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情研判   为何中国大豆行业现在应对贸易战会更从容?
返回列表
查看: 21|回复: 0
收起左侧

为何中国大豆行业现在应对贸易战会更从容?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11-12 09: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11月5日美国大选即将公布结果,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选民已经投票,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特朗普胜算较大。市场对重燃贸易战的预期持续增强,甚至不少产业和投机资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借此掀起一波大行情。但我们认为中国大豆行业已经今非昔比,产业环境也是不同往日,即便是真的出现贸易摩擦,中国应对起来也不会再像2018年那样吃力。
一、2018贸易战复盘
在陈述我们的观点之前,非常有必要对上一次贸易战的始末进行时间和逻辑上的梳理。正所谓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已有之事还会再有。以史为镜,以照古今。
第一阶段:争端初起
贸易争端源起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18年3月22日签署备忘录时,宣称“中国偷窃美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并根据美国国内法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涉及商品总计估达600亿美元,以及设置其他贸易壁垒,旨在迫使中国改变其“不公平贸易行为”。美国指称这些行为导致扩大贸易逆差、强逼技术转移到中国。2018年7月6日,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中国商务部同日作出反制措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美国输华商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其中包括美国向中国出口最多的货品大豆。
第二阶段:稍作休整
2018年12月1日,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上,两国领导人习近平与唐纳德·特朗普达成共识,同意举行为期90日的谈判,并在谈判期内暂停新增贸易措施。2019年3月1日最后期限到期后,美国方面宣布已有重大进展,并延长暂停新增贸易措施的期限。
第三阶段:烽火再起
2019年5月5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另外价值约2000亿美元,合共2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该措施于5月10日起正式对到达美国港口的中国商品生效。5月13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6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价值600亿美元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到加征5%至25%的关税。6月1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美方加征25%关税时间推迟至6月15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则表示中方加征关税举措于6月1日如期生效。
第四阶段:整军备战
6月29日,两国领导人在G20大阪峰会上举行会谈,同意重启经贸磋商,美国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的关税。
第五阶段:以战促谈
8月1日,因特朗普政府不满中国政府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进程,特朗普在推特宣布将在2019年9月1日起,对余下价值3000亿美元的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0%的关税。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关口。同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其后,中国政府宣布暂停购买美国农产品,并于8月24日宣布对约75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10%或5%关税、对美国汽车及其零部件恢复加征关税;而美国在次日也增加之前加征的3000亿美元中国货品的税率至15%,以及目前的2500亿中国货品加征的25%关税至30%作为反制,但其后被搁置。
第六阶段:长期僵持
华盛顿时间2020年1月15日,中美两国在白宫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2020年9月15日,世界贸易组织裁决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属非法。2020年12月4日,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宣布会继续保持对华关税,将与盟友共同制衡中国。2021年3月29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新任代表戴琪表示短时间内不会取消向中国货品征收关税的措施,但将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
二、贸易战为何总把大豆作为主战场?
中国人口多耕地少,宝贵的土地资源主要用于三大主粮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可用于大豆的很少。而且大豆说是经济作物,但是一点也不经济,种植成本高、单产低(相对于国外转基因大豆而言)、近些年增产不增收,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要不是国家有种植补贴,种植面积和产量还会进一步锐减。同时,国内巨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对豆油豆粕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每年进口一亿吨大豆(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一半以上)。供需的巨大矛盾,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餐桌消费,导致中国大豆压榨工业几乎百分百的依赖于国外转基因大豆进口。中国农牧行业和不少其他行业一样,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买家,但始终只有些许的议价权而没有定价权,大豆产业下游的豆油和豆粕(饲料养殖用途)又是最核心的民生行业,因此也是中国农牧行业的软肋痛处。此外,贸易战当中美方会对芯片等高端产品进行禁售,但由于高端产业话语权的缺失,中国缺乏有效的回击手段,每年4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大豆进口额就成为了重要的手牌。
三、再打贸易战会有何影响?
