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黑龙江大豆、玉米面积变动与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返回列表
查看: 24|回复: 0
收起左侧

黑龙江大豆、玉米面积变动与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093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3 1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玉米大豆是竞争性的种植关系,但是两者的面积变化与价格比之间相关关系不明确。主要是因耕地面临上限、种植利润差异较大,大豆逐渐被挤出种植,生产规划不同等多方面原因。未来大豆面积的变动仍主要受到政策指引。
  玉米大豆是竞争性的种植关系
  玉米与大豆是北方春、夏季种植的主要旱地农作物,播种期及收割期较为相近。由于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相对较高,两者在许多地区成为农户种植的主要对象,因此两者的种植收益、种植面积之间具有一定互相影响。近二十年来,因人口增加需求上涨、耕地面积面临上限、维护主粮自给、种植利润差异较大,全国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差距逐渐拉大,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这不单单是玉米与大豆收益的问题。我们尝试选取黑龙江省观察玉米与大豆的种植面积与价格变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黑龙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主产省,省内大豆玉米种植充分,且在全国面积占比均居前列;第二,黑龙江是我国大豆的原产地,历史悠久,具有种植大豆的习惯,东北其他省份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附近集中。
  两者面积变化与价格关系表现不明确
  一般情况下,玉米面积的增加,价格应呈下跌趋势,或者大豆/玉米价格比走高,反之若面积减少,价格应当上涨。近二十年来,黑龙江玉米大豆的面积变化以2015年为分水岭,2005-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在2007年省内的玉米面积超越大豆,直至2015年玉米面积较大豆多5600万亩;随后两者面积差转为减小,至2019年,玉米较大豆约多2400万亩。同期大豆/玉米期货价格比在2007-2015年震荡下跌,由2.46下降至1.86,这并不符合正常情况下面积与价格比之间的关系变化。在2015-2016年价格比反弹,但随后再度走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注:为选取更长期的时间段,玉米与大豆价格选取自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豆一期货,因豆一期货在2005合约后修改规则,故数据均截止到2019年。
  近二十年大豆/玉米价格比呈现区间震荡走势,且大部分时间与种植面积变化的逻辑关系相悖,因此两者面积关系表现不明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黑龙江的粮食播种面积在近二十年中持续增长,从2005年的989万公顷上升至2019年的1434万公顷,增幅45%。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耕地增加,这对于玉米及大豆的面积差异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大豆与玉米的价格具有一定同涨同跌关系,2013至2023年的两者现货月均价格相关性达到0.85,属于高度相关,而面积变化并不是趋同的,也能反过来说明两者面积变化的差异对价格的影响有限。第三,玉米与大豆的面积调整也需要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划指导,通过对大豆玉米进行差额化的生产补贴政策,调整种植收益,使得两者的种植面积出现调整。比如在2016年以后,黑龙江大豆及玉米的种植收益出现明显变化,玉米的收益由220元/亩不断下跌至80元/亩,大豆的收益则由85元/亩上升至245元/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未来大豆面积变动仍要看政策指引
  未来大豆面积的变化仍主要看政策指引。在取消大豆临时储备之后,国家通过目标价格试点、生产者补贴、大豆振兴计划等多项政策提振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因此国产大豆种植面积逐步提升,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将过去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转变为巩固大豆面积,以稳定为主。
  综上,玉米与大豆的面积变化并不能与两者的价格比形成一定的逻辑性关系,这主要是由于耕地面积有限,维护主粮自给、一般情况下玉米种植利润明显高于大豆所致。在粮食的主产区,两者的面积与价格变化也不能形成一定关系,除了受制于前文所述原因,也受制于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两者价格具有趋同性、生产受到不同规划引导等原因。(来源:市场资讯)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