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新中国成立70年,数说农业农村巨变(全文)
返回列表
查看: 2274|回复: 0
收起左侧

新中国成立70年,数说农业农村巨变(全文)

[复制链接]

7189

主题

7194

帖子

2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4347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1-19 16: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国粮 于 2019-11-19 16:30 编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农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巨大贡献。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农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农业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充足、越来越丰富,为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提供了充分保障。
  粮食综合生产力跨越式增长
1.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用全球9%左右的耕地养活全球20%的人口,粮食生产实现多级跨越。1949-2018年,全国粮食生产总量从2264多亿斤提高到13158亿斤,增长了4.8倍。其中,2004-2015年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二连增”,2015年以来连续4年站上13000亿斤台阶。同时,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2018年达到每人每年472公斤,较1949年翻了一番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粮食产量已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不仅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跨越,也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经济作物供应能力显著提高
2.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作物供给能力大幅提高。2018年,全国棉花总产达610万吨,油料总产达3433万吨,糖料总产达11937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2.7倍、12.4倍、41.1倍;水果、蔬菜产量稳步增长,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水果总产量达2.57亿吨,较1949年增长213.1倍;蔬菜总产量也增至7.03亿吨,较1995年增长了4.46亿吨。同时,全国棉花、油料、糖料的人均占有量分别由1949年的0.8公斤、4.7公斤、5.2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4.4公斤、24.7公斤、85.6公斤;水果人均占有量增长更加显著,到2018年达184.1公斤。
  肉、蛋、奶市场供给逐渐充足
4.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5.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肉类总产才220万吨,禽蛋和牛奶产量更少,均不足100万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5年国家放开猪肉、蛋、牛奶等畜产品价格后,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肉蛋奶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截至2018年,肉类总量增加到8625万吨,蛋类产量增至3128万吨,牛奶增加到3075万吨,分别较1949年增长38.2倍、68.8倍、152.7倍,较1978年增长9.1倍、5.7倍、33.8倍。2018年,我国肉蛋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61.8公斤、22.4公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水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6.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特别是1985年之后,我国渔业生产全面高速发展,从1989年起稳居世界首位,城乡居民“吃鱼难”的问题得到解决。截至2018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6458万吨,较1949年增长142.5倍,年均增长7.6%。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由1949年的0.8公斤增长到2018年的46.4公斤,增长了57倍,人民膳食结构有效改善。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长期保持粮食种植为主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品种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
  农产品生产结构逐步优化
7.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3579.53亿元,较1952年增长245.4倍。农林牧渔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总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85.89%下降到2018年的54.11%;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则以年均10%以上高速增长,截至2018年林牧渔产值所占总比重由1952年的14.11%上升到40.73%。经过70年的逐步发展和持续调整,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结构已经形成。
  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益优化
8.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市场机制的带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加快发展。全国已经形成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产业带,小麦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和江苏等省,2018年5省小麦产量合计占全国的79%;玉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等省(区),2018年7省(区)玉米产量合计占全国的70%;棉花则形成了新疆棉花产业带,2018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84%。畜牧业生产也向区域化集中发展,2018年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新疆、宁夏等7个主产省(区)牛奶产量占全国的71%以上;2018年四川、湖南等13个生猪主产省(区)猪肉产量已占到全国的78%。
  农产品品种及品质结构升级
9.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70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主要农产品反季节供应能力、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得到优化。201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改革开放初增加31.3个百分点,实现蔬菜周年供应,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每天上报价格的蔬菜品种达三十多个,我国北方居民也实现了从只能储存白菜、土豆、萝卜“老三样”过冬,到新鲜菜品全年任意选择的跨越。同时,农产品品质迅速提升,2018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7.5%,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也达12.2万个。
  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和兴建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业发展基础越来越稳固。
  机械化耕种水平大幅提升
10.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11.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12.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数量分别较1949年增长19.1万倍和15.8万倍;农机总动力达到10.04亿千瓦,比1949年增长1.24万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增至69.1%,比1978年提高了49.44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
  农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13.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排水条件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在耕地总面积中占比就超过50%。到2018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2.99亿亩增加到10.24亿亩,增长了2.4倍,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42亿亩。同时,我国采取水利、农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集中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至2018年,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6.4亿亩,约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30%。
  农业设施化水平明显提高
14.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设施农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蓬勃发展,设施农业技术逐渐成熟,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和技术指导,我国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及时空分布的改变起到重要作用。2001-2018年,温室面积从60.77万公顷增至196.37万公顷,增长了2.2倍。
  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征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新中国成立70年中,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着眼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改革试验区发挥出了改革“先行军”的重要作用
15.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农村改革试验区是根据1987年中央5号文件精神建立的,是中央推进农村改革试点试验的综合平台。上世纪末,全国近30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围绕20多个试验主题开展了试点试验,取得丰硕的改革试验成果。2009年中央启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共设立了58个农村试验区,截至2018年底,先后承担了226批次试验任务,共有144项试验成果在省部级以上政策文件制定或法律法规修订中得到运用体现,试验区以点带面的作用成效明显。
  农村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16.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农村农业经营模式变化,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39亿亩,较1994年增长了近60倍。
