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吴纪宁:“十四五”时期,如何实现洞庭湖区乡村振兴?
返回列表
查看: 493|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吴纪宁:“十四五”时期,如何实现洞庭湖区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72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11-5 09: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吴纪宁(湖南省社科联《湖南社会科学》主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十四五”时期,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完成,我国农村的重点工作就是乡村振兴。洞庭湖区是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的腹地,研究洞庭湖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实现洞庭湖区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体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要求对我们制定“十四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按照20字总要求,规划好洞庭湖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
  一、产业兴旺
  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洞庭湖区虽然是“鱼米之乡”,是农村相对富裕之地。但与城市比,湖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农民经济收入相对较低,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农村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子往往演变成“空心村”,要想发展起来,谈何容易?
  要实现农业产业兴旺,必须要有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比较效益从哪里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不仅是食品资源,更是战略资源,要在价格上切实保护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不能任由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冲击打击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如果农民抗不住国际价格的冲击,不愿意种粮,那么从长远看,我们就会被别人卡脖子,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战国时齐鲁之争并最终导致鲁国灭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农产品收购尤其是粮食收购价格绝不能市场化,而是要让种植户切切实实看到利益,甚至要高于一般外出务工的收益,这样才能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带动以农产品为主的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洞庭湖区农村虽然相对贫困,但农业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平原地区,适合机械化耕种。湖区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湖区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要通过组织手段、制度设计等手段,加快湖区农村的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化进程,将土地集中连片耕种,对于撂荒的土地,要实行惩罚措施,以此促进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将土地交给耕种能手耕种,并通过机械化耕种实现规模效益。二是鱼米之乡。曾经的洞庭湖农村粮食自给自足,甚至要外调支援国家,农产品优良率高。因此,在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快农村良种培育和应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要少施农药和化肥,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要让洞庭湖的生态农业、生态产品享誉全国,从而在全国农产品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三是交通便利。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洞庭湖区已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水运等交通网络建设在全国领先,有利于湖区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有利于农产品流通。我们要注重利用湖光山色环境优势和洞庭湖区农业比较优势、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洞庭湖区产业品味。四是素质较高。洞庭湖区相对于湖南,属于较发达地区,湖区农民文化素质较高,有利于农产品加工的转型升级和生产经营的科技化、信息化,我们要注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在从事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如农产品储运、农产品电商等,要加快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总之,我们要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让农民在家门口工作就会有比打工获得更高的收入。也只有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兴旺,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农村存在的社会问题,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生态宜居
  乡村“生态宜居”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农民的梦想,同时也是每个国人的梦想。生态环境是宜居的根本,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得到保障。我们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洞庭湖区农村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垃圾污染和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对于生活垃圾,虽然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村垃圾有了集中堆放和处理的场地,但由于农民生活习惯的惯性,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丢现象仍很普遍。沟渠、湖边垃圾随处可见、习以为常。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除了加强教育和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外,还要安排专人清理居住地周边环境,如沟渠、湖边等容易看到垃圾的地方。要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力度。只有营造一个清洁、干净的生活环境,才能促使人们逐步改变生活习惯,从而主动保护环境,按规处理垃圾。
  对于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问题,要加强监管和教育:首先要督促农产品生产者少用或不用农药化肥,尽管使用自然手段(如农作物互生、共生生态,保护害虫天敌等)保护农作物,减量控制农药化肥。要通过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来抵消因减少农药化肥导致农产品减产的损失。同时要引导农民正确认识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的生态影响和健康影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富饶美丽,我们要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治污的同时加快特色乡村建设,要科学规划村庄建筑布局,大力提升农房设计水平,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洞庭湖区是鱼米之乡,我们要在鱼米等农产品上做文章,多做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生态深加工文章,农产品深加工少用化学品,树立生态品牌。对于芦苇造纸等污染类企业,坚决关停并转,尽可能减少污染源,还农村一片洁净的蓝天,一片自然的绿水青山,一片优质的生态休闲生活环境,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形地势,我们要在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洞庭湖区乡风文明建设既包括促进乡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风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还包括充分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随着农村人口“空心化”,农村并村的影响,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步缓慢。因此,建议在洞庭湖地区,市县学校、医疗都公共服务单位,在职务升迁、职称晋升时,要求晋升者要有三年以上农村工作经历,鼓励教师、医生深入农村基层,服务广大农民。农村除了农家书屋外,鼓励富裕的农民创办农民图书馆(可参加石门县逸迩阁模式),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要制定政策鼓励在体制内退休或者办过企业的乡贤回乡定居,并通过乡贤文化提升乡风文明水平。要制订乡规民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风俗。要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村健身设施全覆盖,融洽农村邻里关系。
  要统一规划农村民居建设,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尤其是移置城市先进的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农村整体文明生活水平。要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农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应对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心态。要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视发挥社区教育作用,做好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家训。
  要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要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与维护。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要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鼓励乡村史志修编。要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要完善农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使农民群众能便捷获取优质数字文化资源。
  乡风文明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不能企求一蹴而就,而是要制订规划,逐步实施,并逐步转变农民生活观念,缩小城乡生活差别,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四、治理有效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是治理有效,治理的效果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因此,要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标准就是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强化法律权威地位,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让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
  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规范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选举办法,健全民主决策程序。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弘扬公序良俗。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加强基层纪委监委对村民委员会的联系和指导。要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湖区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要加强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基层组织依法治理。要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文明行动,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要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探索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推动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要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减负工作,集中清理对村级组织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多等突出问题。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净化乡村民风,将乡村建成民风淳朴、自治力强、社会和谐的平安村。
  乡镇干部、村支两委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坚持人民性的前提下,有效协调农户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保农户利益不受到损害,同时又要积极保障村级集体利益,保障种植大户、加工大户的个人利益,在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有前提下提高治理能力,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真正实现湖区乡村振兴。
五、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要用农民生活富裕程度来评价。乡村能不能真正振兴,必须以农民生活富裕来衡量。
  因此,湖区各地方政府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好本地经济发展计划,在保障种植大户、加工大户、能人经济的同时,促使村级集体经济能够同步实现稳步增长。要在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扶持那些能力差、生活困难的贫困农户,或者让这些农户参与到集体经济中来,占有一定的股份,确保困难农户也能随着经济增长实现收入的较快增长。从而逐步缩小同村经济收入差距,实现同村人共同富裕。要利用现代科技、现代网络积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商品交流、生活交流,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差距,让广大的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医疗新农合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让普通村民能够看得起病,养得起家人。要移风易俗,在不铺张浪费、不随彩礼、不坚持农村陋习的前提下,让普通村民能够建得起房、娶得起妻,买得起车,有钱过年,从而实现农村的真正富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