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位列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为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生产关系改革提供新方向、提出新要求。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有何重大意义? 黄群慧: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跃迁都将加速人类社会的变革。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其孕育、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生产力新形态。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制高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在政策取向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问:如何从政策角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将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落细? 黄群慧: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制造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我们要很好地释放独特制度红利、市场需求红利、制造大国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目前重点应从制度供给和政策取向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问:如何在政策取向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黄群慧:一是强化新型要素供给,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 在新型劳动者方面,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快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逐步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年限“前展后延”,即向前拓展至学前教育,向后延伸至高中阶段甚至大学阶段,并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积极构建全生命周期学习的制度体系,以不断提升全社会劳动者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推动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现代化人力资源分布合理等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格局,壮大新质生产力中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规模。 在新型劳动对象方面,探索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等新型劳动对象相关的标准体系、政策举措、法律法规等,加快构建成熟稳定、可靠安全、运行高效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体系,坚决清除妨碍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新型劳动工具方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通用性、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发攻坚力度,着力提升现代新型劳动工具赋能发展的质量与效率。 在新型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尽快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增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支撑。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前瞻谋划类脑科学、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建立完善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实施针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着大飞机、燃气轮机、电力能源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和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努力突破一批带有创新性、标志性的装备。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化农业的深度融合,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积极建设完善以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 塑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关系 问:如何从制度供给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黄群慧:从制度供给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塑造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关系。 进一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形成充分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基础。深化使命导向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建立长期主义的激励导向、容错机制,更好地实现中央企业的原创性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主的使命,持续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市场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平等地位。 探索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治理和法律法规体系。保护数字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完善数字治理。健全通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获取报酬的市场化机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实现技术先进性与过程包容性的有效协同,拓展全体人民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的渠道,消除数字鸿沟,内在统一地把握好创新发展与共享发展。(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