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农科技   做好冬小麦春季管理工作,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返回列表
查看: 669|回复: 0
收起左侧

做好冬小麦春季管理工作,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3-4 16: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今年冬小麦春季管理是个特殊的年份,去年12月份有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春节前后发展很多,波及到湖北、安徽、浙江、陕西、河南、山西、江苏等多个省份,疫情防控成为全国中心工作。广大的医疗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到武汉,投入到疫情防控前线,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全国统一行动,统一部署,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小麦冬季管理在部分地区难以实施,好在由于秋种期间各级干部群众高度重视,政策技术落实到位,加之全国小麦主产区墒情适宜,小麦播期比较集中,规范化播种技术推广面积大,播种质量较高,小麦出苗整齐,群体比较充足,出苗质量较好。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山西、陕西等冬小麦主产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不可低估。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抗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足抗大旱和长期抗旱,及早动手、综合施策,“科学抗旱、浇水保苗、分类管理、促弱控旺,镇压划锄、促根壮蘖”,因地制宜加强各个麦区的春季管理,努力夺取小麦丰收。
  我国的主产麦区有华北麦区、黄淮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北麦区等。由于各个麦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不同、资源状况不同、春季之前的管理不同等多方面的影响,小麦苗情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在管理方案和具体实施上也不尽相同,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管理,达到“控旺、促弱转壮”目的,实现产量三要素合理发展,为丰产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华北、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麦区,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60%以上,包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中部和南部、陕西北部和关中平原等地。针对本区域春季气候干旱持续发展,气温回升快、起伏大、灾害多和春季小麦生根增蘖、分蘖成穗、小花分化的发育特点,春季小麦管理要早抓早管、科学抗旱、分类指导、合理运筹水肥、旱地镇压提墒保墒等措施,实现返青期促根系增分蘖,起身期壮分蘖保穗数,拔节期稳穗数攻粒数,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旱情较重麦田要及早浇水保苗。对于没浇越冬水,受旱严重,分蘖节处于干土层中,次生根长不出来或很短,出现点片黄苗或死苗的麦田,要把浇好“保苗水、促苗壮”作为春季田间管理的首要措施抓紧抓好。
  一是及早动手,浇好“保苗水”。对于因旱而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地块,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白天浇水后能较快渗下时,就要抓紧浇水保苗,时间越早越好。浇水时应注意,要做到小水灌溉,当日下渗,地表无存水。避免大水漫灌,地表积水,出现夜间地面结冰现象。
  二是施用适量氮素化肥。对于因旱受冻黄苗、死苗或脱肥麦田,要结合浇水每亩施用10公斤左右尿素。并适量增施磷酸二铵,促进次生根喷出,增加春季分蘖增生,提高分蘖成穗率。
  三是节水灌溉,浇后锄地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各地要注意先浇受旱受冻严重的麦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每亩灌水30至40立方。浇水后地表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
  对于旱地麦田要早春镇压提墒。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春季管理要将镇压提墒做为春季麦田管理的重点措施。麦田镇压后,土壤中毛细管形成,深层的土壤水分沿毛细管上升至上层土壤,有利于滋润根系生长,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同时,趁早春土壤返浆或下小雨后,用化肥耧施入氮肥,对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有突出的效果。一般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配施磷酸二铵。
  对于水浇麦田要分类管理。目前华北和黄淮麦区水浇麦田墒情、苗情、土壤供肥能力差异较大,春季肥水管理一定要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对于冬前浇过越冬水的水浇麦田,春季管理可按照先管三类麦田,再管二类麦田,最后管一类麦田的顺序管理。
  1.各类麦田返青期都要镇压划锄。镇压可压碎坷垃,沉实土壤,弥封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根系受旱;对旺长麦田,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镇压要结合划锄进行,先压后锄。划锄能保墒、提温、消灭杂草,锄地时要锄细、锄匀、不压麦苗。
  2.以促为主,搞好三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三类麦田返青始期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于5℃时开始追肥浇水,每亩施用5-7公斤尿素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期施肥浇水,提高穗粒数。
  3.促控结合,搞好二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二类麦田返青始期每亩总茎数45-60万。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45-5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50-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浇水。
  4.控促结合,搞好一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一类麦田返青始期每亩总茎数60-80万,属于壮苗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2-15公斤。
  5.以控为主,搞好旺苗麦田的肥水管理。旺苗麦田一般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期以后,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和倒伏。春季肥水管理应以控为主。一是起身期喷施调节剂,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前后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
  及时做好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春季是各种病虫草害多发的季节。各地一定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由于冬前旱情较重,杂草发生程度轻,冬前化学除草面积相对较小,应强化返青后的化学除草工作。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各地农业技术人员要指导农民选用正确的药剂、喷药浓度和喷药时间。春季病虫害的防治要大力推广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返青至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侵染扩展高峰期,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是小麦综合防治关键环节之一。各地植保部门要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农民及时防治。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早春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是华北和黄淮麦区早春常发灾害。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因此,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另外还有小麦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因此,若早春一旦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氮肥,促苗早发,提高小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促进根系发育,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其他麦区参照本方法,因地制宜制定相应小麦春季管理措施,积极实施。目前,新冠肺炎阻击战到了关键时期,各地在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基础上,要不误农事,抓好小麦春季管理工作,任何以新冠肺炎阻击战为理由而忽视小麦春季管理,给小麦生产造成损失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错误的。各地要高度重视,要听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在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同时,做好小麦的春季管理工作,夺取小麦丰产丰收。(来源:农业科技报)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323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