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崔丽
北方规模化农牧区如何科学种地?中化农业MAP给答案 6月27日,细雨蒙蒙,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东滩农场,大型喷灌设备正在给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马铃薯种薯苗喷施液体肥料,这是今年施的第3次肥。
虽然种了19年马铃薯种薯,但是内蒙古盛世领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甄晓明最希望的,仍就是能真正实现科学种田。“即便种了这么多年,都是凭经验。到地里看一看秧苗,觉得缺啥了,就买来补补。”
而现在,甄晓明算是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做科学种田,带来这一改变的,是中化农业MAP正蓝旗技术服务中心的团队。
一颗健康的种薯植株是怎么长出来的
“我总共和中化合作了7050亩马铃薯种薯,这个地块有1400亩。”甄晓明拔出一颗马铃薯种薯苗讲解起来:“看叶片长势和颜色都很不错,再看根系发达,匍匐茎较多,将来接的种薯数量会比较多。整体根部比较白净,没有斑点,说明没有病害。我们公司研发的这个品种的特性是结种薯3到4个,但现在已经能看出来结到了4至5个,说明啥?说明负责前期种薯个数的磷和钾元素施用非常精准高效。”
这颗健康的种薯苗长大可不简单。中化农业MAP正蓝旗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金玉介绍,去年十月服务中心即开始为盛世领航提供的服务做准备。农艺师首先对地块进行土壤取样并将土样送到实验室进行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全面检测。之后根据马铃薯品种和级别与盛世领航一起制定了植物营养方案。因为种的是种薯,为了保证种薯的产出质量,在大量元素方面,氮养分比正常的参数低10%左右,磷和钾养分比正常参数高10%;然后合理添加钙、镁、锌、铁等其他中微量元素。敲定了养分总量,签订服务合同后,MAP正蓝旗中心即开始着手提报采购需求、制定服务计划等工作。
今年春季4月底,种薯播种之前的一个星期,甄晓明东滩农场地块已经完成深翻30-35厘米,该地块底肥施入量是每亩81.8公斤。根据施肥计划,当天所有的底肥原料通过MAP正蓝旗中心自动化设备完成定制混配,并直接装入专用的肥料转运自卸车上,经过配送到达田间地头,在这里一辆先进的大型气吹式施肥机已经就位,它将这些定制掺混的肥料颗粒均匀地喷施到田块儿里。
“1400亩地,1天就喷施完了。我们这里春天风特别大,往年施底肥都要在夜里,因为风小些。现在有了气吹式喷施,就不用半夜施肥了。而且比起以往用撒抛盘撒肥要均匀得多。” 甄晓明说。
底肥喷施完,再进行旋耕,把肥料颗粒均匀混到20厘米深的土层里。经过翻耕、施肥、旋耕、耙耱操作后,苗床非常平整,再通过马铃薯播种机把薯块播到地里。大概20天后,MAP正蓝旗中心开始向服务地块配送液体肥料。这次的肥料包含液体磷肥和一些微量元素,由于选择了效率更高的液体磷肥形态,使得磷元素被土壤固定的概率小,磷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同时微量元素也更有利于被根系吸收,磷肥和微量元素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服务中心将配置好的液体肥料用液体罐车运到田间并装入储肥罐,再通过精量注肥泵注到喷灌机里随着浇水进行喷施。
中耕结束之后10多天,马铃薯出苗儿了。出苗后20天左右,植株长到了15厘米高,这时农艺师可以开始进行叶柄检测了。叶柄检测的目的就是实时掌握植株中氮磷钾等元素吸收与积累情况,以便更精准的调整追肥方案。为此,MAP正蓝旗中心建有植株检测相关的专业实验室。
这次叶柄检测之后,还有7到8次的叶柄检测,直到整个追肥过程结束。同时还要进行2次生长期田间土壤检测,根据土壤里速效氮磷钾和叶柄里氮磷钾的情况及时调整营养方案,满足植株的生长曲线需求。
在MAP正蓝旗服务中心的示范农场,还同时开展了多个种植技术改进试验项目,包括品种试验、肥料减量试验、钾肥运筹试验、土壤改良试验等。中化农业MAP特种作物事业部研发总监李文娟博士介绍,通过各种方式使土壤更健康,提高有机质,用肥量、用药量就会降下来,形成良性循环。
东滩农场每亩地肥料的投入和往年差不多,都是600元左右,但比起往年,不仅节省了肥料包装、苫布,以及肥料装卸、溶肥等人工成本100多元,而且由于肥料形态、施用方式的改变,肥料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了。“从目前长势来看,今年肯定只多不少,看秋天的收获。”甄晓明信心满满。
20万亩地是怎么管过来的
在检测、配肥和配送过程中,农艺师在田间全程跟踪指导所有操作,保证操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此外,为农场服务的农艺师还可以运用MAP智农系统手机端对地块进行可视化管理,查看农田精准气象、遥感巡田、线上农事管理、设备远程操控等。
打开智农系统,MAP智慧农业事业部运营经理周国兴介绍:“系统里目前记录了特种作物总共20万亩地、74个片区、540个地块的情况,显示的这一个个大圆圈就是一个个面积500亩的喷灌圈,可以看到小范围内的天气情况,给田间管理做参考。还能看到作物的长势情况和异常点,这样农艺师巡田的目标就明确了,还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不然田块面积太大,而且植株长高了人也无法进去,只靠人工巡田发现问题不可能做到。总的说来,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看天看地看作物,管人管事管经营。现在,我们的一个农艺师已经能服务5000亩马铃薯地,未来的目标是每个农艺师服务2万亩地以上。”