  农业生产托管实现服务型规模经营
17.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探索推进服务规模化经营,形成了农业生产托管等直接服务农户和农业生产的有效形式,向农民提供自种、流转之外的第三种全新选择,能更好的适应小农户灵活就业和弹性作业情况,具有农业生产成本低、风险低的优势,是当前我国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为13.84亿亩次,比上年增加52.72%。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数量达到37万个,比上年增加18.4%。接受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对象数为4630.17万个(户),比上年增加23.33%,其中小农户数为4194.37万户,占服务对象总数的90.5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18.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我国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1.1万家。截至2018年底,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门家庭农场名录的家庭农场近60万家;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逐步建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9.2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7.3万个。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19.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为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我国从2014年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开始,先后开展了四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共确定15个省、89个地市、442个县为中央试点单位,加上地方自主确定的省级试点单位,各级试点单位已经覆盖到全国80%左右的县。截至2019年7月底,全国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的村已有59.2万个;截至2018年底,超过15万个村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认集体成员3亿多人,累计向农民股金分红3738.7亿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初显成效。
  农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产品贸易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市场对外全面开放。
  农产品贸易规模快速增长
20.jpg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极其有限,农业对外开放基本上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农产品贸易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2-2018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从306.2亿美元增长至2177.1亿美元,增长了约6.1倍,年均增速达14.0%;进口额由124.7亿美元增至1372.6亿美元,增长了约10.0倍,年均增速达17.3%;出口额则由181.5亿美元增至804.5亿美元,增长了约3.4倍,年均增速达10.4%。
  农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21.jpg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农业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融合程度的加深以及出口能力的增强,农产品贸易结构越来越符合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额持续上升,包括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截至2018年,蔬菜、水果和水产品三者相关产品出口额占同期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5.84%提高到55.74%。
  农产品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
22.jpg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2002年,我国对亚洲市场的出口额为131.3亿美元,占当年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2.3%,其中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三个市场占一半以上。近年来,通过加强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沟通交流,促进了相互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我国在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方面取得一定效果。截至2018年,亚洲市场出口份额下降到64.5%,而对欧洲、美洲、非洲市场的出口份额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基本生活状况、促进农村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逐渐完备
23.jpg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通讯设施从无到有,逐渐增加。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截至2010年,我国实现行政村100%“村村通电话”。目前,已经发展到了村村通4G、村村通光纤,我国累计支持超过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及农村和边远地区3.7万个4G基站建设,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同时,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底,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较2005年提升2.03亿,年均增速达22.7%;互联网普及率为38.4%,较2005年提高36.1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信息化不断深入
25.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2013年以来,先后在9个省(区)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征集、发布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2017年启动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2018年成功发射了首颗农业高分卫星,为农业监测安上了“天眼”。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养殖业等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在轮作休耕监管、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农机精准作业、无人机飞防、精准饲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机载北斗定位系统对收割机进行定位,为实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机收率达到95.5%提供信息化保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信息化监测面积累计超过1.5亿亩,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增强
24.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我国已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至国家战略,“互联网+”现代农业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12316”和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加快搭建多层次“互联网+”现代农业服务平台,促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更便捷普惠。目前,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已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全国“12316”语音平台日均接受咨询约2.4万个,服务用户共1000多万人,坐席专家超过17000人,能够及时满足农民信息需求,从而推动公共信息服务向农村覆盖、信息化成果向农民惠及。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则从2014年启动试点后,在每个行政村建设益农信息社,截至2019年8月底,全国共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29万个,培训信息员62.5万人次,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7112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2.22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78亿元。
  农村电商市场迅猛发展
26.jpg
数据来源:商务部
  近年来,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农村网络零售额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60%,约是全国网络零售额增速的两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持续高于农村网络零售额。2018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305亿元,增速高于农村网络零售额3.4个百分点;农村网络零售额13679.4亿元,增速高于全国网络零售额6.5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升级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应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有效释放,加之我国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催生诸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的经营模式。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27.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自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依靠农村改革、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科技创新发展的带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9399家,从业人员达1287万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9万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润总额10090多亿元,同比增长5.3%。
  农村创新创业热潮不断涌现
