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近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先后出台,各地、各行业也竞相出台各类鼓励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举措,“更新换代”一度成为各行各业的热词。此前,有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设备更新初步估算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汽车、家电更新换代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投资者和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是,“以旧换新”投射出怎样的经济逻辑?“更新”“换新”于我有何价值? 今年是消费促进年。有效扩大内需,实现经济企稳向好,不仅需要在增量上下功夫,更在存量上做大文章,深入挖掘投资和消费领域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更新潜力,实现以存量带动增量的政策目标。万亿级“以旧换新”的潜力已经被市场高度关注,成为新的增长点。 相比于之前,本轮“以旧换新”,更侧重激发不同群体消费者的消费潜力。我国的消费者由不同的年龄段组成,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其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年轻群体追求时尚化、多元化、潮流化,追逐时代脚步,对消费品更新迭代的要求比较高。但年轻群体大多处于求学或刚步入职场,收入相对有限,对于花费不多的国货潮玩、游戏动漫、体育数码等消费品尚能够负担,但对于单价较高的大型家电或汽车等产品,仅仅依靠年轻群体推动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相当一部分中年及老年群体,则拥有相对更高的收入和储蓄存款,有能力进行家居和汽车的更新升级。但是,大部分中年和老年群体的消费观相对较为保守,“勤俭持家”和“细水长流”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对于一些已经较为陈旧的家居设备,本着“能用则用”“继续坚持”的原则,不愿轻易更换,导致消费领域的存量市场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相对于将老物件彻底报废、另起炉灶进行购买的“舍旧换新”,“以旧换新”的政策,充分照顾到了这一部分群体节俭朴素的消费观念,通过将旧物以一定比例进行折算,既降低了购买新产品的价格,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消费者对于价格的顾虑,又能够充分有效地对旧物件进行回收处理,利用好“剩余价值”,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的核心聚焦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随着经济增长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品升级换代是多数消费者的内在诉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够为消费升级注入动力,推动物价稳定增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同时,以旧换新,关键在于一个“新”字。如果只是字面意义上简单的置换,则失去了以旧换新的意义。因此,要更注重切合当前健康消费、数字消费、文旅消费、绿色消费的新趋势,在产品质量和功能上下苦功夫、硬功夫,不断满足各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 相对于先前,本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扩大有效投资、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预期、促发展、强动力、优结构方面都发挥着“压舱石”和“调节器”的作用。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新质生产力,客观需要更先进、更具科技含量的劳动工具,而设备更新正是题中之义。在我国的支柱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设备老旧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不符合当前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新趋势。而运用当前的新科技,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不仅能够适当延长设备寿命,提升设备使用效率,扩大设备生产范围,还能够催生新业态,将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赋能、共同促进,形成合理稳定且能够动态演变的产业结构。 整体来看,本轮万亿级的以旧换新行动和以前相比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关键是,在一新一旧之间,将存量和增量进行有效转化,有效带动消费和投资,将提能级和优结构结合起来,最终畅通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优质循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