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龙文进(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比上年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在国内外形势复杂,极端气候多次出现的情况下,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属不易。
粮食丰收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统筹布局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多次强调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 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国家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积极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粮食接连获得丰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粮食丰收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群众通力合作的必然结果。面对国际国内形势跌宕起伏以及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频发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国各地通力合作,科学应对,稳步推进,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粮食损失。国家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提升了粮食的抗风险能力,稳定了种粮农户收益。广大农民在政策扶持下,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守护住了“中国饭碗”。
粮食丰收是科技持续创新不断优化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科技进步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保障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三系”杂交水稻、耐盐碱水稻、抗旱小麦等新品种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大田机械化、精准农业等新技术提高了粮食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著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
粮食安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未来要继续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强化保障能力,牢牢把握主动权。
首先,要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大补充耕地质量监管力度,确保补充耕地质量和数量;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继续推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力度,提高耕地基础设施水平和产能。
其次,要继续强化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通过培育抗旱、抗涝、抗虫、抗病等新品种,以及应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抗灾能力。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强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加大对农机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机装备生产、研发、销售等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农机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再次,要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坚持粮食数量质量并重,建立营养导向型农业生产体系。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立健全主产区奖励制度和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从耕地资源向全方位、多途径的食物资源拓展,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要大力开发盐碱地、河湖、海洋、森林、草原等非耕地资源,注重发展新型“未来食物”。(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