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经管之道   中国该如何培养“智造”人才?
返回列表
查看: 579|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该如何培养“智造”人才?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4-17 09: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沐野(世界经理人媒体原创工作室成员)

  企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高校的人才实训离不开企业;双方应该共同打造人才培养生态圈,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中国大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智能制造人才缺口与人才培养滞后问题也愈发凸显。比如在企业中,传统产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转岗转业进展缓慢、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人才问题普遍存在。智能制造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企业转型的一大阻碍,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企业自身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和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这一困境。世界经理人本期专家圆桌专访了同济大学教授、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委员、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实验室主任陈明和TüV莱茵大中华区莱茵学院与生命关怀副总裁林小霞,就中国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展开分析和探讨。
  企业的变化与应对
  世界经理人:在您看来,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中对人才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未来制造业全面迈入智能制造, 什么样的人才最重要?
  陈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对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工业界发生变化的典型场景有很多,比如:大数据驱动下的质量管理、 机器人的辅助生产、无人驾驶、预测性维护、增材制造精密零件、自组织生产等等。
  工业的变化带来了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像现在很多简单重复性的低技能劳动岗位会消失,生产计划、维护维修等中等技能工作岗位会减少,有的岗位会保留但内容发生了变化,像信息技术和数据整合、软件开发、人机界面设计等岗位需求会大幅度上升,同时还会产生很多新的岗位,如: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师和系统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员等。因此这对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讯等方面增加能力外,还特别强调对认知能力、系统综合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要求。
  所以我们要重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首先是面向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同时对跨学科的人才需求也会越来越多。目前跨学科的专业有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软件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学科专业出现以满足工业的人才需求。工业4.0强调“系统的系统”,现在的系统复杂,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所以最紧缺的是系统级人才。
  林小霞:工业4.0或者智能制造,是信息技术和操作技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完全融合,是技术革命,也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人才,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需要更专业的技术人才,目前行业中相对公认的工业4.0九大核心技术领域就是未来智能制造人才发展的方向。这九大核心技术是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HMI)、增材制造/3D打印、云计算、信息物理系统(CPS)、系统安全(IT)、大数据分析。
  二是需要高度融合智能制造所需的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既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专业性、能动性、灵活性和协作性,也要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整个智能制造流程、企业内部业务进行梳理,明确需求,要同时具备规划和统筹运作的技能。
  三是管理与技术兼备的高端人才,能够高度掌握企业升级转型的规划和路线,在整个企业的升级转型过程当中,能统观全局,合理规划、调配资源,拥有很强的管理和领导能力。这类人才也是未来最缺和最难培养的。
  世界经理人:面对正在进行中的智能制造转型,企业如何重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该具备怎样的人才管理思维?建立一套适合智能制造这一新生产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陈明:针对企业来讲,可以根据所在行业特点、企业在行业中状况,及目前企业已有的人才储备来制定合理的智能制造战略,其中包括人才战略。从人才大的分类来讲,不外乎有工程技术人才、职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商业人才。这些都要纳入到人才管理的队伍当中,即要满足现在企业的人才需要,更要考虑企业未来五到十年的需求,来制定公司的智能制造与人才战略。企业会发现,不同的岗位需求会减少或增加,同时还会出现目前没有储备的人才需求,所以要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未雨绸缪。
  对于人才储备要做到内外结合,内部有人才培养及适当转岗,同时也有外部人才的引进。因为有很多新技术在公司内部还不具备,所以需要外部资源;同时更要将外部的培训内容与内部的实际项目和工作相结合,推荐企业人员获得认证证书的培训,比如德国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的“工业4.0应用工程师认证体系”证书;同时中国的智能制造认证体系也已启动,这些培训认证体系都是有标准的。完成培训获得证书后,员工要将获得的能力与内部的项目相结合,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企业也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薪资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进行认证培训,激发和促进员工自身能力的提高,响应公司的人才储备战略。
  林小霞:不少企业更愿意去引进或者是投资采购智能制造的设备和工艺,但忽略了人力资源的储备、人才能力的建设与完善,未能及时升级人才管理的理念,容易导致智能制造转型对应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的缺失。
  在转型过程中,企业首先要依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相关的人力资源战略,重新定位未来的人才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有效地助力企业未来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在当前的具体实施层面,企业现在就要开始针对员工建立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机制,提升现有员工的基础技能、素质等。再者,要激活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能,人力资源管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比如建立面向智能化、数字化的人才评价模式,打造智能制造的新引擎。
  社会化职业教育怎么做?
