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藏粮于技”保护性耕作培育黑土地
返回列表
查看: 101|回复: 0
收起左侧

“藏粮于技”保护性耕作培育黑土地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744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1-30 15: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随着秋收落幕,农田里留下了厚厚一层秸秆,这也是农安市多年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标志性特点。
霜降见霜,粮食进仓。随着秋收的落幕,一车车玉米陆续运进粮仓,农田里留下了厚厚一层秸秆,这是我市多年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标志性特点。
“这些秸秆就留在地里了,我们种植的7000多亩玉米,全部采用了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位于农安县开安镇的铁有农机专业合作社里,合作社理事长倪勇掂量着手中的玉米棒,深有感触地说,“保护性耕作增产效果挺好,通过提升地力种植密植品种,每公顷能收27000斤玉米。”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我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全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达2000余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过去的大面积连作和常规耕作方式,造成耕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刻不容缓。
如何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近年来,我市把减少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列为全市首选和主推的农业生产重大新技术,各级农业部门实施目标管理,逐级分解细化耕作地块、补贴标准、验收流程,探索出适合不同区域、土壤条件、机械水平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2011年30万亩、2015年270万亩、2020年75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我市持续地强力推进,更是农民的高度认可。趁热打铁,今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1140万亩,占适宜推广面积的70%以上,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1069万亩任务面积,榆树市、农安县、公主岭市等地都跨进了整县推进的行列。
如今,这一“藏粮于技”种植方式的推广应用,稳定提升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持续为黑土地加“油”。
推广“长春模式”
——保护性耕作强力“出圈”
“只种地、不养地”是导致黑土退化的重要原因,要想让农民改变这一观念,需要更多有效的技术,把珍贵的黑土留在地里。
“今年我们耕种的6000亩玉米,不仅全部实行保护性耕作,还将配套的‘精准条耕’技术进行了升级……”榆树市八号镇大岗村的晨辉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是第11个年头,合作社每年都会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对技术进行优化调整。合作社负责人刘臣告诉记者,保护性耕作绝不是秸秆还田那么简单,要先用条耕机整地,再进行免耕播种,还要配合苗期深松施肥……现在地里的蚯蚓更多了,化肥用量更少了,耕地更有劲儿了。
只有技术不断“翻新”,才能更好地保护黑土地。结合黑土面积广、秸秆产量大的实际,今年我市创新推出以“秸秆覆盖还田+精准条带耕作+苗期深松施肥”为主要技术要点的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为养好地、种好粮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实施保护性耕作,常常会出现秸秆还田量大、地温提升速率慢、一次性施肥效率低的难题。”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是在学习借鉴“梨树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优化和提升,这一模式更具有长春特点、符合种植规律、农民易于接受,稳产增产效果明显,对集成推广保护性耕作等关键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抓配套重示范
——政策拉动吊起农民“胃口”
任何一项重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都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在推广中,我市强化农民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扶持政策,并于2010年出台了《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意见》。从2011年开始,每年安排项目资金予以重点支持,主要用于保护性耕作机具累加补贴、示范区(点)建设及远程电子监测终端设备补贴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在政策上形成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无论是开展保护性耕作,还是购买配套农机具,我们都能享受到补贴政策。”农安县巴吉垒镇亿家缘农牧合作社负责人陈生力说出了政策补贴的重要性,“现在合作社有近30台(套)农机具,每年开展保护性耕作上万亩。除了可以减少投入,合作社还可以通过各类补贴政策对农民进行引导。”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对购买免耕播种机和深松追肥机实行累加补助政策,优先安排补贴玉米保护性耕作机具……极大调动了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的积极性。
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点。如何突破技术推广中的瓶颈?我市根据农业技术推广规律,以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为抓手,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推广对象。从2016年开始,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百公顷以上示范点100个,覆盖全市所有适宜乡镇,每个县(市)区建立一个示范区,各地通过抓典型、树标杆、重示范,以点带面扎实稳健地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
免耕机保有量全国第一
——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主力军”
“农友们,又到了今天的科技讲堂时间!从近期的测产结果看,保护性耕作保苗、稳产、增产的效果明显……”15日一早,在外地考察学习的九台区兴隆街道小荒村德强种植业家庭农场负责人潘丙国,依旧准时准点地在微信群里讲起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像这样的“农技课堂”每日一讲已经持续4年,在农场的带动下,7000多亩玉米种植实现了保护性耕作。
在我市,以玉米种植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是农机大户,种植方式普遍采用保护性耕作。随着适度规模经营的不断发展,新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已发展到4000余个,实施全程机械化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超过300个,实现6个粮食主产县(市)区所有乡镇全覆盖,并向村级延伸,榆树市、农安县等地还组建了一批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主的协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机配套功不可没。落实农机项目,将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作为首选;在信息服务上,为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搭建平台;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把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作为重点倾斜对象……近几年,我市免耕播种机以每年超千台的速度增长,保有量已由2010年的不足100台,发展到现在的1.5万余台,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我市牵引玉米免耕播种机保有量位居第一。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我市各地还建立起科技专家组和技术推广队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乡(镇)巡回讲座培训,定期召开保护性耕作、苗期深松追肥技术现场会,积极探索菜单式集成技术指导服务。预计到2025年,全市推广保护性耕作1200万亩以上,推广面积达到适宜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的80%以上。(来源:农安发布)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8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