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4年2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来,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亮眼数字之外,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三地交通更方便了,办事更顺畅了,环境更好了,空气更清新了…… 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朋友,从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实践取得的巨大成绩,也能一窥中国经济磅礴动力的一个来源:区域战略。 区域战略在我国经济治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20世纪60至70年代的三线建设,到统筹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我国区域战略内涵十分丰富。各项区域战略看似针对的是各自特定区域,实际价值则不仅限于一时一地,都具有全局性意义;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在空间资源配置上的有机统一;既要不断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又要建立健全各种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既服务国内大循环,也服务国际大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15处提到“区域”,并单设一节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通过对国际经济研究历史的观察,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读懂中国区域战略,弄清区域二字在我国经济治理体系和实际运行中的真正含义,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中国经济;那些对中国经济屡屡误判的学者,往往对中国区域经济、区域战略的理解也是片面的、肤浅的甚至是空白的。(来源:人民政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