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刘晓山:抓住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发展机遇 踔厉奋发迎接新挑战
返回列表
查看: 142|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刘晓山:抓住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发展机遇 踔厉奋发迎接新挑战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676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8-9 09: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刘晓山(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开发指导司副司长(二级巡视员)、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


  一、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发展赋予我们新使命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最具时代意义的力量就是生产工具的革命。自从人类学会运用火、石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后,直接开启了文明进程,铜、铁器等冶炼技术的发展,拓展出农业文明,电、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工业革命。当今时代,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兴起。这一代信息技术是新的生产工具,加快形成发展数字经济、智慧生产方式成为人们普遍共识。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建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数字经济、智慧生产方在东北与农业农村发展各领域深入渗透融合,引发数字乡村、智慧农业领域深刻变革,不但能有效推进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振兴,还将会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格局、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深度变革,产业变革、生活提质、环境改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和智慧农业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0年对农业农村信息化、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发展作出部署,目前推进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建设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用一节规划了“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同时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数字化改造”。《“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列为十大优先行动之一。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强调,要加大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和村管理服务数字化。在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专项规划层面,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对数字乡村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做出明确要求。2022年,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至2025年)》,具体部署“十四五”期间的数字乡村重点任务。

从农业农村部工作布局看,推进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工作的抓手、平台和载体初步形成。编制规划文件,先后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农业农村大数据业务构架》等,指导各地落细落实任务举措。建立工作机制,2013年成立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数据安全协调推进机制,推动相应领域工作落实。通过实施数字农业试点项目,认定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融合应用。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运营益农信息社,为农民提供公益、便利便民、电商培训等服务。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产品上行、优质优价。会同中央网信办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举办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发展论坛,探索建立乡村建设信息库,开展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制定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框架,定期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报告,编制数字乡村建设指南等,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出现频率、范围、程度逐步提升。

  二、数字乡村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发展迎来新机遇

从国际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大数据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新一代人工智能成为创新发展引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数字农业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相继出台“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农业技术战略”和“农业发展4.0框架”等战略,构筑新一轮产业革命新优势。

从国内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为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提供有力政策保障。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有效释放,为数字农村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中国农业农村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发展前景看,信息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农业农村正迈向数字经济、数字文明新时代,将对农业产业、农业经营、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等产生深远影响。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前景无限美好。一是农业生产: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二是农业经营:新型电商等新业态不断蓬勃发展;三是乡村建设:实现网络全覆盖,数字乡村建设是未来乡村建设必选和重要标致;四是乡村治理:数字化赋能使乡村治理更加增“智”有效;五是农村服务:数字技术引领乡村智慧绿色发展;六是农民发展:发展数字化时代,农民劳动技能向数字化转变;七是农村经济:数字叠加和溢出效益将持续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从技术层面看,农业生物技术与农业信息化技术,将驱动现代化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建成农业强国伟大目标。一是农业数字化,将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使未来农业成为最具有先进要素武装的高效率现代产业;二是农业大数据,将促进农产品全产业链衔接,使未来农业成为更具协同性的现代产业;三是农业智能化,将提升农业难题一体化解决能力,使未来农业成为具有高水平管理决策能力的现代产业;四是农业机器人,将解放农民双手,使未来农业成为机器劳动为主的无人化、少人化行业;五是农业纳米技术,将引发农业关键环节发生革命性变化,使未来农业成为更加绿色化的产业;六是生物技术,将改变人类食物获取途径,更多地摆脱靠天吃饭的约束;七是太空育种,将拓宽优良品种培育渠道,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高品质食物;八是基因编辑,将建立生物精准育种新方法,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九是动物干细胞技术,将在培养肉产业、干细胞育种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在用途;十是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提升乡村建设、治理能力水平和效率,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和美家园。

