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文化振兴   傅永曙:基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实施“志智双扶”研究
返回列表
查看: 603|回复: 0
收起左侧

[乡风策略] 傅永曙:基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实施“志智双扶”研究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4410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3-10 0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傅永曙(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郑蒲港新区教育研究会会长)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农村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推动力,只有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才会有较强的经济基础、良好的社会基础、政治环境,才能助力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战略扶贫要求(简称“志智双扶”)才能促进脱贫致富向前发展,才能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质量。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意义深远而重大。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以农村特色文化为载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利于实现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利于逐步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观念,让农民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有利于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创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状况,开创农村文化的新局面;有利于实现农村的“乡风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有利于实施“志智双扶”,全面提升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加快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困难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制约新农村发展。长期受封建思想统治,农村文化落后,经济底子薄,改革展时间短,加之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制约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
  1.传统农业文化影响发展。农村中的小农意识根蒂固几千年来,人们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都受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禁锢了农民的思想,畸形了农民的观念,扭曲了部分农民的灵魂。致使一部分农民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等靠要”好吃懒做的思想,严重制约新农村文化发展,影响脱贫致富大势。
  2.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农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相脱节。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产生城乡差别,逐渐拉开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差距,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农村人不明白城市人。在许多文化理解与交流上,城市文化作为强势文化,以一种外源性的文化形态,进入农民生活,使农民既惊喜又彷徨,有的地方当地模仿城市文化、却丢弃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又找不到新的文化根基。
  3.农村文化知识水平低下影响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目前特别在偏僻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设施不健全,农民尤以成年人教育水平低,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机会少,稍有点文化和专长的人纷纷外出打工,农村中的“知识分子留不住,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多下不去。教育的高消费使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望而却步,许多人家让孩子念完小学,初中就止步,能够上高中感觉就不错了。知识的缺乏加深了思想的贫穷、文化的落后。即使农村孩子上了大学,却以此为跳板为官为仕,毕业后大都去城市工作,很少有回到农村的,这成了农村文化持续发展的瓶颈
  4.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差异与滞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又快又好。农民的文化水平、精神状态得到相应提高。农村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无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农村文化的落后无形中又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模式
  1.文化站模式:乡镇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肩负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与枢纽, 乡镇文化站要坚持价值引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依托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设政策宣讲、道德讲堂、科技讲堂、法制讲堂等,着力打造培育新型农民的学习平台。
  2.红白理事会模式:农村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负责宣传移风易俗,监督红白事的具体操作,防止铺张浪费,减轻农民支出负担,预防并遏制因红白事返贫致贫现象,培育良好的文明乡风。
  3.榜样示范模式:乡镇树立勤劳致富、孝顺老人、团结邻里、互帮互助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学榜样、赶先进、战贫困,强化典型示范作用。
  4.百姓宣讲模式:开展百姓宣讲就是针对基层政策宣讲枯燥无味,群众听不懂、听不进、不爱听等现象,组织乡贤、文化中心户等群体,选拔具备一定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强、表达能力强、在群众中有较强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同志,担任精准扶贫“百姓宣讲员”,用“地方话”宣讲精准扶贫政策,用“贴心话”鼓励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打造群众身边的“政策明白人”,传递脱贫攻坚正能量,提升群众认可度,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5.“堂屋会”模式:“堂屋会”就是以院子、堂屋为开会地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贫困户参加的会议,“堂屋会”通过面对面,举例子、讲故事的方式话脱贫,对扶贫政策进行精细讲解,将自主脱贫精神滴灌进群众心里,让贫困户提升脱贫信心,增强脱贫干劲,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
  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助力实施“志智双扶”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动力,更是“志智双扶”基础与抓手。抓好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将助力“志智双扶”,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志智双扶”的基石。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提高衣民的思想道德和思想观念,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支特。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激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决心,可以增强贫困群体脱贫信心,主动投身脱贫致富中。
