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刘奇(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充分发掘人口红利的潜能,迅速崛起。今天随着出生率下降,老龄化提前, 人口红利逐渐淡出,“人才红利” 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地政府多渠道培育人才,花重金延揽人才,出奇招发掘人才, “抢人大战”不断上演。不论是人口红利还是人才红利,都是关注个体,人口红利强调人的数量,人才红利强调人的质量。乡村振兴离不开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但更需要开发“人文红利”。人文红利是关注人的群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积淀的精神风貌和心智品格凝聚的感召力,是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等真理性精神外化的影响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突出特征,是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中华民族的艰苦创业史、接续奋斗史, 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没有中断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艰苦创业精神。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刀耕火种到桑基鱼塘,从木制耧犁到智能机械,中华民族一路走来, 始终重视对艰苦创业精神的塑造和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精神—尤其在集体协作的助推下, 涌现出一批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典型范例,如全凭人工开凿,在悬崖峭壁上修起一条长达几千公里“天河”的“红旗渠精神”;在荒无人烟的沼泽烂泥地上开垦土地,打造大粮仓,年产500多亿斤粮食,可供一亿多人一年口粮的“北大荒精神”;曾经激励一个时代的“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从“一棵松” 到“百万亩”的“塞罕坝精神”;把不毛之地建成塞上绿洲的“右玉精神”,等等。乡村振兴应该充分挖掘、发扬这种精神。在生存环境相对恶劣、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时代,人们容易保持这种精神。今天,生活条件相对富足,绝少出尽牛力的重体力劳作,没有饥寒交迫缺衣少粮的生活窘境,这种精神便逐渐淡化。当前一些地区或群体还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迫切需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把艰苦创业这个中华民族世代接续的“传家宝”传下去。尤其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时期,补足艰苦创业的精神钙片,敢于直面问题,勇于破解难题,更是我们抓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源。由勤入懒易,由懒入勤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艰苦创业精神这个传家宝一旦失传,小则阻碍乡村振兴,大则危及家国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改革创新精神。40年多前,发端于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8户村民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冲破了体制机制的障碍,为中国农村改革探索了方向、开辟了道路。今天,中国农村发展又到了新的历史节点,诸多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真正破解。这些难题既有乡村内部的问题,也有如何与城市处理好关系的问题,例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资源均衡配置问题、城市要素返农问题等, 这些都需要敢闯敢试、大胆探索, 需要发扬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当前,各种改革试验在很多地方悄然推进,一些有勇有谋之士身体力行,不断开拓,农业农村部也在全国设立了50多个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这些民间与官方的试点和探索,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经验。但总体上看,像小岗村一样的创新创举还很不足,带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深远性影响的改革举措还是不多。当然,这与我国城乡制度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也有关系。改革如逆水行舟、爬坡过坎, 不进则退。城乡发展中的许多制度都存在路径依赖特征,如果改革在一些关键环节、重大问题上不能取得突破性深化,就会累积制度风险,进一步增大改革压力,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就难以得到根本转变;城乡融合如果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乡村振兴就难以如期实现。
乡村振兴离不开耕读传家精神。耕读传家是起于先秦,成于唐宋,盛于晚清的精神传统。耕是为了生存,读是为了发展。耕是为了小家,读是为了国家。耕读传家透现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齐治平的大格局,体现了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家国情怀。纵观历史,绝大多数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者都是从有着世代沿袭耕读传家风气的世家大族、名门望族中走出来的。浙江临安钱姓,自五代十国先祖钱缪留下家训传世,家族历代名人辈出,今天在世界各国的院士级科学家群体中,出自这个家族的多达100多位。头悬梁、锥刺股、囊萤夜读、寒窗映雪的求知佳话, 成为古代教子读书的范例。在知识传播手段和条件异常发达的今天, 耕读传家精神却有所淡化。父母外出打工,一些乡村孩子在家沉溺于刷抖音、玩游戏;受父母影响,一些乡村孩子赚钱意识很强,读书的意识却很弱,“读书不高尚,赚钱才富贵”的心态不断滋生。物欲至上,享乐至上、成了一些孩子的座右铭。这种风气的形成,有家庭、社会的原因,也有乡村教育体制机制的问题。乡村自推行撤点并校以来,学校总量已由最高峰的60多万所减少到最低时的20多万所,乡村孩子面临新的“上学难”。乡村孩子要接受更好的义务教育,需要到城镇上学,义务教育学费是免除了,但需要家长陪读、租房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本更高了。因此, 下大工夫落实好“学生单程不超过半小时”的国家政策,是继承耕读传家精神的制度供给。乡村孩子是未来振兴乡村的主体,是加长“四化”中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条短腿的主力,培养乡村孩子的读书意识,为乡村孩子创造读书条件是根本。今天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虽然多元,但绝不能忽视学校的正规教育,这是培养乡村人才的根基。