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中国四大农作物历史起源之小麦篇
返回列表
查看: 20|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四大农作物历史起源之小麦篇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676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11-11 09: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起源于外高加索及其附近地区。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早,据考古发掘,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距今4000年以上。其它如甘肃民乐、云南剑川和安徽亳县等地也发现了3000到4000年炭化小麦。

历史上,小麦的栽培主要分布于黄淮流域,其中又以汉代面食的发明,麦作发展最为迅速。南方地区虽然早有麦作,但并不普遍,只是由于自汉末以后中原地区累遭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江南麦的需求量大增,刺激了南方小麦生产的发展,并形成了稻麦二熟制。其中又以两宋之交最为引人注目。

南宋庄季裕在《鸡肋编》中提到“建炎(1127-1130)之后,江、浙、湘、湖、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1131-1162)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竟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到明代小麦培育几乎遍及全国,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仅次于水稻跃居全国第二,但其主要产地仍在北方,正如《天工开物》所说,在北方“燕、秦、豫、齐、鲁诸道,丞民粒食,小麦居半”,而在南方种小麦者仅有二十分之一。中国的麦作技术首先是在北方发展起来的。

汉代是北方麦作技术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技术核心是保墒抗旱。《氾胜之书》对当时的麦作技术进行了总结。在整地方面,书中提出“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勿耕,谨摩平以待时种。五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当一”。强调早耕,因为耕得早有利蓄墒和增进地力。

在种子处理方面,提出“以酢浆并蚕矢”于半夜“薄渍麦种”,天明即行播种的方法,认为“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这也是使用种肥的开始。在播种方面,书中对冬麦适播时期做出具体的规定,说“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强调要适时播种。

其后《四民月令》认为播种时间要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提出“凡种大小麦,白露节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主张瘦田要早播,肥田则可迟播。对于播种密度和覆土镇压,书中提出:“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行容52株,一亩凡93550株。”“凡种一亩,覆土厚二寸,以足践之,令种土相亲,麦生根成。”中耕培土方面,有五锄:一锄“麦生黄色,伤于太稠,稠者锄而稀之”,二锄“秋锄以棘柴耧之以壅麦根”,三锄“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突绝其干叶”,四锄“须麦生,复锄之”,五锄“到榆荚时,注雨止,候土白背,复锄”。

灌溉方面,则有秋灌和积雪。“秋旱,则以桑落时浇之。”又指出:“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齐民要术》也有同样的记载。明末《农政全书》对此解释说:“秋冬宜灌水,令保泽可也”,灌冬水既可抗旱,又能使麦苗耐寒而安全越冬。

在种子的收贮方面,提出了株选和防虫的措施。“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曝使极燥,无令有白鱼,有辄扬治之。取干艾,杂藏之;麦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顺时种之,则收常倍。”

汉代以后,北方大小麦的栽培技术措施在项目上,大抵与汉时同,但在内容上却丰富了许多。

整地方面,《齐民要术》中有燥耕、湿耕的比较,及湿耕的补救方法,细耙对保墒耐旱的作用;清代《农言著实》则指出:“当种麦前后,耩地最要紧。二次地已竟,用大犁犁过。该收耱时……将已犁过之地,用耙一耙,再用耱一耱,即或到种的时候,无雨也无大害。又且省人工,地也虚活,又无大土墼”,说明先浅耕灭茬,后再耕地,随即耙耢,就能保墒,无雨也能播种。

《农圃便览》也说“塌地务早,以烂夏草,看白背,即耙平,防秋旱。若雨过,再犁转,候种麦。犁转之地,务必耙细,万不可透风”,强调浅耕灭茬宜早,耕后必需耙细,才能保墒。

种子处理方面,使用了棉子油、砒霜、青鱼头粉、芥子末等拌种的方法。

播种方面,《齐民要术》中有上、中、下时限的确定,并指出“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晚”,迟播的用种量要增加等。

明清时期还采用了冬播和早春播,甚至于顶凌播种;中耕方面,提出适时进行锄、劳、锋,“麦倍收,皮薄面多”。选留良种方面,从株选进为穗选,从田间普选到建立种子田进行穗选,也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这些都标志着北方小麦栽培技术的成熟。

