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陈文玲:“以旧换新”将有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返回列表
查看: 35|回复: 0
收起左侧

陈文玲:“以旧换新”将有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9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03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3-26 1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2024年被商务部确定为“消费促进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并提出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如何看待当前的消费趋势?为何当前要强调“以旧换新”?围绕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进行了专访。

新供给正在创造新需求

问: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你如何看待去年消费出现的大幅增长?

陈文玲:82.5%这个数字既超预期,也在意料之内。去年中国制造业还在修复阶段,下半年才开始反弹。疫情期间,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是受冲击最大的领域。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增速回升到8.1%,但是线下消费依然受到巨大影响。到2023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5.2%的正增长,我认为消费反弹的贡献是第一位的。

我认为有几方面原因。一是疫情时期受冲击大,此前基数低,所以反弹回升后占增量比重大。二是2023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着力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三是线下消费在疫情放开之后迅速反弹,特别是旅游、餐饮、影院、会展等,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从年初的“淄博烧烤”到年末的“尔滨”出圈,线下消费甚至已经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四是新的供给创造的新需求在增长,例如新能源车消费热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60%。五是新的弹性消费需求在增长,例如文化体验、旅游消费等。消费需求的内在变化背后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以旧换新”推动“供给—需求”良性循环

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为什么强调“以旧换新”?

陈文玲: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这是以需求侧行为改变为起点,推动供给侧的变革,从而形成产品的新的流通方式、交易方式、迭代方式。

2023年,中国家电行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达1.84万亿元,同比增长7%;利润为1565亿元,同比增长12.1%。我国是世界家电生产与出口大国,产量规模占全球份额约60%。实际上,家电的更新换代本身不会太快,并且正进入一个存量时代,而“以旧换新”将带来的流通、交易、迭代的更新,产生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从而又再推动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应充分考虑将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创造消费需求的新动能,同时使制造业深度转型升级,打造新质生产力,让“以旧换新”推动“供给—需求”的良性循环。2023年家用洗衣机、家用冷柜、电冰箱、空调等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强大需求带动强大供给,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加快,这是国内大循环很重要的一部分。

供给侧有制造业的强大支撑,需求侧本身也具备巨大的“以旧换新”的潜力。首先,是“更新”的需求。过去很多家庭使用的进口家电其实都有8~10年的生命周期,一旦年份已到,就不再具备进一步维修的条件。而近些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被拉长,这时候若要推动家电市场从存量转向增量,推动产品的更换,就不能只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着手,而要开发更多的如追求新款式、更节能、更多功能等需求。2023年,我国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这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更新换代需求。

其次是“换代”。如今家电与人工智能、新的算力技术的结合非常普遍,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等。家电智能化水平、便利性的提高,都会让消费者产生“换代”的需求。第三是“升级”,高端消费新增需求的占比在上升。这其中包含个性化的、弹性的需求,例如功能和款式的升级,使用体验的优化,更加彰显个性与特色等等。虽然这部分消费者规模不大,但是价值量比较高。第四是绿色转型的需求。过去很多家用电器耗电量大、碳排放量也比较高,而新家电性能更可靠,并且由于更加节能而可以更长周期地节约成本,从而减少维修和使用上的不便利。

最后,“以旧换新”可能会推动新一轮需求侧与供给侧的互动,形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产品流动。例如城市中一些款式虽落后、但功能并不落后的家电可能需要升级替换,那么这些家电产品也不应被浪费,而应该促进城乡之间,甚至是在我国和周边国家之间流动。所以我认为,家电的生产和消费可以成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典型样本。

打造国内大循环的“家电流”“汽车流”

问:这样的流动可以理解为一种产能转移吗?

陈文玲:我觉得应该是产能的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培育推动了制造业实现深度转型升级,而产业的创新转型不能没有市场需求来进行消化,所以需求侧的更新可以反过来促进产能创新。

汽车的生产与消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国内乘用车销量超2500万。202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传统燃油车平均的换车周期是8年左右,可以大致计算“以旧换新”的市场规模大约能达到1000万辆。现在汽车消费的增量巨大,同时不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存量市场。首先,原本汽车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当前汽车正在成为催生各类新消费方式的重要载体。例如,汽车保有量增加后带动自驾游在居民出行方式中的占比大幅提升,进一步促进燃油、住宿、餐饮、文娱等消费,形成了对整体服务业的强劲带动效应。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旺盛。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不断突破,电池技术不断成熟,续航问题持续得到优化,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加快,从数量到质量都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优势地位。此外,无人驾驶为未来汽车消费打开新空间。人工智能、5G、算力基础设施的不断进步,为交通的智能化、数字化奠定基础,也为无人驾驶提供了可靠的应用场景。

第三,汽车的融资租赁将得到快速发展。由于汽车款式更新换代快,现在有一些消费者选择不拥有汽车产权,而是以租赁方式获得使用权,一些原来以出租汽车为主的公司,现在也在开拓汽车的融资租赁业务(汽车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一种新型购车方式)。这种灵活便捷的汽车消费方式,料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再者,二手车交易体系的成熟,也为“以旧换新”提供了条件。从当前二手车交易结构来看,车龄3~6年的汽车大约占二手车交易的近50%。相当一部分的“以旧换新”是要通过二手车市场来完成的,所以进一步畅通二手车交易的各环节,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促进二手车流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是当前推进“以旧换新”行动的重要工作之一。2023年,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汽车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汽车消费需求。在一些地方也已经率先开展实践,例如上海新一轮燃油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置换政策明确,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让符合相应要求的车辆,可申请一次性2800元购车补贴。

从更大层面来看,上述的新需求持续推而广之,就能够形成打造国内大循环的“家电流”“汽车流”。未来住房层面也应鼓励“以旧换新”,增加改善型住房、高端住房比例,鼓励消费者异地购房,等等。如此一来,国内大循环就能真正循环畅通,形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一系列消费需求的升级与变化,推动制造业不断创新,使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突破,带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又进一步满足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问: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你认为宏观政策应如何发力?

陈文玲:首先要稳预期。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要做到理性客观分析,一方面既要看到宏观经济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超大规模市场、超大规模制造业能力没有变,并且转型升级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一大批头部企业在国际上脱颖而出。

第二,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可以考虑借助“以旧换新”的模式,把补贴发向需求端,以需求端即期购买力提高刺激供给侧的创新与升级。

第三,宏观政策要释放制度性改革的明确信号。例如,针对住房的“以旧换新”,应释放明确的长周期稳定的政策取向,对于改善型需求,以及异地购房用于养老或者健康目的不征收房地产税,对于购房时已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各种税费的存量住房不追缴房地产税等。再例如汽车、家电等的以旧换新政策要有稳定性,在最初即明确哪些要鼓励补贴,哪些要由市场产生自然替代。

最后,还要高度关注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一部分农村及城市的低收入群体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以旧换新,而是承接一部分高端消费的产品替代,这些产品同样具有高质量的使用功能,只是智能化或者设计水平较低一些,这样就能形成全社会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循环。考虑到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需求的层次差,如何形成需求端合理且顺畅的流动,使各个层次的消费者都有新的收获,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需要推进相应的政策配套设计。(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