  世界经理人:面对如今人才培养社会化的需求,现在研究型大学也很难独自去培养智能制造人才,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应该如何更好的参与到产教融合当中去?
  陈明:目前高校的老师多数以学者为主,即很多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跟德国是有区别的。我们的高校工科不是工程师在培养未来工程师。这一次的工业革命是工业界走在了高校的前面,所以必须要依靠工业界。
  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要建立产教融合基地。这方面我们要向德国学习,引入“学习工厂” 的理念。在国内高校里,有实习工厂,一般都是基础的金工实习;很多实验室有实训,但是跟工业界有距离,没有真正的生产线,都是针对某一项能力进行培训。学生在生产企业里实习,往往没能得到特别好的效果,是因为企业的目标是以生产为主,而不是以学习为主。
  为了跨过这之间的距离, 我们需要建立学习工厂。学习工厂和实际的生产工厂几乎相同,包括有产品、生产线、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组织等。但学习工厂不是以生产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
  因此企业要带着对人才的需求,深度参与学习工厂的建设;同时学习工厂要和多家企业合作, 将多家企业的优势整合在一起。比如同济大学工业4.0 学习工厂,就将西门子的工业软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和生产系统仿真软件等)、欧姆龙和西门子的自动化技术、卡尔蔡司的几何测量技术、美国国家仪器NI 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关键技术集成在一起。所以学员在该学习工厂受到培养所获得的能力,其实是高于学员在任何一家企业进行单独实训所获得的能力的。同时学员也是在工厂里进行培训,此时再到企业的生产工厂里工作,会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林小霞:中国其实已经有很好的基础,特别是规模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非常庞大,而且跟院校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产教融合根据不同的合作深度有不同的合作模式。最简单或最普遍的就是生产实习的合作;高度定制化的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偏技术类合作的共建培训中心或者是培训基地;还有合作共建办学模式等。这些都是产教融合的典型模式, 企业要根据自己当前的发展状况,选择跟自己相匹配的合作模式。
  2019 年,国务院也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被称为“职教二十条”,包括将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从七大方面提出了20 条措施,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很强,颁布后各地区都开始跟进。
  实施方案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方法与目标,而且有各种引导政策和激励措施,对企业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比如方案中提到的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再如方案中提到的未来目标中一些具体指标,“到2022 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 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因此,政府在推动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也在大力吸引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企业通过抓住政策的机遇,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本身培养员工的成本,减少企业的压力;因为企业现在其实也面临用工荒的问题,而且用工荒不仅只是在数量上,更多来说是在合格的、适用的员工不够。另一方面,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也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学习行业内的一些优秀经验。
  世界经理人:近几年,我国面向智能制造人才的职业教育也在快速发展,我国在智能制造人才方面的职业教育当前应该朝着哪些人才缺口去发力?整体来看,中国在这方面的职业教育主要还存在哪些短板?
  陈明:职业教育经过最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培养人才的质量在不断提高,数量在不断扩大,但是在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显得结构不尽合理。当然工业非常发达的德国也承认面向工业4.0 的人才不足,对于我们来讲更是这样。
  面对工业4.0的人才缺口体现在哪里呢?这次工业革命的根源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而我们现在的技术工人在新技术方面显得不足。所以需要对现有的传统专业进行分析,哪些专业是将要消亡的;哪些专业要保留,要将新技术充实进去并对其改造,比如增加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质量检验员,基于VR/AR技术的维修师等等。同时还会产生新的专业及岗位,如:工业大数据分析员、机器视觉设备操作工与维修工等。目前“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已与 “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合作,并主持或参与了6个新岗位标准的制定。
  林小霞:要看企业现在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在讲智能制造的时候,其实是向着一个未来的方向去探讨:制造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是一定要基于现在大部分企业的眼前需求,企业有可能是处在工业2.0、工业3.0,甚至基础没有打好,就提要进入到4.0,风险很高,这不可能有跳跃式的一个发展。
  比如TüV莱茵与职业院校合作也是把方向瞄准到未来智能制造的需求,兼顾现有人才培养和制造业基础,然后规划好人才发展的路线。所以应该从不同领域的具体需求去开展,跟相关方去定义好方向,同时基于当前的各种基础,规划实施的路径,去达到未来目标。
  世界经理人:很多企业自身也在打造针对智能制造人才的职业教育平台,像这类企业与传统的培训机构、科学院校等,在打造针对智能制造人才的职业教育平台上,各有哪些什么特点?双方该如何更好的合作?