宋元以后,随着麦作在南方的发展,特别稻麦二熟制的盛行,南方麦作技术得以发展。主要表现在整地、育苗移栽和中耕理沟几个方面,核心是排水防涝。

麦本是旱地作物,要在稻田种麦,必须排水防涝。宋代采取的是在早稻收获之后,耕治晒曝的办法,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元代以后普遍采用了开沟作垄的办法。

王祯《农书》说:“高田早熟,八燥耕而熯之,以种二麦。其法,起坺为疄,两疄之间自成一畎;一畎耕毕,以锄横截其疄,泄利其水,谓之‘腰沟’。二麦既收然后平沟畎,蓄水深耕,俗谓之再熟田也。”《农政全书》又指出:“南方种大小麦,最忌水湿,……作垄如龟背。”

《便民图纂》还指出:“早稻收割毕,将田锄成行垄,令四畔沟恤通水。”都强调开沟作垄以利排水。

中耕理沟是古代南方稻田种小麦的重要管理措施。《农政全书》指出:“冬月宜清理麦沟,令深直泻水,即春雨易泄,不浸麦根。理沟时一人先运锄,将沟中土把垦松细;一人随后持锹,锹土匀布畦上。沟泥既肥,麦很益深矣。”《沈氏农书》又说“凡菜麦锹沟之后,候干再#一番”,可收到“不起草,又可挨麦,不患风倒”的效果。

清代《补农书》指出“垦沟锹沟便于早,早则以脱水而埨燥,力暇而沟深,沟益深则土益厚。早则经霜雪而土疏,麦根深而胜壅。根益深则苗益肥,收成必倍。埨燥土疏沟深,又为将来种稻之利”,又说“俗谓冬至垦为金沟,大寒前垦为银沟,立春后垦为水沟”。说明南方麦田理沟,有利于排水、压草、抗倒伏,而且还有利于下季种稻。理沟的时间宜早不宜迟。

收稻种麦还存在季节上的矛盾,于是又有养秧移栽的发明。明万历浙江《崇德县志》就有小麦“或下种或移秧,俱不妨田”的记载,明末《沈氏农书》首先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八月初先下麦种,候冬垦田移种,每棵十五六根”,加以追肥和管理,可使“秆壮麦粗,借获厚收”。

清初《补农书》还指出:“中秋前于高地,获稻毕,移秧于田,使备秋气。虽遇霖雨妨场功,过小雪以种无伤也”,其目的主要是解决晚稻收后种麦季节较迟的矛盾。

和北方麦作不同,南方由于实行稻麦轮作,不可能依靠种植绿肥来提高麦田的土壤肥力,而主要通过施肥来提高肥力。

陈旉《农书》提出整地时要“屡加粪锄转”,出苗后“宜屡耘而屡粪”。

《农政全书》说:“腊月宜用灰粪盖之”,《沈氏农书》也说:“麦沈下浇一次,春天浇一次”。

《齐民四术》说:“小麦粪于冬,大麦粪于春社,故有大麦粪芒,小麦粪桩之谚”。以上使用的是基肥和追肥。

《补农书》则提到了种肥的使用,说:“吾乡有壅豆饼屑者,更有力。……法与麦子同撮。”古代还有因麦地土壤性质不同而施用不同肥料的经验。

王祯《农书》指出“江南水地多冷,故用火粪,种麦种蔬尤佳”,火粪就是烧制的土杂肥。

      古代南北麦作技术虽有差别,但相同的地方也不少。

以中耕为例,《天工开物》说:“麦苗生后,耨不厌勤,有三遍四遍者,……功勤易耨,南与北同也。”又在收获贮藏方面,古代一致认为小麦要及时收获而不能迟延。

《农桑辑要》引《韩氏直说》指出:“五六月麦熟,带青收一半,合熟收一半。若过熟则抛费。……古语云‘收麦如救火’,若少迟慢,一值阴雨,即为灾伤。”其他农书也都强调要适时早获。

在贮藏方面,都主张要晒至极干后贮藏,并与干艾等同贮,以避虫。

至此,小麦种植和培育已经完全成熟。

从最开始的流入我国而小面积种植,到汉唐时的全面发展,再到宋明的彻底完善,现代的屡屡高产。这不止是一种作物的发展史,也是我国一代代农业人员的努力拼搏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大粮观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