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发布了《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4)》。 报告称,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稳定国际社会的基本安全秩序之外,还有更加高远的追求。过去一年,中国依然积极扮演全球合作引领者的角色,不断在双边、多边、地区和全球等层面推动各国的多层次合作。 2022年9月,中国启动了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后的首次元首出访。9月14—16日,习近平主席先后到访阿斯塔纳和撒马尔罕,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分别对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撒马尔罕峰会是2019年比什凯克峰会以来上合组织的首次线下峰会,也是上合组织历史上出席领导人最多的峰会。除8个成员国的领导人之外,还有白俄罗斯、伊朗、蒙古国3个观察员国的领导人,以及作为主席国客人的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土耳其领导人应邀出席。峰会继续推进对伊朗的吸纳程序,启动接收白俄罗斯为正式成员国,同时决定与埃及、沙特和卡塔尔等8个国家成为对话伙伴。各国共同签署和发表了《撒马尔罕宣言》,并在中方推动下通过维护国际粮食安全、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多元化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声明。上合组织的扩员和“朋友圈”的壮大更是充分证明,中国“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和引领上合组织发展”,“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在借助上海合作组织平台促进欧亚国家合作、扩大“朋友圈”的同时,中国还创建了聚焦中亚区域的新合作机制。2023年5月18—19日,中国邀请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元首到访西安,共同举办了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峰会上,中国不仅在投资、贸易、运输、能源、产业、金融、科技、文化、安全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合作举措,还致力于推动中国—中亚合作走向更加机制化的新阶段。在峰会后签署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各国一致同意正式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峰会。以中国为一方,以中亚四国为另一方,双方交替举办。在元首会晤机制之下,还将在重点领域尽快建立部长级会晤机制,同时研究设立常设秘书处的可能性。 在撒马尔罕峰会之后,中国积极扩大“朋友圈”的立场还在继续吸引广大发展中国家,它们积极要求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在2023年5月上海合作组织果阿外长会期间,又有科威特、马尔代夫、缅甸、阿联酋、巴林等五国完成授予对话伙伴地位的程序,使对话伙伴的总数达到14个。此外,还有6份关于观察员地位的申请、3份关于对话伙伴地位的申请在审议之中。2023年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正式接收伊朗为成员国,同时批准关于签署白俄罗斯加入上合组织义务的备忘录。与有区域侧重的上海合作组织不同,金砖机制更少有地域边界的限制,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加入的呼声更加高涨。 中国引领多边合作的另一重大举措是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此次对话会于2023年3月15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为主题,120多个国家的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共600多名中外方代表参会。 中国在大力引领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南北合作。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曼谷峰会期间会见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他强调“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变,也不会变”,愿意与日方一起共同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2023年7月,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在青岛召开,王毅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日本外相林芳正和韩国外长朴振均做了视频致辞。王毅强调,“只有团结自强的地区,才能排除外部干扰,实现持续发展”,三国应当“真正把对方的发展视为自身的机遇”。过去一年,日本岸田政府和韩国尹锡悦政府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向美倾斜。在此背景下,中国更是成为维系中日韩三边合作的关键压舱石。 中国也加强了与南太平洋国家的合作。2023年5月12日,澳大利亚贸易和旅游部部长唐·法瑞尔访华,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共同主持了第16届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并明确表态澳大利亚不希望与中国“脱钩”。6月,新西兰总理克里斯·希普金斯率领庞大的经贸代表团展开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并与习近平主席会谈。两国再次确认了“朋友和伙伴”的相互定位,使得中新关系继续“领跑”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7月10日,习近平主席会见了来访的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中国与所罗门群岛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时深化执法安全合作。中所关系的升级再次证明其是“不同大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携手发展的典范”。(来源:国际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