的提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具有坚实广泛深厚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迫切需要,是新时代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的必然逻辑,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和广泛共识,可谓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成果,也是“两个结合”的典范,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结晶,也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要思想指引,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旗帜。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站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努力学懂、弄通、做实,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新时代文化建设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不断展开、开放发展

任何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第二个结合”,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实践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这一重要思想立足于时代又引领时代,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必将随着时代发展和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内涵丰富、体系严密

巍峨的理论大厦,总是由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思想支撑起来,由鲜明的理论观点串联起来,进而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这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内涵十分深刻,其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理论观点,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观点,关于“两个结合”的理论观点,关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理论观点,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观点,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观点,关于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理论观点,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理论观点,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观点,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理论观点,关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观点等,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担负什么样的文化使命、怎样担负文化使命,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怎样建设文化强国等重大时代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由此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体用”是中国哲学的经典范畴。从中国哲学主流看,哲学家往往都肯定“体用不二”,力求“明体达用”。近代以来,“体用之辩”和“古今中西之争”彼此交融,与之相关的是“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以及“中体中用”“西体西用”等不同的主张。这些观念和主张,既包含特定的历史意义,也有其历史的限度。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所谓“明体”,就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事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实现了文化理论观点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两个结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强调“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我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水和油的关系,而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二者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所谓“达用”,就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彰显强大实践伟力。“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不仅指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包括“体”的内容,又包括“用”的内容,而且还指两者之间相互贯通的内在关系,体现了由体而达用、由用以明体的特点,实现了体与用、知与行、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贯通古今、融通中外

有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是否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显著标志就是能否以继承发展的态度和立场对待本国本民族创造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能否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胸怀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特别是,面对不时泛起的“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战略指引,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历史和传统,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在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的思考谋划中破解“古今中西之争”,进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守正创新、固本开新

守正创新、固本开新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文化思想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成果之大成,致五千余年中华文脉之高远,树守正创新、固本开新之典范。守正创新、固本开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定文化自信这一最根本的自信,确保新时代文化建设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就是要勇于探索、开辟新境,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放眼今日之中国,守正和固本,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和开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不断增强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及时跟进、持续深入抓好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让这一重要思想展现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让“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在神州大地成为现实。(来源:光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12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