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郭夏,女,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庄忠正,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中美贸易摩擦、全球供应链重构等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被加速推进,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需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能够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摆脱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但目前政府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盲目跟风、忽视传统产业等问题,引致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要求,也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遵循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推进新质生产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并未直接以“因地制宜”这一术语出现,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对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论述,实际上已蕴含了因地制宜的思想。以下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有关因地制宜发展的具体内容。(一)区域差异性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以看出,社会阶段不同,工业发展程度不同,生产方式等均存在差异。马克思通过分析英国、法国、德国等不同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指出了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体现在具体的生产方式、劳动组织形式以及资本积累方式上。“在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在14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当时,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提升。“在德国,作为一切政治组织的基础的人民,其各个阶级的构成比任何别的国家都更为复杂……德国的封建贵族却仍然保留着很大一部分旧日的特权。封建土地所有制差不多到处还居于统治地位……封建制度在有些地区比在另一些地区更为盛行,但除了莱茵河左岸,它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被完全消灭。”法国与德国由于历史和社会条件不同,资本主义的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生产力的发展受地理环境、资源状况、社会历史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由于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方式各不相同。基于这种区域差异性要求,各地区在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自身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发展措施。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质态要求我国践行创新主导发展战略、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并在不同地区坚持不同的发展路径。发达地区可能更加注重高科技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可能更多依赖自然资源和初级产业。因此,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时,必须面对现有的“感性确定性”,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提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创新能力强,可以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中部地区资源丰富,可以在重工业和制造业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和可持续产业;东北地区则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振兴传统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在新时期实现“需要”“生产方式”和人的真正的历史性发展。(二)自然条件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强调,自然条件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气候条件、土壤肥沃度等,直接影响到农业、工业等部门的生产能力。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时强调了自然条件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他认为,土地、水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发展生产力起着基础性作用。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土壤质量和气候条件,而工业生产则需要充足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供应。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大自然的支持。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继续发展下去往往会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只有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中国西北地区日照充足、风力资源丰富,可以重点发展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水电产业;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可以继续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时,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确保可持续发展。(三)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自然条件,还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由于社会结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传统不同,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也有所不同。这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要求我们在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尊重各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强调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他们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和路径。“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进程中,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和形式也有所不同,生产力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正是基于个人与其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样需要考虑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既依赖于技术和资源,也需要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发展相匹配。地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从而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式和路径。因此,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社会历史背景,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区,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在社会制度相对完善、法治环境较好的地区,可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传统农业区则可以通过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提升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同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社会公正和公平,确保各社会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他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关系各不相同,决定了各地区具体的生产力发展形式和路径也不同。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要考虑当地生产关系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往往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决条件。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剥削劳动者实现资本积累,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然而,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社会变革的发生。因此,在推进生产力发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确保生产力的顺利发展。在现代社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样需要与新发展阶段具体的生产关系相适应。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生产关系的优化。不同地区的区域经济状况、市场机制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和方式也各不相同。调整优化生产关系,可以释放生产力潜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经济发达、制度环境相对完善的地区,要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在制度环境相对薄弱、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地区,则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助推生产关系的调整优化。在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应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确保社会各群体共享发展成果。(五)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会加快社会进步。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力发展时也指明,技术进步不仅表现在工具和机器的改进上,还表现在科学技术本身作为生产力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之中。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生产工具进步和生产方式改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他看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进来实现,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直接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新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仍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基础和核心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是生产过程更加高效、产品质量更加优良、资源利用更加合理的生产力形态。马克思在其理论中强调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样需要通过优化生产关系来构建高效的创新体系。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方面,要引入先进技术和工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新兴科技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新质生产力的构建离不开完善的创新体系。