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曾衍德: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返回列表
查看: 758|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曾衍德: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261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3-10 09: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
  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以非凡的意志、超常的举措,打响了我国减贫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中,产业扶贫作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的扶贫举措,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11.jpg
  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把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带动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图为在万良镇大型人参加工厂内,务工群众正在晾晒人参。(抚松县扶贫办供图)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首个一批,是管长远、管根本的举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产业扶贫指导意见,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政策支持,注重范例推广,强化督促考核,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联贫带贫机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是发展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扶贫产业
  组织中西部22个省份和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扶贫产业基地30多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许多贫困乡村实现了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涌现出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区青稞牦牛等一批特色品牌。
  二是培育了一批联贫带贫的新型主体
  在项目资金、示范评定、融资贷款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支持贫困县累计培育各类企业6.76万家、组建农民合作社71.9万家、发展家庭农场超过26万家,主导产业基本都实现了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将贫困因素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的测算分配因素,支持贫困地区创建扶贫产业园2100多个、农业产业强镇21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770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逐步显现。
  三是打造了一支进村入户的帮扶队伍
  动员全国4400多个农业科技单位、15000多名专家投身产业扶贫,指导832个贫困县组建4100多个技术专家组、招募4000多名特聘农技员、选聘26万名产业指导员,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超过130万人,形成了县有专家指导、村有能人带动的帮扶格局。2020年,落实中央挂牌督战要求,专门为当年52个未摘帽县的267个特色产业逐一组建产业技术顾问团队,加大倾斜支持,确保如期完成了产业扶贫目标任务。
  四是构建了一套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
  中央和各地围绕财政投入、金融信贷、特色保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大、精准度高、操作性强的产业支持政策,真金白银地投。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都加大产业扶贫投入,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40%,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放贷6800多亿元,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扩大到20个省份,解决了长期以来产业发展缺资金和投入“小而散”的问题。
  五是形成了一系列产业带贫增收的长效机制
  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基础的带贫模式不断创新,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就地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72%的贫困户与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建立了紧密型的利益联结关系。四川苍溪“四保四分红”、河北滦平“一地生四金”等带贫模式在全国广泛推广,“富老板不富老乡”问题在产业扶贫中得到了较好解决。
22.jpg
  湖北省罗田县大力发展甜柿特色水果生产,全国唯一不脱涩即可鲜食的珍品甜柿走俏市场。(华仁摄)
33.jpg
  贵州省安顺是紫云县火花镇大力发展高山葡萄,甜了农民的笑日子。
  通过前几年的产业扶贫,产业帮扶政策已覆盖超过98%的贫困户,参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脱贫户分别达到了1158万户、935万户和168万户,脱贫劳动力在本县内乡村企业、扶贫车间务工的超过1300万人,占务工总人数近一半,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脱贫群众基本都参与到产业扶贫之中。在产业扶贫的有力支撑下,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长29.2%。各地扶贫产业快速发展,不仅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脱贫地区提供了平台载体,也加快推动了交通、物流、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还有效激发了群众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用勤劳双手改变生活的内生动力,这些都将成为今后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最直接的衔接点,不仅支撑巩固脱贫成果,也支撑乡村全面振兴。脱贫地区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总体还处在培育成长期,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需要长期培育和支持。
44.jpg
  四川省青川县大力发展袋料黑木耳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图为楼子乡燕子村袋料黑木耳种植基地。
55.jpg
  陕西省白河县通过扶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新兴经营主体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逐步实现脱贫。图为富涛家庭农场带动群众发展肉鸡养殖。李亚摄
  农业农村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稳定并加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举措,着力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由快速覆盖向长期培育转变,由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向脱贫地区全域覆盖、全体受益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条拓展转变,进一步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弱项,提升主导产业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为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一是编制实施产业规划,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印发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组织脱贫地区制定“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每县确定2~3个主导产业作为支持重点,围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全产业链开发等谋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将特色主导产业培育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是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稳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推动专项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主要支持产业发展,逐年提高资金占比,重点用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销售、人才培训等薄弱环节。稳定并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鼓励各地继续实施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业领域信贷投放。支持各地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
  三是强化产销对接服务,构建农产品营销长效机制
继续把农产品销售服务作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支持脱贫地区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支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加快建设田头市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脱贫地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加大营销合作社、经销商、经纪人等专业化营销人才培养。
  四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产业联农带农能力
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动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在“育主体”和“带农户”两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推动各地从资金项目、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等方面加大扶持,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东部地区企业到脱贫地区投资兴业。将扶持政策与联农带农效果挂钩,推动各类主体与脱贫户、小农户紧密联结。
  五是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强化产业技术人才支撑
把科技人才作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继续组织全国农业科技单位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开展产业帮扶,稳定产业技术专家组队伍,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产业技术顾问制度,加大农技推广特聘计划实施力度,健全脱贫县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快产业发展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脱贫地区打造一支不走的科技帮扶队伍。(来源:《中国扶贫》)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24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