贸易战一定是一种“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结果,并且也违背WTO公平竞争的贸易原则,但是美方至今挑起贸易战的贼心不死,其实是牺牲部分经济利益,换取国家博弈优势。虽然这些道理已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却依然会给大豆产业带来不小的挑战。对大豆产业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豆进口成本的上升
大豆进口成本主要由美豆、CNF贴水、汇率、关税、增值税等决定,关税的上调会直接的导致大豆进口成本的上涨,并且会沿着豆粕 - 饲料成本 - 养殖成本 - 物价水平的逻辑路径传导下去,并最终由国内消费者买单形成输入性通胀,豆油逻辑类似。当前大豆进口成本在3650元/吨左右,3%的关税上调至25%,会直接导致成本上涨800元/吨。以下游的生猪养殖行业为例,在经历了2023年的长期大亏以后,2024年刚刚转为盈利状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已经达成共识,微薄的利润率根本负担不起养殖成本的暴涨。上游的成本也难以完全转移至下游,更不用提只赚吆喝的贸易商群体和日益内卷的饲料厂了。
2.输入性通胀
当前产业的清冷让通缩的威力广为人知,但进口原材料上涨消耗的是宝贵的外汇储备资源,而带来的输入性通胀,更是由整个产业负担的代价。还是以生猪举例,生猪不仅是消费品,更是几乎整个肉食品行业的定价参照物,猪价的上涨会带动整个食品行业的通胀,自然不必提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感之类的指标了,单就成本无法向下游转移导致的利润压缩这一条,都会让饱受非瘟摧残的生猪养殖行业跌回深渊。
3.中国大豆进口更加的倾向于南美
中国对自身耕地局限性认识比较深,并且降低进口依赖也是必然性明智之举。多年高速发展之后,也需要增加新的引擎,而这一切都指向了海外市场,尤其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南美。中国近十年来不仅积极在南美布局农场、铁路和码头,也积极打造中国品牌和推进中国标准。常言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巴西和美国都是农业大国,而且出口的农产品高度重叠,在当前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竞争尤其的激烈。中国和巴西惺惺相惜,双方强化合作和信任,共同对抗美国定价霸权,在国际贸易中促使人民币国际化更是我方日思夜想的战略目标。因此双方的深度绑定,会因为贸易战的出现而加速,届时争夺大豆定价权就有了更强大的武器。
4.国内转基因大豆议程加速
国内虽然已经消费转基因大豆近20年了,但是仍然对转基因闻之色变。但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推广转基因技术可以直接产能翻倍,每年降低2000万吨左右的大豆进口,折合700亿人民币。大豆种植也不再需要依赖补贴,变成真正能盈利的经济作物。除了大豆以外,可以把整个种植过程中的种子、农药、化肥、机械、就业等产业都留在国内。
5.国内豆粕减量替代计划加速
在2018年贸易战之前,豆粕产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大豆过度依赖于美国的风险,但是耕地问题无法解决,中美矛盾尚未激化,所以只能是尽量布局南美大豆产业。国内需求方面,每年豆粕7800万吨左右的产量在蛋白饲料市场就是绝对的巨无霸,菜粕棉粕等杂粕以其几百万吨的产量难以形成有效的替代。但是做难事必有所成,近些年,中国生猪养殖企业不仅在产能上成为头部企业,在养殖技术和减量替代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旦出现贸易战等外部压力,反而会成为头部企业再次茁壮成长的动力。
综上所述,贸易战更像是一面双刃剑,对中国不仅是压力,也会在技术迭代、产能升级和海外布局上有一些积极地促进作用。单从产业上来说,2018年巴西大豆产量只有1.2亿吨,而2024/2025年的的预期产量高达1.69亿吨,巴西早已替代美国成为了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对巴西来说,除了中国再没有其他国家能承接如此巨大的产能,当彼此需要就更容易构建互相依赖的关系。
此外,全球大豆当前是明显供大于求的熊市,巴西和美国在农业上又是竞争国家,买方市场虽未形成但定价权也越来越向中国倾斜。南美的农场、种植、码头、粮商已经在国内资本的布局之内,中国也已经积攒了应对美国贸易战的宝贵经验,在士气上也不再对贸易战过度反应。因此中国大豆行业现在应对贸易战会更从容。(来源:饲料技术汇 大粮观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2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