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刘宗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能守住战略底线
返回列表
查看: 1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刘宗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能守住战略底线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3473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19 09: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刘宗林(湖南省人大农业委原主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十分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他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十四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他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他叮嘱:“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一、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国运,关乎民生

粮食是古今中外永恒的课题。《尚书.洪范》就有“洪范八方,食为政首”的表述,把粮食列为国家管理的首要位置;唐代李世民提出“食为人天,农为政本”;清代理学家张履祥的“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更是振聋发聩。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小平同志也一针见血指出“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西方政治家对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也十分清醒,基辛格就说过“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1、粮食是人类生存繁衍最基本的资源。“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繁衍生息的前提和基础。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在粮食面前人人平等。

2、粮食是国家安全稳定最重要的基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本盘”、“压舱石”,“粮、猪安天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粮食又是农业基础的支柱,稍有闪失,就会引发强烈的蝴蝶效应。我国能够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条不紊推动各领域改革,得益于较长时间农业稳定发展,粮食连年丰收。“农业稳则天下安”。我们党创造的经济长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农业特别是粮食发挥了基础性保障作用。

3、粮食是国家间制衡最拿手的利器。世界风云激荡,天下并不太平。大国之间的对抗,军事手段慢慢变弱,政治、经济手段逐渐强化。放眼世界,军事强国、经济强国大多是粮食大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秉承冷战思维,坚持零和博弈,对我国进行全方位打压,其中粮食就是他们最拿手的利器。“一日无粮千军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断粮路”常能兵不血刃,出奇制胜。俄乌冲突中,俄罗斯能抗衡整个西方世界,粮食和能源就是杀手锏。

二、国家粮食安全现状:成就巨大,危机潜伏

美国原国务卿艾奇逊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中断言:新中国解决不了5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也作出了“中国养活不了10亿人!”的结论,1997年美国学者布朗出版了《谁来养活中国?》的专著,耸人听闻的提出:中国将拖累世界!

西方政要和学者的预言被事实不攻自破,中国创造了人类奇迹:用世界7%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了全球25%的粮食,养活了19%的人口。

所谓粮食安全,就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买得到、买得起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粮食及制品”。它包含五大指标体系,即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按照这个体系标准,我国粮食基本安全,处于紧平衡状态,存在结构性矛盾。

因此,要居安思危,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既有软障碍,又有硬制约,万不可高枕无忧。

1、软障碍:思想与观念。

现实中存在需要矫正的“三大认识误区”:

一是吃亏论。不少地方政府认为,种粮是“贴本买卖”,不仅不能创造财政收入,反而种粮、储粮、卖粮诸多个环节都要补贴,财政难堪重负,担心影响政绩,产粮大县大多是财政穷县、工业弱县。种粮农民认为,种粮效益低不划算,“种一亩粮食抵不上打四个工”,内生动力缺乏。

二是过关论。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和科技水平提高,粮食单产不断提升,本世纪以来粮食十七连丰,总产稳定在6.5亿吨以上,高仓满储,库容紧张,少数年份还出现农民卖粮难,不必花太大精力抓粮食生产。

三是买粮论。近年来,全球粮食增产,粮源充沛,国际粮价低,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经济实力雄厚,种粮不如买粮,既省事又划算。

2、硬约束:资源与结构。

资源趋紧。首先是耕地资源匮乏。我国虽然疆域辽阔,但可耕地少,人均耕地不到美国的1/10。由于城镇化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农民种粮意向降低等因素叠加影响,耕地面积萎缩已是不争事实;特殊的地质结构、耕地过度利用、化学农业普及以及粗放管理,耕地质量降低也是不争事实。耕地是粮食的载体,没有耕地到哪里种粮食!其次是水资源紧张。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总量不足,均量更少,且时空分布存在重大缺陷,不少地方需水时没水,不需水时却大雨倾盆。受制于管理理念、技术水平、耕作方式,水利用率不高,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仅50%左右,生产一公斤稻谷耗水一吨左右,比国际水平高20%以上。水是粮食生长的硬条件,水不足哪能多产粮!

结构不优。地理学家胡焕庸在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之间划了一条人口密度对比线,俗称“胡焕庸线”。线的东部,大都是平湖丘陵区,雨量充沛,最适宜粮食生产,但该区域面积狭小、人口密集,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发育早、发展快,大量农地变成了基础设施和高楼大厦,耕地急剧减少,粮食产能急剧降低。线的西部,多为高原、山地和沙漠,地广人稀,水资源稀缺,土地变不成耕地,不具备粮食生产条件。为了平衡全国人民的饭碗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关系,不得不花巨大成本搞南水北调,改善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条件,然后再北粮南运,供应南方城市人口、工业人口的粮食。这无奈之举凸显了资源禀赋巨大的结构性矛盾。

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策:综合施策,化解危机

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准实施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当进口,科技支撑”。

战略底线:“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战略举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在粮食问题上,中央、地方、农民的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国家追求粮食安全,地方追求财政收入,农民追求种粮效益。要在三者中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1、基础在耕地。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红线是安全线、生命线。“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真正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要建立严格的“田长制”,明确耕地保护刚性责任,划定城市建设边界,制止城市无序扩张,严厉查处耕地非农化和弃耕抛荒行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坚决遏制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的趋势。持之以恒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稳步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增加旱涝保收农田面积。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地力培育,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率。

2、关键在科技。“藏粮于技”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每一次粮食产量上台阶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守住国家粮食安全仍然需要科技支撑。“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业是农业科技的前沿和高端,要攻克种业“芯片”瓶颈制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研发出高产、优质、高抗的粮食新品种,加快优良品种推广运用,湖南要继续保持种业全国领先地位。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运用,提高粮食生产标准化、精准化水平。研究集成种养循环、鱼稻共生、水旱轮作、设施栽培等技术模式,提高种粮效益,保护农业环境。比如,近些年推广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每亩可增加2000元以上的收入,稻米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3、动力在效益。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当前,农民种粮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种粮效益过低,要激活农民种粮动力,就要想方设法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受制于市场规律、国家财力和WTO规则限制,国家不可能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必须在农业内部挖掘增收潜力。一是改革耕作制度。如这些年湖南大力推广的鱼稻共生、粮菜连作等耕作制度,就大幅提高了种粮综合效益。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广机械化,研究推广轻简高效的种粮机械,加强农田机耕道建设,改人力、畜力为机械作业,逐步将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植入农业,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三是优化组织形态。根据粮食生产季节性强、不饱和劳动明显的特点,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扩大规模中提高效益。

4、保障在政策。农业带有基础性、社会性、准公益性,不具有完全市场经济特征,粮食更关系到国计民生,不能简单套用市场规则和价值规律,必须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一是加大农田水利、机耕道路、中低产田改造投入力度,着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国家层面研究出台调动产区积极性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减轻主产区财政压力;三是在提高粮价受WTO黄箱政策制约的情况下,参照农业发达国家的做法,更好利用蓝箱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强度,使粮食生产效益达到或接近全社会平均效益水平;四是实施区别于其他产业的金融、保险支持政策,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3年第2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76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