科学技术发展依托于强大的创新体系,包括研发机构、创新企业、科技政策和创新文化等多个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体现在绿色科技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上。生态自然观要求生产力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绿色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强调因地制宜的思想,提出发展生产力需要尊重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关系的差异,并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具体分析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发展策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则。因地制宜的思想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其现实价值更加凸显。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规划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生产要素涵盖了传统的劳动、资本和土地,还包括技术创新、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本等新型要素。各要素的跃迁过程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系统性的政策支持。统筹协调这些要素,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基于传统生产要素维度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通过劳动者、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跃迁实现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在劳动者方面,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从单一技能到复合技能的转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资本方面,通过优化资本投入结构、实物资本向知识资本转变以及金融工具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土地和资源方面,通过提升土地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以及生态资源保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坚实的基础。1.基于劳动力要素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劳动力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其知识水平、技能结构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推动力,更广泛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在工业发展初期,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劳动者数量和劳动时间的投入,较少通过技能培训和劳动条件的改善来实现。然而,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劳动力逐步实现了从体力向脑力、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的转变。知识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劳动要素实现质变,愈发强调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劳动力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各地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不同,决定了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角色不尽相同。城市地区的劳动力普遍素质较高,更适合进入高科技产业领域;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则可以通过技能培训,转向现代农业和服务业领域。劳动力素质存在差异,要求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劳动力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建立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实现劳动力要素跃迁的关键。劳动者通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企业内训等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可以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等方式促使区域间的劳动力供求关系达到平衡状态。2.基于资本要素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资本要素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最终投入产品、劳务和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和金融资产,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般的生产要素角度来看,资本要素指的是用于生产的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这些资源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或产生收入。资本要素的积累和有效配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形式更加多样,资本的内涵不断丰富。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新型资本形式的出现,拓展了资本的概念,提升了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在现代经济中,资本要素的作用和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地区资本积累方式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各地区资本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发达地区的资本市场较为完善,风险投资和创新资本更为活跃;欠发达地区则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资本积累方式存在差异,要求各地区因地制宜进行资本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地区资本的比较优势。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升资本的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率。现代经济中,资本形式十分多样,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更多选择。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新型资本形式成为推动生产力跃迁的重要力量。在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利用方面,可以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在技术资本的投资和开发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生产力水平;在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3.基于土地要素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土地作为传统生产要素之一,其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由于供给弹性极低,需要依据土地的地域特性决定其在不同地区的利用价值和形式。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以及地区管理水平的提升,土地的利用方式和价值产出呈现出新的特征。高效的土地利用技术、智能化的土地管理系统以及绿色发展的理念,使得土地要素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升级。在传统视角下,土地的利用主要依赖于自然条件和初级开发,土地的产出效率相对较低。而在跃迁视角下,这一局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及地理环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也存在差异。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山区则更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及差异性要求各地在土地利用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引入先进的土地利用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幅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智能农业、精准种植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地资源得以优化配置。通过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等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种植和管理,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同时,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提升土地的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益。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土地的利用必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推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可有效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保障,避免了城市扩张带来的环境问题。此外,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监管,可有效控制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避免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基于科技创新维度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技术创新可以分为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三种形式,每种创新形式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要通过这三种技术创新形式推动不同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1.基于模仿创新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模仿创新,即通过引进、学习和改进其他国家或其他地区的先进技术来实现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升。对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或技术积累不足的地区,模仿创新是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模仿创新的过程是技术引进的过程,更是技术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各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模仿创新能有效缩短地区技术差距,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快速提升生产力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可改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模仿创新可以促进技术的本土化和适应性改进。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不同,直接引进外部技术可能引发适应性问题。因此,在模仿创新过程中,各地应注重技术的本土化和适应性改进,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技术调整和优化。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改进和优化,使其更好地适应本地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效益。最后,模仿创新可以推动技术扩散和产业升级,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模仿创新还可以促进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提高区域内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2.