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吉富星:财政加力促发展惠民生
返回列表
查看: 77|回复: 0
收起左侧

吉富星:财政加力促发展惠民生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676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4-16 10: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吉富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财政运行紧平衡形势下,提质增效仍是地方实施难点,应进一步在促发展、保民生、防风险、推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当前,有必要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财政更可持续。

今年财政政策既适度扩大支出规模,又强调精准调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最直观的体现是,即便不考虑去年四季度新增的万亿元国债大部分结转至今年使用,今年政府债券新增额度仍创新高,达到8.96万亿元。与此同时,为避免地方财政“小马拉大车”,赤字增加的债券额度及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均由中央政府承担,进一步优化了央地债务结构。不过,在财政运行紧平衡形势下,提质增效仍是地方实施难点,既涉及地方治理能力,还涉及深层次改革等因素。为此,财政政策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在促发展、保民生、防风险、推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应结合各地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一,政府债券、预算内投资等资金不“撒胡椒面”,根据各地项目储备质量、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来科学决策,进一步优化投向、结构与效益,增强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其二,综合运用专项资金、财政补贴、税费优惠、贷款贴息、政府投资基金等工具,优先保障科技创新,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企业转型升级。其三,通过减税降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政府采购、融资担保等举措,助力经营主体减负担、稳预期。在此过程中,要遏制低效、无效投入,严把高风险地区预算关口和新增投资项目,鼓励经济大省、债务低风险地区挑起增长“大梁”。

注重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加强财税与就业政策联动,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鼓励各地统筹运用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着力降低经营主体成本负担,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同时,制定并动态调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社会服务、全民健身、“一老一小”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社会领域的短板弱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重点夯实“三保”底线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一方面,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适当向困难地区倾斜,省级政府要推动财力下沉,进一步健全县级为主、市级帮扶、省级兜底、中央激励的分级责任体系,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另一方面,强化责任意识和系统观念,加强财政金融协调、多方协同治理,用足用好各类政策资源,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特别是以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为导向,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分类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

加强政策协同,与持续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提升宏观政策总体效能。要坚持系统思维,避免政策“合成谬误”,重视结构政策与总量政策、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之间的协调。一方面,以更宽阔的视野加强财政资源与国有资本统筹、存量资源与增量资源统筹,既关注财政微观效率,又关注跨部门溢出效应、宏观总体效益和中长期效果。另一方面,应深入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发挥政策“组合拳”和杠杆效应。要着眼长远,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从制度上注入确定性,尤其是科学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联动推进投资、金融、国企及其关联领域的配套改革。(来源:经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