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1%转为上涨0.1%;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小幅下降0.2%;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4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6%;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食品和服务价格一降一升。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张学武分析,食品方面,肉、蛋产能充足,饲料价格走弱,加之终端消费处于淡季,牛羊肉、鸡蛋价格延续回落走势,猪肉价格与上月持平;天气转暖后,蔬菜、瓜果上市量持续增加,价格环比下降。总的来看,食品价格下降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个百分点。服务方面,受“五一”假期出行需求增加影响,机票、旅游等价格不同程度上涨,服务价格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个百分点。此外,国际油价震荡上涨,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3%左右,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张学武表示。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除食品烟酒价格下降外,其他七大类价格均同比上涨,居民消费需求恢复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整体看,4月份CPI呈现“两强、两弱、两稳”特征。“两强”是节假日相关服务消费强,以及能源价格受国际价格传导影响形成的上涨;“两弱”是天气晴好导致食品供给充足价格走弱,以及长期产能释放下汽车、手机等大件耐用品价格下行;“两稳”则是猪肉价格在长期产能缓慢去化后逐步企稳,以及常规服务价格保持平稳。 “反映核心需求的CPI企稳回升但斜率偏缓,仍处在相对较弱的中枢位置,表明以节日消费带动的消费复苏对内需提振的效果相对温和,一般性消费需求仍有待复苏。”温彬认为,展望下一阶段,若猪肉价格不出现意外上涨,预计二季度、三季度CPI仍将保持在0.3%至1.0%区间。 4月份,工业生产继续恢复,部分行业需求阶段性回落,全国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张学武表示,从环比看,影响价格下降的因素略大于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促降因素方面,南方多地强降雨天气拖累施工进度,与项目施工相关度较高的钢材、水泥等行业价格下降;受需求季节性转弱影响,叠加库存维持高位,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继续下行,并带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促升因素方面,国际油价上涨推升国内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价格。市场预期好转,加上海外铜矿、国内铝土矿供应偏紧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和压延加工等行业价格上涨。从同比看,降幅达2.5%,其中去年翘尾因素的下拉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是拉低同比数据的主要原因。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CPI同比连续3个月上涨,PPI同比降幅收窄,进一步反映国内供需趋向平衡。一方面,居民、企业信心逐步修复,消费和投资意愿增强,内需复苏动能增强,终端消费需求逐步向中上游传导;另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与政策引导下,供给端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加上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走高,带动物价温和改善。但整体看,消费者物价偏低,不少行业生产者价格继续收缩,反映出国内有效需求偏弱,部分行业企业经营面临需求不足、成本与融资压力等。因此,后续政策方面,需要在推动需求恢复的同时引导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促进经济平衡可持续性发展。 “在CPI和PPI之间、食品烟酒类价格和其他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之间、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间、上下游产业之间,目前价格水平仍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和分化。”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宏观政策仍应乘势而上、靠前发力、有效落实,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通过缩小价格剪刀差、提升企业盈利可持续性、稳定企业经营预期,带动企业扩张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 展望下一阶段物价走势,张学武表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扩投资政策进一步落地显效,国内需求将持续恢复,预计物价总水平将保持温和回升态势。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预计年内CPI还将继续温和回升,PPI降幅也将收敛。中长期看,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供需条件有望持续改善,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