  陈明:企业打造职业教育平台,都是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同时考虑其未来的人才需求进行职业教育的培训。实训平台与基地既面向企业自己的员工进行内部培训,又面向职业高校。比如海尔,除了在青岛有一个现场实训基地外,在广东、南京、上海和天津也建立了实训基地,包括软件和硬件。一般像这类培训平台都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基于原来企业实际行业与企业特征比较明显;第二,培训与生产实践密切关联,所以比较务实和落地;第三,在一定条件下,学生在完成培训后,可直接到工厂的生产线上进行顶岗实习,表现优异的人员可以直接留在企业工作。
  学校在能力培养体系方面,系统性做得比较好,同时也会考虑多家企业的需求和关键技术的应用。但是目前高校很多实训基地培养的能力到实际的工厂的能力要求还存在“最后一公里”,但这一公里其实并不是平坦大道,而是泥泞小道,对某些领域可能还是沼泽地。“学习工厂”就是要跨过这最后的一公里。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高校的人才实训离不开企业;双方应该共同打造人才培养生态圈,发挥各自的优势。
  林小霞:其实还有一类,像TüV莱茵,TüV是技术监督协会的德语缩写,一方面拥有自己的专业培训学院“TüV莱茵学院”及职业学校,着重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可以针对技术、企业及人员资质进行认定、评估和发证;结合了院校和企业两者的特点。
  像机器人企业打造的教育或培训平台,相比传统的院校会更加贴近产业和市场,在技术层面有很强大的积累,在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等有较强的优势。它们有自己的设备和产品,这既是优势,也是短板,因为服务范围相对来说会偏向专注于它们自身的产品和技术。传统院校是保持它们学术领域的中立性,更多侧重于学员的综合知识面的培养。类似TüV莱茵这种独立第三方机构,在技术选择上是中立的,不偏向于某一品牌的技术,自己有能力去评估不同技术的优劣性,根据企业或者学员需求做出针对性的选择。
  三者之间主要是融合、互补、合作的关系,只是在极个别层面存在一定的竞争,各自的定位也很清晰,共同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世界经理人: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上的国际合作上,近几年出现很多中德合作项目。在您看来,德国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主要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陈明:德国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大国,德国在工业界的持续发展维持了他的领先地位,这是和德国的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一直是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学习的榜样。
  首先在培养师资方面,对于工科院校来讲,老师都是工程师,是工程师在培养未来的工程师;对于职业学校来讲,是技师在培养未来的技师。
  其次,无论是工科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是面向工业界的。比如在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会有企业的专家在大学上课,会有企业的项目放到高校来做,学生必须到企业里去实习,学生的毕业论文可在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学生必须首先得到企业的认可才能在学校里毕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学生就是通过做企业给高校的实际项目,以及到企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对于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理论,在企业里实践项目,从时间上来讲可能2天在学校,3天在企业。很多情况在学校招生的时候,学生就已经跟企业的岗位挂钩。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技师的培养,学生有多位来自不同专业的指导老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德国有一套严密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证书。中国在工业4.0的起步阶段,可以借鉴德国的这套体系。IHK(德国工商会)、TüV和HWK (德国手工业协会) 在中国已经有一些岗位的认证证书。在去年9月份,德国莱茵TüV已发布 “工业4.0工程师认证体系”,也计划在今年继续发布“工业4.0技术工人认证”,这对我们来说是对标德国职业教育非常好的途径。
  在2014年,中德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从此开始中德两国政府在工业4.0/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合作,并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BMWi)共同推动成立了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企业对话平台(AGU)。该平台于2018年成立了四个中德专家工作组,其中的“智能制造人才教育培训专家组”致力于两国人才培养标准的交流。相信通过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中国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能够更加务实,进一步开启国际化的新篇章。
  林小霞:现在智能制造中外合作方面中德的合作是比较突出,德国于2013年提出工业4.0的概念,中国于2015年提出转型智能制造的战略,其实跟德国的工业4.0在理念、方向和框架有共通的地方,所以当在讨论如何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合作时,是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路径。
  德国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理念、知识体系、专业设置、教材开发、人才评估等方面在全球都是走在前列。此外,德国极具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技术人才培养非常好的基础和土壤,如何让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在中国更好地落地,这些都值得中国政府、企业以及职业技术院校去学习和思考。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378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