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5%增长目标?中国货币财政政策如何发力?今年的外贸形势怎么样,稳外贸还有哪些政策?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回报?……围绕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和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6日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完成增长目标的底气来自中国经济的“形”与“势”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支撑中国经济实现增长目标的主要动能又有哪些?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既然谈经济形势,那就既要看‘形’,又要看‘势’。”
从“形”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稳”“进”“好”特征突出。具体可从“三个新”来看:第一个“新”是从总量指标看,经济恢复回升又有新成效;第二个“新”是从结构指标看,经济结构调整又有新进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9%,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4%;第三个“新”是从质量指标看,经济发展质量又有新提升。科技创新方面,研发经费投入3.3万亿元;新动能方面,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超过35%……
从“势”来看,向好因素不断累积。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前2个月全国工业用电量增长9.7%,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活动指数为54.2%,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7%,持续位于扩张区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向好,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郑栅洁表示。
今年财政基调和特点是“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完成5%的增长目标,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有哪些新特点?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党中央决定,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适度加力主要指,第一,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今年的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同时,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加大支出强度;第二,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而提质增效,主要是优化财政管理,加强政策协同,提升财政政策质效。从财政管理来讲,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能。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从政策协同来看,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政策同频共振。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提振服务消费
新的一年,对于扩大以及激发潜能消费,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今年促消费要做两个重点工作:一是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提振服务消费。
我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势头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
未来一段时期,服务消费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服务消费工作。一是加强统筹,构建“1+N”工作体系。二是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丰富服务消费供给。三是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服务消费场景。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除积极财政政策外,今年国家货币政策还将如何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一是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在价格上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三是在结构上更加注重提升效能。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四是在汇率上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让保护投资者获得更好回报,证监会要做三件事
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回报?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责任,同时也需要改善外部环境。证监会首要职责是抓好全链条各环节监管,与各方面一起营造良好市场生态和一流营商环境,促使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信息透明,更加专注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更加稳健经营,更好回报投资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监管:
首先,严把入口。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审核注册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其次,狠抓日常,加强上市后监管。目前突出抓三件事:防假打假、规范减持、推动分红。第三,畅通出口。一方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拓宽多元退出渠道,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