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新提法、新部署?如何看待明年的政策取向?明年产业创新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扩大内需?明年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本期“上证圆桌”邀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服务业室主任、研究员洪群联,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冶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如何看待明年政策取向?
洪群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服务业室主任、研究员):一是“稳”,稳预期、稳就业、稳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扩大支持规模,推进结构性减税降费,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注入强劲动能。同时,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是“进”,着力提升发展质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协调”,统筹投资消费、对内对外、城乡区域、生态民生等领域协调发展,注重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和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注重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注重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
魏凤春(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首先,政策目标是明确的。会议指明,即使面临内外部压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目标必须坚持。
其次,形势判断是客观的,直面经济遇到的问题。除“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外部环境”等挑战外,还增加了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判断。
最后,政策实施的路径是循序渐进的。会议指出在意识形态上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不能让噪音干扰政策的效果。同时指出目标的实现是长期而曲折的,政策思路更积极,更讲究平衡和统一。
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预计明年能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主要动能将是服务业、高端制造和基建投资。进的政策促进稳的形势和稳的预期。同时,要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做好新旧动能接续,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先立后破对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尤为重要。我国长期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摸着石头过河”“渐进试点”等做法就是先立后破的方式。
政策基调的积极方面还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上,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第一,“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中求进”体现了“稳”的政策基调。而“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则释放了更加积极的信号。
第二,“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这句表述与2021年底的“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2022年是典型的政策靠前发力的年份,央行降息、财政前置。
第三,“加强政策工具创新”近年来首次放在宏观政策的表述中,或意味着明年财政、货币政策领域会推出一些创新工具。
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冶研究所副所长):“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一种工作思路。这种工作思路强调多做加法,强调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和问题。
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必须把“稳”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稳”具体指经济增速和就业要尽可能地贴近潜在经济增速,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另一方面,政策上要追求“进”,不是什么都要做,要有优先次序,排序的原则是多做加法、先做加法,在“稳”的前提下再去考虑减法,“先立后破”。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问:产业创新已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产业创新的关键是什么?
洪群联:一是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主动适应和引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重点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生命科学等领域,培育新支柱、开辟新赛道、形成新优势。
三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广使用先进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巩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
四是完善产业创新的生态环境,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集聚,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科创金融发展。
魏凤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其建设需要从需求、要素、技术以及制度等层面全方位发力。需求指的是居民的高质量需求,与需求不匹配的产业是没有市场的。要素应该是符合环保安全节能等基本的要求。技术目前指的是新型工业化与数智技术以及绿色科技结合领域。制度主要指对企业家才能与科技人员才能的合理定价。
罗志恒:一是稳存量,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要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传统产业要加速转型。会议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要求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意味着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口,政策会进一步支持重点产业增强全球影响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这也会带来技改投资,有利于稳住经济基本盘。
二是提增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要进一步发挥。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了发展路径。此外,会议强调了对数字经济领域的支持,更在货币政策表述中特别点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数字经济产业或迎来大的发展机遇。
三是谋变量,会议提出“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2024年未来产业的图谱将逐步清晰,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将大幅提升。相关部门也将加速出台规划或行动方案,未来产业或正式进入政策导入期。
四是强保障,会议提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传统的财政资金很难适配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诉求,而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稳定的长期资金,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预计明年对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明明: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方向来看,一方面要盘活旧动能,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以赋能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挖掘新动能,加快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张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较为复杂,推进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是补短板。首先是找到短板,从我们做的一些调研工作中发现,基础科学研究、从基础科学到具体应用的转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当前产业升级中比较突出的短板。
未来创业创新的关键就是补上这些短板。须理顺科研机构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对外交流和开放,集中力量打破技术封锁,攻克技术难关。此外,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投资是长周期、高风险的活动,须对接适合的融资渠道,支持和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非常重要。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内需以促进经济发展?