  三、数字乡村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提出新挑战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少制约瓶颈,突出表现为“新三农”问题,即“农村空心化、传统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问题。东北的“新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面临产业价格“天花板”封顶、产业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建设规划品质提升、劳动力素质能力提高等关键瓶颈问题的破解迫在眉睫。首先,产业升级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革,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资源减少的趋势,打破了原有的农业发展、乡村建设格局。谁来种地、搞建设,怎么种地、怎么建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农产品消费升级加快,多元化、高质量、健康安全的产品与需求仍存在不少差距。只有加快农业发展、乡村建设方式转变,不断提升产业升级、乡村建设规划品质,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要求。其次,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过去农业资源过度开发,乡村随意私搭乱建等情况,导致生态环境、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乡村建设无序、无品质短板难以弥补,只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乡村建设规范有序发展,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建设水平提升,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农业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民增收受到了一定制约,只有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东西协作、陆海统筹,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分享更多收益,让乡村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农民增收的空间才能有效扩展,乡村建设才会有品质提升。当前,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数字鸿沟加快联合,数字技术的普惠性效益有效释放,为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强国建设仍然面临农业产业加速体量结构提升,乡村建设突破存量增量迭代升级,乡村治理持续数字智慧赋能增效的迫切要求,加上农业国际合作形势严峻、高水平农业科技亟待自立自强等诸多挑战问题。

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激活提升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增长效益并重,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由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化到可持续发展,走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走出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道路迫在眉睫。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乡村5G网络、物联网设施等新基建布局亟待完善;二是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能力较弱、覆盖率低,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利用不够;三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农村专业专用传感器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四是融合应用不足,农业产业、乡村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滞后。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为31.7万亿元,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达8.9%、21%和40.7%。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五是数字乡村的治理水平偏低,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站在了新起点、迎来了新机遇。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网络、计算、感知三大主线快速迭代升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热潮尚未退却,5G、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技术又扑面而来。信息技术与乡村振兴涉及的领域全过程渗透融合速度明显加快,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础要素、关键引擎、重要“新农具”、标致性指标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力支撑。

从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来看,已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看,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活提出了新期盼。“十四五”时期是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顺应时代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加快高水平农业农村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制高点,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从农业发展来看,已从传统农业时代转向产业行业深度融合、集群集约、高质高效、绿色生态、智慧数字;从乡村建设来看,已从基本温暖安全型转向多维高品质需求、生态环保、健康舒适、精美精致、智慧现代;从乡村治理看,已从人为治理提升到人为+信息智能、区块链治理、行业协同、城乡互补、全域一体、同质同标、和美和睦新阶段,对业态发展和产品品质、生活品质提出了新需求。只有进一步优化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加大力度建设服务平台,引导科技成果“进乡村”,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乡村建设提品质、乡村治理添智慧、农民内生动力拓渠道,才能有效激发乡村发展新质生产力,让乡村振兴跑出同质同标融合新速度,实现农业强国。

  二点建议


日前,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高水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目前,东北的振兴之前已经有较好的工业和农业基础,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借好当下科学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势头正是时候。关键是信心,信心由经济状况向好而来,经济状况向好由产品附加值而来,产品附加值由销售额而来,销售额由市场需求最大价值而来,市场需求最大价值由找准产品最大价值需求对象而来,产品最大价值需求对象由产品品质而来,产品品质由科技实力而来,科技实力由人才而来,人才由双向奔赴而来。因此,我提二点建议。

一是狠抓产品销售环节。销售是产业的发动机。由中国城商联发挥全国行业协会作用,行业聚力,培育激发城乡市场新动力;三产合力,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城乡互力,促进城乡消费市场共同繁荣;品牌助力,促进农业提质产业升级。打造农商互助、商产融合销售平台,构建商业服务业助乡村振兴体系,有效探索行业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品牌助力的机制可以借鉴。

二是狠抓人才引进环节。人才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由全国高校联盟在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开展的“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以县为单位与高校结对,建立乡村建设工作站,为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作示范,引人才育人才,开展大学师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聚智聚力模式可借鉴。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踏着新时代的节拍,抓住信息科技为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紧跟国家战略发展迫切需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的初心使命。东北地区正站在新一轮产业突变、乡村蝶变,农民蜕变的时代大变革风口,面对乡村振兴所需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从今天的论坛就能感受到我们“东北人”勇立潮头的决心和眼光。期待东北再一次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时代坐标,抓住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新一轮历史性发展机遇,踔厉奋发迎接新挑战,探索出新的东北发展之路,为东北、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来源:乡村发现转自:民生网)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0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