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做好“谋统干借”四篇文章 争当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一线标兵河北省威县县委书记 崔耀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系统部署,为县域基层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东部,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18年脱贫“摘帽”后,统筹推进脱贫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2023年成功争列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作为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必须准确把握“千万工程”实践要求,全力以赴为华北平原脱贫县蹚路子、作示范,争当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县级标兵。增强“谋”的智慧 以战略思维做好顶层设计
威县的基本县情是“四不靠(不靠山、不靠海、不靠铁路、不靠大城市)、两没有(地下没矿藏、地上没资源)”,生搬硬套浙江省先进经验不可取,只有在战略的高度上,因地制宜制定目标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真正打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威县样板。一是明确“两个目标”。聚焦聚力村集体收入壮大、农民增收两个目标,年内实现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的村占比9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力争到2030年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村庄数量、农村居民收入均实现翻番。二是深化“两个研究”。“千万工程”重大决策的作出,乃至20多年来的每一次深化,都是基于调查研究的成果。确保“千万工程”经验落地落实,既要“上接天线”,规范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又要“下接地气”,每个乡镇选取5个示范争创村、5个整治重点村,利用半年时间摸清现状和短板。三是实施“两个对标”。坚持跳出威县、跳出河北、站位全国看威县,常态对标对表省内第一、全国一流,在更大空间中对标先进、学习借鉴,开拓视野、认清差距,统一思想、激发干劲。在“两个对标”的过程中,推动思想不断深化、不断解放。四是加速“两个创建”。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县两个“国字头”创建任务为引领,强力推进总投资74.1亿元的85个重点项目,力争通过三年创建,描绘出一幅奶果飘香、生态秀美、和美善治、活力创新的威县“富春山居图”。提升“统”的能力 以系统观念推进全面振兴“千万工程”是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调整,是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才能取得实效。在乡村产业上,要始终牢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殷殷嘱托。在持续优化“五个10万(10万头奶牛、10万亩威梨、10万亩葡萄、10万亩饲草、10万亩瓜菜)”特色产业格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着力发展农村手工业和电子商务,探索“七个特色(赵村乳业、枣园蔬菜、高公庄番茄、七级毡包、侯贯皮毛、方营休闲食品、贺营手工粉皮)带全域”发展模式,使群众能够就近就地增收致富。在乡村建设上,要始终牢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关键目标。更加注重生态优先,狠抓村庄绿化、污水整治,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县城;更加注重试点示范,启动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赵村镇的乳业小镇建设,打造“千万工程”试点村32个;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巩固提升“双师课堂”成果,深化普惠性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可视可感可及。在乡村治理上,要始终牢记“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的重要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实行德治、法治、自治、智治“四治融合”,搭建乡村治理智慧平台,完善“民情通办”功能,用好3500余名网格员,构建“党建+网格化+数字化”模式,确保人居环境整治不留死角,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用和美善治带动宜居宜业。增强“干”的胆魄 以改革担当破解问题瓶颈 “千万工程”始终坚持首创精神、变革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生命力日新又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需要面对区域之间不同的内因外情,需要面对时刻变化的形势任务和工作要求,需要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瓶颈,用好深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用活河北省政府批准给予的“更大自主改革权限”,在充足“人”“财”“物”保障上下足功夫。一是引育并重夯实人才基础。“引”即持续完善“人才十条”制度体系,用好同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开展校地合作的机遇,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打响“人到威县才有为”的品牌。“育”即深化农民技术职称评审试点改革,强力推进农村群众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每年完成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以及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种养加能手600人以上。二是盘活土地变资源为资产。在顺利完成国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任务,首宗入市地块以354万元价格成交,村集体获利90余万元的基础上,系统集成推进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系列改革,探索可持续的利益共享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威县样板”。三是双管齐下发展规模经营。针对人口外流相对较多、农村土地零星分散等问题,持续发力开展“空心村”治理攻坚,实现了县财政、乡财力、村收入壮大,以及群众增收、国企增利的“五方受益”目标。今年威县将以此为契机,强力推进土地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的“钥匙工程”,到“十四五”实行规模经营的村占比80%以上。放大“借”的格局 以创新理念实现后发崛起 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落地开花结果,要善于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唱响创新驱动强音。一方面,要借重大战略之势,建强创新阵地。2024年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开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威县主动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3倍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二五”的3.1缩小至2.4,综合经济实力由河北省末位上升至中游。特别是先后引进大龙网、地主网等农产品电商头部平台,北京健坤、大有润成等订单农业、中央厨房等一系列项目,土生土长的农业龙头企业根力多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要全面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盯在京央企布局河北重大机遇,持续开展百支队伍访百家央企“双百行动”,全年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20个、总投资15亿元以上,推动明康汇、中鸿记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力争将农业园区打造为全省乡村产业发展标杆。另一方面,要借国家部委之力,巩固创新支撑。威县是教育部定点帮扶县,近年来持之以恒地深化“百校入威”,先后与7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世界领先的木霉真菌项目落地实施,组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心,河北省唯一的县域大学即将达到万人规模,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自全省C类一路跃升为A类,并在威梨产业发展上,探索了一条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之路,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从多年来的实践来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农产品既能种得好、又能卖得好。2024年,威县将用足教育部帮扶优势,聚焦畜牧、林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建设,整体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同时,着力打造设施优越、装备先进、技术领先、智慧智能的农副食品加工、物流、研发平台,拓展社会化服务、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打造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带。(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4中央一号文件专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