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短期小麦价格基本确定 上行空间或受限
返回列表
查看: 28|回复: 0
收起左侧

短期小麦价格基本确定 上行空间或受限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886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小麦市场在阶段性集中上市期止跌反弹确实不易,后期麦价会否延续上涨行情,上涨空间又有多大?笔者分析认为,受政策性收购强势支撑与引领,叠加基层低价惜售心态增强,后市麦价有望稳中继续保持阶段性偏强态势。但新麦增产预期兑现,供应格局宽松,市场大幅看涨信心不足,麦价上行空间或将受限,预计短期内小麦价格仍将围绕储备企业收储价格上下波动。
  终端按需收购   建库依然谨慎
  新麦上市已有一个多月时间,市场购销也逐步活跃,但从各主体收购行为来看,不同的市场主体心态依然迥异。各级储备企业收购力度大、积极性高,面粉企业收购心态相对谨慎,饲料企业按需收购、积极性一般,而基层粮商大多采取随收随走的经营策略。
  据市场反映,近期政策收储价格普遍围绕在1.25元/斤左右,面粉企业虽也跟涨,但提价收购的信心明显不足。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面粉购销处于淡季,小麦刚需偏弱,企业开工率偏低,采购小麦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前几年制粉企业新麦建库成本较高,但后期价格倒挂凸显,企业亏损压力大,“井绳”效应使得企业集中采购小麦的心态依然谨慎。
  今年饲料企业小麦收购积极性也较一般。从性价比来看,目前应该很多区域的小麦已满足了替代玉米(2518, 7.00, 0.28%)饲用的条件,但除长江以南个别地区外,产区小麦并未出现大量替代玉米饲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饲料企业谷物供应充裕,企业原料多元,小麦并非唯一选择,且新麦仍需较长时间的后熟期,因此,小麦进入饲用的数量总体有限。有机构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各省及地区小麦饲用替代比例测算,预计今年小麦的饲用量将明显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重返跌势不易   上涨空间有限
  据市场分析,现阶段政策增储势头强劲,稳定小麦市场意愿强烈,小麦想要重返跌势不易。不过鉴于小麦市场下游需求疲软,制粉企业开机率不高,建库积极性较低,预计麦价上行空间有限。理由:一是今年新季小麦产量和质量“双丰收”基本落定,小麦市场供强需弱的整体基本面未变;二是今年小麦区域差价较小,利润空间缩减,跨区流通不畅,贸易商多为随购随销,建库意愿不高;三是国家在小麦主产区大范围实施增储收购,目的是为了稳定小麦市场预期,支撑并引领小麦价格运行于合理区间。
  回顾2023年秋粮玉米增储,政策端主要也是稳价稳市,刺激流通环节,引导终端用粮企业积极入市收购,活跃市场购销。当前各级储备企业已经成为小麦市场收购的主要力量,而增储收购价格也基本围绕在2500元/吨左右运行,预计随着市场主流价格逐步向储备企业收购价靠拢,阶段性小麦市场购销或将趋于稳定。
  国际麦价下跌  进口同比增加
  据悉,近期全球小麦价格持续下跌,原因是北半球小麦收获进展顺利,美国小麦产量预计显著增长。6月2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软红冬小麦期货连续第四周收低。其中基准期约收低1.7%,创下两个月来最低水平。
  海关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进口小麦186万吨,同比增长61%;1月至5月累计进口小麦809万吨,同比增长12.6%。5月份法国超越澳大利亚成为我国最大的小麦进口来源国,从该国进口小麦约61.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月至5月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289.5万吨,占比36.1%;从法国进口192万吨,占比24%;从加拿大进口178万吨,占比22.2%;从美国进口105.8万吨,占比约13.2%。(来源:粮油市场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