具体来说,智农系统基于农场所处位置创建线上农场,将地块精确绘制在MAP智农中,地块的数量、位置、边界、面积、分布等信息清晰可见,同时地块附有导航及分享功能,可以实现地块精确定位。通过先进算法为种植户提供1平方公里精度的精准农业气象服务,包括天气预报、历史气象数据查询、气象灾害预警以及农事作业适宜指数,和基于气象条件的病虫害预警等功能,从“看天吃饭”走向“知天而作”。通过遥感卫星收集地面多光谱数据,经过专业分析生成反映作物长势的NDVI遥感图像,结合当前作物所处生育期,定位长势较差区域,形成巡田建议,提高田间勘察效率。还通过巡田任务派发的方式,将常规管理精准落实到地块以及相关责任人,经过APP端提报数据,形成作物长势的分析图或是报表,帮助管理者快速掌握农场基本情况,为农场农事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此外,还有线上农事管理、设备远程操控、农场经营分析等功能。应用的好处是能够提前把控种植环境,降低种植风险;提高人机管理效率,减少农场运营成本;农田大数据积累,树立规范化种植标准。
在北方规模化农牧结合区探索中国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MAP正蓝旗服务中心是中化农业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一个典型代表。顺应“新型农民崛起”和“品质消费升级”两大核心趋势,2017年,中化农业开始实施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战略,并在东北、华北、黄淮海等粮食主产区,以及长江流域等核心果蔬区开始进行服务布局。2018年针对胡焕庸线西侧的北方规模化农牧结合区特点,中化农业成立了MAP特种作物事业部,重点是依托马铃薯、甜菜、苜蓿、青贮等大宗经济作物,学习北美规模化服务模式并探索其在中国的落地。如今,MAP正蓝旗服务中心已经初具规模,并得到了农户的认可。
“这片区域地广人稀,土地贫瘠、气候干燥,年降水量400mm以下,但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适合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农业发展。与北美相比,因为我国农业种植环节缺少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来支撑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使得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并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升级遇到较大瓶颈。”中化MAP特种作物事业部总经理汤可攀表示:“以马铃薯为例,我国种植规模全球最大,约9000万亩,但亩产不足1吨,而美国600万亩的种植面积,产量达到2000万吨,亩均产量3吨以上,而且品质远远好于国内的产品。”
对北方规模化农牧结合区而言,规模化的特点决定了机械化的诉求,干旱半干旱的特点决定了水肥一体化的诉求,农牧结合交错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土壤改良(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诉求。
针对这些诉求,通过学习、引进北美农业模式,中化农业因地制宜在内蒙古投资建设了4座大型技术服务中心,MAP正蓝旗中心是其中的第一座,也是全国首创。阿鲁科尔沁旗、达拉特旗、兴和县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建成。建成后,每座中心将为其周边百公里范围内的马铃薯、甜菜、苜蓿草、青贮等大宗经济作物提供专业化的作物营养、植物保护、土壤改良、机械化,以及智慧农业和金融服务。
社会化服务才能实现专业化分工,进而推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升级。汤可攀介绍,中化农业的MAP技术服务核心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作物营养,围绕目标客户的具体地块,根据土壤类型、营养水平,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定制化的全程作物营养方案,其中营养元素大数据模型、中微量元素应用机理与添加工艺等都是核心技术;二是植物保护,MAP正蓝旗技术服务中心正在探索符合我国农药管理规范的“植保方案设计+服务站预混+配送+施用”的全程植保服务模式,以提高植保效果和效率,减少农户的负担和对环境的破坏;三是土壤改良,依托北方牧区的原料优势和中化农业先进的有机肥膜发酵技术,与当地政府、企业推动有机肥环保项目落地,以实现有机质大规模还田,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并最终实现减肥、减药,降低农户投入,提高农场效益;四是机械化服务方面,整合农机资源,引进关键环节先进农机,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中化农业在大宗原料供应方面、物流资源调配方面的优势也得以发挥,为各MAP中心提供全面的供应保障。所以,综合来说中化农业MAP的线下业务就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核心技术+供应链”的全面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