  2.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助力“志智双扶”,可以帮助贫困农民参加培训学习,学习科学种养殖技术,掌握脱贫致富一技之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脱贫致富水平。
  3.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进村、送书到户,丰富贫困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提升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助力文化扶贫,精神致富。
  4.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引导贫困群体团结友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形成,塑造积极向上邻里和谐、文明健康的乡风,民风,促进积极脱贫,争取早日脱贫。
  5.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庭院”“脱贫之星”等文明新风评选表彰活动,营造“健康向上,感恩奋进,脱贫奔小康”的浓厚氛围,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升,助力“志智双扶”奔小康。
  6.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访贫问苦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助力脱贫致富,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历史任务。
  五、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志智双扶”策略
  1.积极宣传“志智双扶”重要性
  2017年5月,文化部发布《“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指出不仅要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水平,更要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姥桥镇文化站在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志智双扶”工作中,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橱窗、有线电视等文化宣传阵地,积极组织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志智双扶”重要指示精神:“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要举措;宣传实施“志智双扶”的作法和成绩,宣传脱贫和扶贫的典型事例,引导广大扶贫工作者和贫困群众学习身边的典型事例,树立志气,提高智力,积极投入到扶贫脱贫工作中,力争早脱贫、快脱贫、稳脱贫。
  2.发挥村镇图书阅览室作用
  要让“口袋”鼓,先让“脑袋”富。要想“脑袋”富,首先要读书。镇(村)文化站(室)是村民读书理想场所,是为贫困群众脱贫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的动力源库。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志智双扶”,让更多贫困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与种养植等技术水平“高”起来,精神上真正“富”起来,离不开读书学习。姥桥镇文化站在实施“志智双扶”工作中,充分发挥图书资源作用,为脱贫群众准备丰富的精神食粮。一是及时添置农民群众急需的种养殖技术的书籍;二是根据季节,提早或延长开放时间,方便农民群众读书;三是发挥扶贫干部作用,带书、送书到不能到阅览室读书的贫困户。通过开展读书学习,提高脱贫致富信心,树立“要脱贫、敢脱贫、能脱贫”志气,全面提升脱贫水平和能力,真正走向脱贫致富路。
  3.开放乡镇文化站网络,提供电子阅读功能
  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身处在一个网络资源共享的时代,姥桥镇文化站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开放WIFI信号终端,开放电子阅览室,方便群众上网读书、查阅资料,学习脱贫致富技能。姥桥镇文化站还利用工作之便,从网上收集脱贫致富案例,分门别类做成档案,积累脱贫致富经验,根据脱贫群众和扶贫干部不同需要,打印资料服务、发送到人,为全面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4.实施“免费送书上门”
  “免费送书上门”是乡镇文化站充分运用图书资源,对没有到、不能到文化站图书室的读者提供主动服务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也是乡镇文化站实施“志智双扶”的有效模式。书飞网、青番茄、文迪网和知阅网为代表的网络实体图书馆,在“免费送书上门”服务上已经走在了公共图书馆的前面,这也是文化扶贫的有力抓手。姥桥镇文化站加强与网络实体图书馆联系,为全镇贫困户提供更加简便、快捷、高质量“免费送书上门”服务,助力文化扶贫。另外引入志愿者服务,利用贫困村、贫困户的学生上学、放学为贫困群众送书上门,吸引更多“想脱贫、要脱贫”的读者学习。在寒暑假,动员回乡大学生合作,开展“免费送书上门”活动,方便贫困村、贫困户群众读书提素质,学习提技能。
  5.组织开精神文化生活
  姥桥镇文化站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扶贫精神,实施文化扶贫,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让基层百姓共享文化成果采用多种形式:组织送戏下乡、进村放电影,送书上门等文化惠民活动。联系市县文艺演出团体和电影放映队分别深入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较多的村,实施文化扶贫交流活动,向村民宣传“志智双扶”的主题,使得村民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受到教育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扶贫专题教育,“送戏下乡”“进村放映”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顿丰富的“文化大餐”,还助力“志智双扶”,更为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态势,促进了乡村振兴。
  6.组织开展“志智双扶”论坛
  在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志智双扶”工作中,姥桥镇文化
  站利用其文化宣传教育平台,组织开展“志智双扶”论坛,统一思想认识,探讨脱贫致富方法,总结脱贫致富经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论坛召开时,聘请乡镇领导讲解“志智双扶”意义和重要性,提高“扶贫先扶志”认识,凝聚共识,增强脱贫信心;聘请农技专家,讲解科学种养殖技术,增强脱贫能力;聘请乡镇企业家介绍脱贫致富经验,交流脱贫致富心得;在论坛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营造脱贫致富氛围,开展比学赶帮争脱贫活动,促进精准扶贫、早日脱贫。
  7.组织文化志愿服务
  姥桥镇文化站主动和上级文化部门联系,在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志智双扶”过程中,请求上级文化部门组织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写作、摄影、绘画、书法采风,开展文化扶贫。如:文化志愿者农村行、艺术院团走基层、“阳光工程”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等,丰富贫困村、贫困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志愿服务写作报道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举办扶贫写作、摄影、绘画、书法展,拓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文化视野,提升文化欣赏能力,增强脱贫致富信心。通过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推动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开展,促进“志智双扶”,提升“志智双扶”实效。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施“志智双扶”,是在扶贫工作中一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其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扶志”“扶智”作用,做到既扶物质,更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打通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求知、求富、求乐需求,使更多贫困群众树立脱贫志气,掌握脱贫致富本领,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想方设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扎扎实实巩固扶贫成果,竭尽全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力争打赢脱贫攻坚战。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06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