28.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到2018年国家财政对农林水投入21085.59亿元,较2007年增加5.2倍。同时,农村“双创”蓬勃发展,农业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企业管理者奔赴广阔农村创业致富。2018年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到780万人,比2015年增加330万人,比2017年增长5.4%,其中农民工占70%,农民由原来的“孔雀东南飞”向“春暖燕归巢”转变;全国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突破2000万,其中高素质农民超过1500万名。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双创”主体群不断壮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模壮大
29.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0亿人,较2008年增长约5倍;营业收入超过了8000亿元,较2008年增长约13倍;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共38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10个。
  农民生活水平实现飞跃性提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消费水平显著提升,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生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农村居民收支水平明显提高
30.jpg
31.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极低,194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44元,1954年人均消费支出也只有59.6元。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到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元,较1949年增长331.2倍,较1978年增长108.4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2124元,较1954年增长202.4倍,较1978年增长103.5倍;其中1978-2018年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速均超过1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32.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3.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收入较快增长,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截至2018年降到30.1%,较1957年下降了35.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生活实现从贫困到相对富裕的历史性跨越。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下跌至50%以下,标志着我国农村总体进入小康生活水平,2012年继续下跌至39.3%,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相对富裕的水平,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吃穿住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比例由1980年的88.0%降到2018年的57.4%,下降30.6个百分点,而出行、教育、医疗、娱乐、生活服务等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大幅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住生存型消费向包含出行、教育等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家庭消费品也升级换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实现跨越式增长,电视、电话、电脑、汽车及其他家电实现从奢侈品到生活必需品的转变。到2018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16.6台、移动电话257部、计算机26.9台、汽车22.3辆、冰箱95.9台、空调65.2台。
  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大幅改善
34.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范围内农村居住条件极其简陋,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8年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47.3平方米,扩大了4.8倍。农村新建住房质量和安全性也稳步提高,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等质量较好的住房占比大幅上升。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35.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按照2010年标准,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有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大力推进,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到201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截至2018年,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到1660万人,较1978年累计减少7.5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灭绝对贫困,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70年前,我国农村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通过70年的奋斗,中国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全国绝大部分村庄实现通公路、通电话、通宽带,居住环境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垃圾、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日益干净整洁。
  农村通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36.jpg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路总里程显著增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从1978年的58.6万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404万公里,增加了近6倍;通达深度也不断增加,2018年全国农村地区有99.47%的建制村通硬化路,96.5%的建制村通客车。
  农村人居环境日益美好
37.jpg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为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农村饮用水安全得到提升,截至2016年,已有47.7%的农户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农村生活垃圾和乱排乱放污水现象也得到治理,到2019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的行政村占80%以上,农户生活污水处理比例近30%。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幅提高
38.jpg
数据来源: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不断发展,相应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家书屋、图书室和卫生室数量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个,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超过11亿册;全国54.2万个行政村共设62.2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人员达144.1万人。
  农村社会保障更加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保障比较齐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养老、社会医疗和社会低保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39.jpg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为满足农村居民养老需求,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形成与发展,分别经历1992年“老农保”、2009年“新农保”、2014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不同阶段。自2009年推行新农保以来,大量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在2010年参保人数达10276.8万人,2011年同比增加2倍多。2014年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18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52392万人;同时,针对农村居民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也不断调整,从过去每人55元/月提高到2015年的70元/月,2018年又提高到88元/月。
  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与日俱增
40.jpg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问题突出。经过70年的探索,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1955年初步建立之后,几经兴衰,终于创造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道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2003年我国开始试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参合率为96%,2013年几近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运行,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目前我国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超过13亿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41.jpg
数据来源:民政部、国家统计局
42.jpg
数据来源:民政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1992年,我国开始在少数省(市)的农村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到2007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村低保对象为3566.3万人,农村低保月平均标准为70元/人,共投入保障金为109.1亿元,低保人数与保障金比2000年增长10.9倍、28.9倍。经过数年的发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覆盖范围逐步完善,截至2018年底,农村低保月平均标准达到402.8元/人,共投入保障金1056.9亿元,较2007年增长4.8倍、8.7倍,年均增速为19.1%、25.5%,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效力进一步增强,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反贫困作用,使得2018年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降至3519.1万人,较2013年减少1868.9万人。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供稿
国粮智谷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8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