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艾楚君(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并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这是基于新发展阶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精神世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所构建的包括知识经验、思维意志、思想认知、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旨趣、审美取向等主观意识的精神生活空间。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体现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标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蕴含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 满足个体美好精神生活的伦理情怀。精神生活是人们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精神生产、精神创造、精神享受等思维意识活动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后必然向往追求更为充裕自由的精神生活,即“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推动现代化过程中致力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美好生活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要求用理想信念筑牢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底色和伦理根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民精神生活的伦理遵循,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优质与共享的精神生活资源,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以及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精神追求、精神境界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表征出满足个体美好精神生活的伦理情怀。 形塑社会良好精神风貌的伦理追求。社会精神风貌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物质条件、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精神文明和道德素养等的整体性体现与时代性特征,反映着国家的价值目标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现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基础、价值共识和伦理准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我们主要在其中活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社会整体精神风貌既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精神空间,又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结果生成,深刻影响着个体精神世界的构建。昂扬向上、风清气正、澄明丰盈的社会精神风貌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客观反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要求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起人们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伦理规制;就要求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来凝心铸魂,用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来汇聚力量,凝聚全体人民的思想共识,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夯实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根基;就要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和文明风尚,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从而引导人民遵循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明礼诚信、互助友爱,追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伦理秩序。 展现民族强大精神力量的伦理价值。中华民族在生生不息的历史演进中积淀起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理性结晶和精神成果,也是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赓续民族精神并赋予其不同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成为抵御一切艰难困苦、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思想利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民族精神奠定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伦理基石。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内蕴着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要求,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要求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精神,发挥民族精神强大的凝聚、动员与感召效能;就要求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构建起人们精神世界的伦理底蕴,从而彰显中国精神的风格气派与内涵意蕴,展现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与伦理价值。 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伦理共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理论结晶,塑造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伦理共识和伦理追求,蕴含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伦理准则。中华民族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基因品格和精神禀赋,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也是在吸纳其他先进文明因子和有益精神成分中不断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要求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伦理共识下,不断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尊重世界范围内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既不故步自封,也不盲目排外,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也内在地要求提升人民群众对不同文明和各种文化思潮的辨析甄别能力,借鉴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精神文化产品,以提升人们精神创造的能力,丰富人们精神享受的资源,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