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粮食安全为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返回列表
查看: 90|回复: 0
收起左侧

粮食安全为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3-8 11: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预期目标为1.3万亿斤以上。

界面新闻注意到,此前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曾指出,全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保持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中央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彼时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要求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6.5亿吨,即1.3万亿斤。此后三年,国务院连续将1.3万亿斤以上粮食年产目标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针对1.3万亿斤的粮食产量目标,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钱龙向界面新闻总结了三个关键词。第一、有能力:我国已经连续九年实现了粮食产量1.3万亿斤的目标,今年的目标完全有能力达到。第二、有基础:我国在技术、土地、财政、政策等方面都做好了良好保障,能有效支撑1.3万亿斤粮食产量目标的实现。第三、可持续性:连续九年我国均很好实现了这一产量目标,化肥农药等农资投入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没有恶化,反而有所改善。

“尽管我国只占了全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百分之六的淡水资源,但养活了全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钱龙说。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在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首场的“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我国连续迎来了第二十个丰收年,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493公斤,比上年又增加了7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我想明确无误,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的粮食产量数字是真实可靠、完全可信的。”唐仁健表示,数字的统计不是各级报上来的,也不是农业部门统计的,是国家统计局按照他们的法定职责,通过他们在各地的直属直管的调查总队,按严密的程序抽取了大量的样本,最后按当地实割、实收、实产的数字收集上来的,这个数字各级党委政府包括农业部门是干预不了、影响不了的,增就是增,减就是减。

将粮食产量目标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钱龙看来,一方面,这体现出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也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他指出,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这也充分显示了我国在实现自身粮食安全方面的战略自信,我们是有能力去实现这一目标的,做到生产稳定和以我为主。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在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方面,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对于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钱龙认为,“这有助于降低农户种粮风险,稳定农户受益,提高种粮主体的种粮积极性,实际上也是为了鼓励农民多种粮食。”

据了解,2023年7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联合发布《关于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通过进一步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增强农业保险产品吸引力,助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这一块要长抓不懈,其重点就是要提升粮食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经营收益。”钱龙表示,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粮食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对于一个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粮食稳定供给时刻都不能放松。

在钱龙看来,农业生产的风险性也比较大,特别是自然风险对种粮农户的受益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过去传统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保险金额只有亩收入的30%到40%,而上述两个险种最高可达80%的保障水平,这从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农民的种粮风险。

对于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钱龙表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去年年底的中央农村经济会议都有所强调,要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 虽然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但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仍然突出。 单单依靠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主产区或者产粮大县面临的‘粮财倒挂’‘高产穷县’困境。”钱龙在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钱龙指出,过去的利益补偿机制主要是纵向的,也就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主要是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我们现在所提及的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实际上是对传统主导的纵向利益补偿机制的有机补充,有助于向进一步缩小产销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产销区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横纵结合,两者相辅相成,这也是可持续性区域利益补偿机制的应有之义。”钱龙说。

未来如何扎实推行1.3万亿斤粮食产量目标的实现?钱龙认为,要做好种业科技创新。“科技对农业来说至关重要,国家之间的农业竞争力,拼到最后还是科技的比拼。”钱龙进一步解释称,随着人口结构的转换,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和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农业将在今后几十年迎来小农农业主导向规模化农业日益扩大的战略窗口期。当我国进入规模化经营主导的农业模式之后,科技在农业支撑方面也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钱龙指出,地土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我国耕地质量和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这为后续粮食生产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他还认为应优化农业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精细化水平。落实好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助力粮食产量达成目标。(来源:界面新闻)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501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