基于自主创新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自主创新,即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和优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自主创新是实现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是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的过程不仅是技术研发的过程,更是技术积累和能力提升的过程。首先,自主创新能增强技术自主性和竞争力。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技术壁垒,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提升区域的技术自主性和市场竞争力。其次,自主创新还能推动技术积累和能力提升。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升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因此,自主创新的过程既是技术研发的过程,也是技术积累和能力提升的过程。最后,自主创新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改造,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3.基于颠覆性创新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颠覆性创新,即通过全新的技术和产品,彻底改变现有市场和技术格局的创新。颠覆性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同时具有巨大的潜力。对于技术水平较高或具有创新基础的地区,颠覆性创新是实现技术突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是技术突破的过程,更是市场重塑和产业重构的过程。首先,颠覆性创新可以实现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通过颠覆性创新,实现技术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形成全新的技术体系和市场格局。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全新的技术体系和产业形态,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其次,颠覆性创新可以推动市场重塑和产业重构。颠覆性创新要对技术进行突破,对市场和产业进行重塑。在实施颠覆性创新的过程中,要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和产业结构,形成新的市场和产业形态。通过颠覆性创新,可以形成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的新需求,开辟新的市场空间,重塑市场格局和产业结构。最后,颠覆性创新可以助力区域创新生态的形成和发展。颠覆性创新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支持,包括创新政策、创新环境、创新资源等。在颠覆性创新过程中,通过政策支持、环境优化和资源整合,可以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支持和促进创新的发展;政策支持为创新提供资金和资源,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通过环境优化,可塑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创新人才和企业聚集;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发展。(三)基于行业维度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1.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它们普遍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消耗大等问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绿色发展。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农业领域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机械化装备,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在服务业领域引入数据分析、云端服务等新业态,可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2.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壮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这些产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市场前景广阔等特征,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例如,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大力发展元宇宙、云端传感、脑机接口等技术,可以推动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新药研发和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高医疗水平和健康保障能力;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发展光伏、风能、核能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新材料产业领域,通过研发和应用新型材料,提高产品性能,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促进产业升级。3.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涵盖量子信息、脑科学、深空深海探索等前沿科技领域。这些产业目前虽然处于起步阶段,却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发展未来产业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研发,抢占科技制高点,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例如,在量子信息产业领域,加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信息处理和传输方面实现革命性突破,提高信息安全性和处理效率;在脑科学领域,加强对脑功能和神经机制的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提升智能化水平和人机协同能力;在深空深海探索领域,加强对宇宙和深海资源的探测和开发,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实践 近年来,中国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许多创新性体制机制。但体制机制僵化、区域协调发展不足和创新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地区经验1.深圳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建立了灵活多样的政策体系,坚持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圳市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针对不同产业和企业制定多样化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深圳市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和高科技产业中心。《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市的GDP超过了3.46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4489.6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9%,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5717.12亿元,数字与时尚产业增加值4099.01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571.2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2213.58亿元,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52.57亿元。深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建立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深圳市建立了健全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科技园区、创新孵化器、风险投资基金等。南山区的高新科技园和福田区的CBD成为吸引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次,健全政府扶持政策。深圳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例如“孔雀计划”,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最后,推广产学研合作。深圳市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2.浙江省的“数字+创新+开放”模式近年来,浙江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展现了强劲优势,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前列。《202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9867亿元,逐步形成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浙江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浙江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实施关键核心领域攻关工程以及深化“双尖双领”计划,形成了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变革和布局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其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浙江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推进数据交易流通,培育数字化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构建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再次,在对外开放方面,浙江省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参与RCEP等国际合作,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了国内和国际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要素的有序流动。在现代化产业布局方面,浙江省依托自身产业特色和生态优势,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和效率驱动,通过“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建设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后,在科技体制改革中,优化平台、项目、技术、机制和人才布局,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创新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这些体制机制经验为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3.江苏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近年来,江苏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2023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全省R&D(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达3200亿元,占GDP的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在纳米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拥有超过10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2023年江苏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2万亿元,占全省GDP的15%,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3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3%,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30%。江苏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江苏省坚持科技创新,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实施关键核心领域攻关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和布局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江苏省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其次,江苏省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推进“智慧江苏”建设,推动区块链、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江苏省还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和竞争力。