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我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努力平衡水粮矛盾
返回列表
查看: 40|回复: 0
收起左侧

我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努力平衡水粮矛盾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589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14 11: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粮食生产大省河北省,地处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近年来为平衡水粮矛盾,该省在选种育种、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建设、智慧农业等方面着力,不断推进节水增效。
  河北省连续11年粮食产量超过700亿斤,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00多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河北75%的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水粮矛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部分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中,节水性状是一项重要指标。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的展示区,品种名称为“马兰1号”的小麦,地面生长高度为68厘米,地下能扎根到250多厘米。
11
  6月11日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拍摄的“马兰1号”小麦。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进考说,小麦扎根越深,越能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就能减少小麦浇水次数。“马兰1号”和普通小麦品种相比,一个生长季能少浇1至2次水,每亩节水50立方米以上。
  “马兰1号”不仅节水,产量也不错。其2023年最高亩产达到838.8公斤,在众多品种中继续保持河北省小麦高产纪录。
  灌溉方式对农业用水量有较大影响,喷灌、滴灌、浅埋滴灌等灌溉方式相对“大水漫灌”节水效果明显。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东胡堡村种植大户武学岭说,滴灌不仅可以节水,还能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肥,现在用水量较之前“大水漫灌”要减少一半。
  同时,河北通过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统筹利用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地表水置换农业灌溉地下水,部分地区初步形成了河湖、沟渠、坑塘互联互通、水源互引互济的水系格局。
22
  6月11日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拍摄的“马兰1号”小麦根系剖面。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河北邱县此前农业和生态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不仅用水成本高,还容易引发地表沉陷等生态问题。2020年开始,邱县利用流经的漳河,通过清淤、扩挖、改建的措施,对全县217村178公里的渠道进行修复治理和开发完善,不仅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还通过灌溉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
  智慧农业发展也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河北栖联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100余亩农田中建设了50个智能传感器,依托物联网、5G等技术,可以常态化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病虫害等信息,并进行分析。
  “哪里需要多浇水、哪里可以少浇水、哪里暂时不用浇水,通过大数据一眼就能看出。”该公司总经理慕宇说,精准灌溉方式较喷灌、滴灌至少节水10%,农作物产量也有提升。(来源:新华网)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766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