洪群联: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不够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不足,同时投资效率降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针对这些问题,扩大内需不能顾此失彼,应统筹兼顾,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多渠道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以消费扩容升级促进有效投资。
另一方面,要提振有效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全社会投资的重点放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关键领域,养老设施、生活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以及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消费扩容升级领域,以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升级。
魏凤春:2024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潜在的消费中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也非常重要。消费是由收入决定的,收入又与储蓄、工作带来的即期收入与投资带来的预期收入息息相关。后两者是由投资决定的,因此消费与投资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罗志恒: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主要从两方面发力:
一方面,刺激消费须解决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和消费意愿不强这两个关键问题:在居民信心不足情况下,对中低收入人群发放现金补贴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通过财政支出结构向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公共消费领域倾斜,有利于解决居民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中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不振的问题,应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引导中长期消费升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着力。
另一方面,扩投资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投资的效益,把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
明明:现阶段供给与需求存在显著缺口,需求不足依然是制约经济修复的关键因素。会议将投资与消费二者结合进行整体部署,意味着未来投资或将更加注重效率,投资方向或将向关键民生领域倾斜,与最终需求相匹配,而需求的好转也将带动相关领域投资增长,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消费方面,会议提出要“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预计以智能家居、国货“潮品”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将成为下阶段发展重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的提法与今年以来的促消费政策一脉相承,新能源汽车及电子产品将是重要的消费动能。此外,会议还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体现了对绿色消费的重视。
投资方面,会议提出“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投资乘数成为关注重点,且投资将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点领域倾斜。
张斌:当前我国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有待提振。在需求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提高消费对投资有好处,提高投资对消费也有好处。无论是扩大消费还是扩大投资,关键都要落实在信贷增长上。信贷上去了,居民、企业和政府口袋里面的钱多了,支出和收入就上去了,盈利和投资就上去了。
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问:为确保经济稳健运行,明年防范化解风险有哪些重要工作?
洪群联:第一,房地产正在发生新的结构性调整,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须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既要加强监管,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又要优化支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惜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还要促进转型,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第二,对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总的要求是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一方面,丰富化解地方债务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边化债边发展,更大力度激发社会投资;另一方面,健全地方债务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归还各环节,将绩效管理融入项目资金全过程,突出地方债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持续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避免“一刀切”,要“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动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和风险化解。同时,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提升公司治理能力,保证金融风险持续可控。
魏凤春:第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外部风险。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将导致人民币汇率稳定继续受到考验,这会影响国内资产的合理定价。
第二,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如果不能迅速给出有力的解决方案,会影响社会预期,这考验政策的力度和执行力。
第三,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业更替是必然的,结构性机会背后是结构性风险,除了显性风险外,无法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公司破产带来的信用风险须高度关注。
罗志恒:一是继续推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强化地方债务约束,防止隐性债务化而不绝。
二是化解房地产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化解房地产风险,有四个重要抓手:其一是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强对房企预售资金监管,保障购房者合法权益;其二是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其三是提振居民购房信心和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其四是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三是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止风险蔓延。化解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首先是要明确原则,其次是压实属地责任,最后是大力推动合并重组。
明明:房地产方面,2023年11月以来,支持房企融资的政策密集落地,会议强调“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可期待增量的融资支持政策推动化解地产信用风险。中长期而言,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可起到促修复、振信心、强预期的作用,促进行业基本面的修复与风险出清。
地方债务方面,会议提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不仅重申了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不同地区应“各司其职”:经济大省重心更应放在稳定全国经济之上;对于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则是重中之重。展望2024年,一揽子化债将继续推进,金融机构的参与值得期待。
张斌:稳住房企的融资现金流是当务之急,这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策上的支持。需求方面,可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带动房贷利率下降,鼓励银行住房贷款利率竞争带动房贷利率下降,阶段性解除限购和限制贷款政策,对中低收入群体首套房采取补贴政策等。供给方面,主要是通过有选择性的资产收购或者其他方式的政府信用背书,帮助房企重回金融市场融资。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如何理解这一表述?
洪群联:一方面,不同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政策目标优先顺序差异的问题,导致不同领域政策之间相互“打架”、政策效果相互“抵消”,弱化了政策效果。
另一方面,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直接的经济政策,也需要许多非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更好发挥政策效果。为了更好发挥政策效果、避免“合成谬误”,同时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必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魏凤春: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所有政策都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进行,更加讲究平衡和统一,这是提高政策效率,减少政策成本的必要条件。
平衡主要体现在:安全和发展的平衡;立和破的平衡;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的统筹;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国民待遇。
统一主要指的是: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将高质量发展统一在新型工业化、数字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中,明确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
罗志恒:一是部分政策之间缺乏系统性和统筹谋划,存在碎片化倾向,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协同发挥。
二是部分非经济政策的紧缩效应,客观上导致企业和居民的信心不足。减税降费后,企业仍不敢大幅追加投资、居民不敢提高消费,结果就是减税降费并不能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减税降费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在政策实施上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明明:近年来,在财政扩张、政府债券净融资额较高的阶段,央行往往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或降准等方式来释放流动性。例如今年8至9月政府债券加速发行的阶段,央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并在9月将存款准备金率降低25个基点,对冲政府债供给压力。在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的基调下,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来对冲政府债供给压力将是比较可行的方向。此外,考虑到当前通胀低位运行的压力,实际利率有所抬升,后续存在通过降息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可能性。
张斌:做到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是对各个部门开展工作的要求。要明确主要矛盾,明确主要政策目标。不是各个部门的各个目标都要兼顾,要有所取舍。各个部门在制定本部门政策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本部门,要学习和理解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政策目标,通过本部门的工作帮助解决主要矛盾,实现主要政策目标。(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