再次,在对外开放方面,江苏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江苏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通过国际合作开展联合科研,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力。同时,在现代化产业布局方面,江苏省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和效率驱动。江苏省通过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最后,江苏省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江苏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对企业在金融、人才、税收、创新等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江苏省优化平台、项目、技术、机制和人才布局,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创新模式,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在江苏省落地转化。(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障碍1.体制机制僵化在许多地区,地方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机制较为僵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这种僵化体现在政策制定和实施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未能充分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采用统一的产业政策和标准,而忽视了各地在资源特色、经济基础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不同。此外,地方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必要的调研,未能制定健全的评估反馈机制,未能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导致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以某些西部地区为例,这些地区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僵化,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同时,统一的政策标准和考核机制使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从而制约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地方政府转变管理理念,增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充分考虑本地的具体情况和特殊需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2.区域协调发展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许多资源丰富的地区未能充分发挥其产业优势,而资源匮乏的地区则面临发展瓶颈。一方面,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不完善,限制了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和合作不足,未能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区域协调发展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协调。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以自身利益为先,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意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区域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资源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推动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区域经济竞争力。3.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吸引和培育大量的创新人才,而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创新资源匮乏,难以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态势,使欠发达地区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很难引进先进技术,难以利用和共享发达地区的创新成果,制约了欠发达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东北地区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和创新资源不足,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和深圳等地,凭借其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引进了先进技术,形成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态势使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创新资源分布不均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环境的差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改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资源的均衡分布。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支持欠发达地区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通过加强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入了解和评估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评估要做到因地制宜,不仅包括对传统生产要素,诸如自然资源、人口素质、基础设施等的考察和分析,还需要深入探讨这些要素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潜力与限制。对于土地要素而言,各地应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优化土地利用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在城市地区可以通过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更新改造,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劳动力要素而言,各地应通过提升教育水平和特色技能培训,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城市地区可以依托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满足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各地应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达地区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吸引风险投资和创投基金,支持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则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促进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二)推动形成多样化的技术创新路径技术创新包括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技术基础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实施适合的技术创新路径。对于技术水平较低或技术积累不足的地区,模仿创新是切实可行的路径。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快速提升生产力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模仿创新过程中,应注意技术的本土化和适应性改进能否给当地人文与经济发展带来切实的推动作用。根据本地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技术调整和优化,确保引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和最大化利用。自主创新是技术水平较高或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地区实现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这些地区有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增强技术自主性和市场竞争力。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还应注重技术积累和能力提升,建立健全科研体系和创新机制,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升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颠覆性创新是实现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备较强科研条件和创新能力的地区通过颠覆性创新可以实现技术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形成全新的技术体系和市场格局。在颠覆性创新过程中,还应注重创新生态的构建和优化,共同建立良好的创新生态,支持和促进颠覆性创新的发展。(三)构建符合区域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符合区域实际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产业链水平和产业模式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可以推动传统技术的改造和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城市地区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农村地区则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各地应选择和培育符合区域实际的新兴产业,在资源丰富和科研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重点布局,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的集聚发展和规模化发展。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是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各地应通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的产业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四)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区域间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是实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各地应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和共赢发展。首先,应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打破地区间的市场壁垒和政策障碍,实现商品、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其次,应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力量在各区域间的合理布局,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建立跨区域的科技创新联盟和合作平台,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水平。再次,应通过产业协同和市场共建,推动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建立跨区域的产业合作机制和市场共建平台,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链条的完善,提升区域间的产业协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最后,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支持,引导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编辑:刘一 文章见《中州学刊》2024年第9期“经济理论与实践”栏目,因篇幅所限,注释、参考文献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