耕读传家的精神不能接续,乡村振兴就没有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离不开道法自然精神。从空间结构看,乡村振兴可分为家户、家园、田园、山水四层机理,山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层机理,守护好山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山水是自然环境的统称,它脱胎于宇宙洪荒,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大环境好坏关涉人们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以来,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淡化,追求改造自然的意识增强,“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理念广泛流传,让人们陷入认识误区,认为可以不受自身所限,任意拓展资源利用广度,改变资源利用方式,由此,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实际上是对道法自然精神的违背。2012年,国际环保组织开始设立“地球生态超载日”,意在提醒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临界点,开始进入生态赤字状态。据专家测算, 1970年,地球生态超载日为12月29 日,人类碳排放和资源消耗首次出现超载,地球首次进入“欠费”状态。以后这个时间不断提前,2016 年为8月8日,2017年为8月2日, 2018年为8月1日;2019年为7月29 日,比1970年提前了整整150天,为史上最早一日,人类将背上沉重的生态欠债。道法自然是古人朴素生态道德观,这种道德观由农业文明孕育而生,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传承的根本原因,它要求人们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尊重发展规则,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数不胜数,但最重要的成就就是走出了人与人、人与物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陷阱,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的一员,规律只能认知, 不能违背。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国家出台了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责任终身追究, 筑起一道道壁垒森严的屏障;但真正落实到位还需下大工夫。乡村之于社会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障生态、粮食和文化三大安全,生态环境不安全是最大的隐患,它有可能带来亡国灭种的危险,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都因环境恶化而消失。
乡村振兴离不开团结协作精神。中国农业是典型的江河农业, 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孕育了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国农业发展史也是一部与水患做斗争的历史,需要上下游、左右岸通力协作,合力治水。这种长期共克水患的地理互动,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协作精神,塑造了“以和为贵”的文化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价值追求。团结协作是人类生存的法则,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当今时代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但人的彼此依存度却越来越高,团结协作的要求也更加缜密、深刻、广泛。据史书记载,中国消亡、变迁和融合的民族共有600多个,即使少数民族入关,也都被逐渐同化,这可以透现出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和融合力。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也只有加强融合、团结协作,中华文明才能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团结互助、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协作精神,就是中国几千年延续传承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方面的具体展现。乡村振兴不只是乡村自己的事情,它需要多方合力,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协作,需要政府和市场协作、城市和乡村协作、院校和地方协作、农民和干部协作等,只有各方面力量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同舟共济,才能培育乡村振兴的组织动能,产生乡村振兴的“能量聚变”效应。
乡村振兴离不开诚实守信精神。中国乡村几千年聚族而居,构建成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游戏规则,诚实守信是根本,一旦失去诚信,将会被熟人社区成员集体抛弃,甚至祸及子孙。诚实守信是中国乡村社会的融合剂,是乡村社区成员的最大福利。但是,随着城乡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乡村的熟人社会逐步向半熟人和陌生人社会转化,传统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开始面临断崖式塌陷,诚实守信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人的头脑里逐渐淡化,甚至渐行渐远。乡村振兴应重塑诚实守信精神,构建农村社区信用体系,全面建立“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激励惩戒机制。应以县区为单位,在基层村社、家户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全面开展创建“信用家庭”“信用村社”活动,并与评优评先、贷款使用、参保抵押等方面的利益分配挂钩,有条件的村社可依托智慧社区平台,让不良行为有案可查、村内曝光,让失信者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把农村社区信用体系建设与大中小学学生毕业、升学、评优评先等紧密衔接,从娃娃抓起,从正面激励和反面惩戒两方面做好农村社区成员“他律”,培养“自律”。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培养诚信精神,构建信用体系,将使乡村振兴具有超常的凝聚力、强大的组织力、严谨的秩序性。
有着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中华民族累积着厚重的人文红利,需要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不断发现、发掘、发扬,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