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四川新闻联播》报道了四川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猪产肉性状的遗传和营养调控基础”项目荣获2023年度四川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新闻。研究猪为啥能获得全省科技领域最高奖项?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 四川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2%,生猪出栏量长期居全国第一位。仅今年一季度,全省生猪出栏量就达到了1578万头。我省养猪历史超过了5000年,拥有成华猪、青峪猪、内江猪等7个地方猪品种。 然而,咱们虽然有这些本土猪种,但养殖数量最多的却是杜洛克猪、大白猪等外国猪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本土猪种有其显着的劣势——生长缓慢。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博士龙科任告诉我们,四川本土生猪品种大多是脂肪型生猪,养殖1年到1年半才能长到300斤左右,较长的生长期决定了它的生产周期更长、养殖成本更高。而常见的进口猪则属于瘦肉型生猪,瘦肉率高,生长速度也更快,一般7到8个月就可以长到300斤,其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 虽然是市场的选择,但这样也埋下不小的隐患:一旦外种猪种源被国外“卡脖子”,国内生猪市场将遭受巨大冲击。有资料显示,在外国猪的冲击下,我国的90多个地方猪种中,有37个已经被列为遗传资源濒危品种,其中有8个已经灭绝。 要改变生猪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现实,就得培育我们自己的新品种。近年来,四川在新猪种的培育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目前,已经有“川乡黑猪”和“天府黑猪”等新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川猪的振兴之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而四川农业大学的这项研究更是为川猪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它厘清了生猪产肉表型形成背后的基因理论基础。农业专家在培育新品种时,就能清晰地知道需要改变哪些基因,通过有目的地选择基因,就能将本土猪种和外国猪种的优点结合起来,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把生猪产业发展的“芯片”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来源:四川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