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文化振兴   方方事件,官方不介入的背后原因
返回列表
查看: 1501|回复: 0
收起左侧

[文化思考] 方方事件,官方不介入的背后原因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4784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4-18 12: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cccn 于 2020-4-18 12:50 编辑

杭子牙

方方事件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个舆论热点,支持方方和反对方方的人都在舆论场发表观点,有些言语冲突还相当激烈,连方方本人也多次下场,或鸣冤叫屈,或举笔还击。
但是大家可以发现,迄今为止,除了半官方性质的胡锡进出来发表一些看法,结果被方方喷了一脸之外,还没有任何相关部门介入制止或媒体喉舌就此发声,和之前一些网络事件刚一冒头,就急火火被往下摁形成明显对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最近有很多读者向我提出这个疑问。
我看到网上有个说法,说是方方背后有高人撑腰,希望能借方方达到某些目的。我认为这个可能不大,原因嘛,一个是就咱们现在的情况,谁能在背后为方方撑腰?再一个,就算是有人想闹些动静,也不可能去找方方。你可以换位考虑一下,换了是你,你会吗?反正我是不会。
事实上,方方所以能在武汉疫情期间顺利把日记写完,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官方在疫情期间的管理思路变化。
在武汉疫情爆发初期,因为对这个新病毒认识不足,再加上武汉地方当时犯了各种官僚和形式主义错误,错过了疫情防控最佳窗口,很多病患因为床位不足无法入院,也得不到检测,当时的情况非常糟糕,民众既焦虑又害怕,意见非常之大,很多人都不满意。
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的管理方式,坦率说,在一开始根本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替群众设身处地考虑当时的普遍焦虑与恐惧,没有体会到大家对官僚和形式主义的愤恨,而是对很多负面言论采用了简单封杀的方式,方方日记在当时也一度被封过。
但是,后来随着事态发展,上面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一些专家建言下,官方认识到面对这样的严重公共危机,民众那么焦虑恐惧,武汉地方又犯了那么多低级错误,应该让民众情绪有个发泄口,应该采取一种基于群体心理学的科学管理方式,不能再依赖简单封杀方式,事实上,我就提出过这样的建议。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适度放松,方方日记才因此而得以顺利写完。
当然,尽管如此,当时也仍然有不少言论被删除,方方日记所以能被特殊对待,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方方是武汉人,她的所听所见所想,代表了当时很多武汉人的感受,这种感受在当时那种状态下必须被理解;其二,她是前湖北省作协主席,因为这个职位的原因,不管是考虑到其社会影响也好,还是觉得她不会出格、对她比较放心也罢,总之是得到了特殊照顾。
至于方方和海外出版商签署协议,要在美国出版日记这个事,我觉得这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除了方方,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前省作协主席,这位在疫情期间被特殊照顾、应该让体制放心的人,居然悄没声地搞出这么大一档子事。
现在,国内疫情才刚刚得到初步控制,病毒正在国际加剧蔓延,欧美国家因为错过了疫情防控的时间窗口,为平息民怨转嫁危机,正在向中国甩锅,纷纷要求中国赔偿。那么在这个时候突然爆出方方已经和出版商签了协议,要在美国出版这本日记,来自体制的惊讶与恼怒可想而知。
但是,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呢?
由官方出手阻拦,要求方方不得到海外去出版?
那肯定不成。因为那就正好落了西方的口实,等于在舆论上授人以柄,会让西方趁机说什么中国政府为隐瞒国内疫情,打压国内作家揭露武汉疫情内幕的日记出版等等,一方面把方方形塑为一个反体制象征,一面大造中国如何专制打压武汉疫情批评者的舆论,大家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西媒会怎么说。
那么,由官媒喉舌刊发评论,或由相关主管部门出面制止当前“反方”和“挺方”两派的网上争论呢?
也肯定不成,因为不管官方怎么介入,不管你怎么说,只要一张嘴,都会立刻被舆论往政治上引申解读,产生类似于上面的后果。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不管是方方日记到海外出版,还是当前网上双方的激烈争执,官方现在都没法表态,也不适宜表态。甚至连私下劝阻,也没办法做。因为就方方现在那种带有赌气般的偏执心态,搞不好,一生气在网上给曝出来,会产生更尴尬的后果。
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没法理解,觉得动用国家权力制止方方就行了,实际上可没那么简单。对于我们这种长期与国外媒体和人打交道、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来说,很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在哪里。
所以,从对官方和国家利益的角度,现在最好的方法,是方方能自己认识到错误,自己出来把这个事给解决了。但是,即便如此,恐怕别人也不相信是方方的本意。
再说,以方方现在的偏执任性心态,以及她对这件事的认识,她也不会这样做。
所以这种事情,现在只能这样放着,只要没人犯法,只能让它自然凉下去。官方介入,肯定是下策中的下策。
不过从另一个维度,在现代社会治理的角度,让民众通过这种自发辩论来达成共识,其实也是个好事,因为它不仅有利于节省行政资源,还有利于培养民众的自治能力。
民众之间有些事情,就好像一个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或公司内部的同事关系,它是很复杂的,往往是感性而非理性,没有对错之分的,想把所有关系都理得清清楚楚,是不可能的,有时候混沌一些,反而更好一些。
历史上,我记得郭子仪有个儿子叫郭暧,做了唐代宗的驸马,有一天郭暧与公主吵架,一气之下说道:"你仗着你爸爸是皇帝啊?我爸爸还看不上这位子呢!"公主听了,就去向父皇告状。郭子仪知道儿子犯了大罪,也立刻将儿子捆绑起来带到朝廷向皇帝请罪。唐代宗却安慰他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意思是说,不装聋作哑、不装傻,就当不了别人的公公、婆婆。
国家治理也是同样的道理,高明的管理者都得学会装聋作哑,要是事事明了,每件事都介入处理,那样不仅国家治理不好,还非把自己累死不可。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2 项 ), 共有 0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0% (0)
0% (0)
0% (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064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