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雷健坤: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把握好“三个坚持”
返回列表
查看: 146|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雷健坤: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把握好“三个坚持”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8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85270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10-26 08: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雷健坤(中共山西省阳泉市委书记)

  01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强调“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昭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推动党的领导体系贯通联动。
  党的领导贯穿国家和社会各领域、各部门,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强大政治牵引和政治整合力量,能够促进各项具体机制实现联动配合、整体发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基层治理也就有了“主心骨”。在基层治理中,市级党委要发挥“总指挥部”作用,总揽市域全局,明确目标任务,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调度资源,优化治理系统;县区党委要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对市委部署安排的落实,蹚出具有县域特色、高效有力的治理路径;乡镇(街道)党(工)委要发挥“前线指挥所”作用,全面加强基层政权能力建设,增强行政执行能力、为民服务能力、议事协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平安建设能力,更好实现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村(社区)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增强组织动员能力,优化服务格局,规范财务管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今年以来,阳泉市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将中央、省委部署要求与阳泉实际紧密结合,出台“5+5”系列文件,健全完善党组织“四级联动”领导体系,跟进建立调度指导、领导包联、督导考评等推进机制,形成了市县乡村联动贯通大抓基层治理的系统势能。
  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延伸覆盖。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向基层有效延伸覆盖,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阳泉市作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持续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架构”,构建了“四联四共”党建联盟机制,推进驻地单位与街道社区常态化联建共建;以大联动、微治理为特色,创新开展“微网格”建设,形成“格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体系,在疫情防控、风险隐患排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基层治理服务半径由“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米”的迭代。阳泉市还积极开展“联村党委”功能拓展试点工作,产业合作、文化联创、治理协同、村社企联建等经验逐步成熟,形成了“组织联建、工作联抓、资源联享、力量联强”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推动实现协同治理、抱团发展、共同富裕,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推动党建阵地功能外延拓展。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党的组织要实现有形有效覆盖,必须积极拓展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各项工作中的引领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培育扶持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让基层治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焕发出新的活力。阳泉市高标准建设市级“两新”组织党建中心,创新实施“五制五化”运行机制,打造集教育培训、政策咨询、党群服务、团建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孵化服务平台。同时,在人口集中小区延伸设立党群服务站点,打造快递员之家等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站),有力促进了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02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法治思维
  依法治理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也对“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基层治理必须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努力推动基层治理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权。
  地方立法工作是推进经济社会稳步向好的重要保障,要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权,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对改革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后,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地级市地方立法权,目的在于充分释放地方立法针对性强、具体明确和便于操作执行的特点,提高立法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全面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多维度推进民主法治新进程。阳泉市是我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也是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智能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阳泉市在发展中面临着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进城人口增长较快、城镇容积有限与人车密集、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基层村社力量不足等诸多亟待破解的矛盾。阳泉市紧紧围绕市域基层治理和民生关注热点,坚持体系化联动、碎片化整合、精细化破题,先后出台涉及道路交通、污染防治、红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法规,突出特色,靶向发力,以“小切口”促进“大治理”。
  精细精准明晰基层权责。
  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必须围绕基层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建设,明确基层治理的主体结构、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和功能定位,实现基层政权权责关系与治理能力结构相匹配,把与基层工作和基层社会服务密切相关的权力下放到基层,把不属于基层的责任和任务剔除出去。今年以来,阳泉市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通过梳理市县乡村四级“制度清单”,新建、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全面延伸法治化治理触角。同时,积极推进为基层减负工作,减少取消与社区无关的考核评比事项,明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让基层回归服务自治本位,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
  从小从快源头化解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支撑。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运用法治精神审视基层社会治理、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基层社会治理、运用法治方式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打出依法治理“组合拳”,努力使循法而行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近年来,阳泉市深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持续加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设,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落实,实现一居(村)一律师,运用法治方式、法律手段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特别是探索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色”分级预警处置机制、“一站式”多元解纷和分调裁审机制等经验,获得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山西省委林武书记批示,推动基层治理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同时,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形成了一批自治组织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基层组织运行规范的示范样板,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积极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全面夯实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03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深刻表明,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走向富强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保持卓越和永葆活力的基因密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作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十分重视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强调“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抓手”“鼓励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基层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以回应基层关切为源头,以紧贴基层实践为路径,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根据时与势的变化聚焦聚力改革创新,积极破解制约基层治理的顽瘴固疾,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实质上是一个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着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将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查找问题补短板,解决问题强弱项,着力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基层治理成效,切实打通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堵点、痛点、难点,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日趋精细,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层基础。例如,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人才缺项目缺资金、影响群众增收致富的问题,阳泉市出台“1+4”系列政策文件,设立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开设农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长训班,开展乡村两级书记抓集体经济“大比武”、百名人才进百村等活动,多措并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和发展增速取得良好成效。
  始终坚持系统观念。
  基层治理是一项繁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任何一个主体力量都无法独立完成,需要依靠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总体效应、增强整体合力、取得总体效果。但在基层实践中,各部门各单位往往把落实本系统的工作目标作为首要任务,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问题,导致上头“政策冲突”、下头“左右为难”,其根本原因还是基层治理工作中系统性整体性谋划推动不够、凝聚工作合力路径不畅。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共建”“共治”“共享”分别反映了依靠谁、怎么办、为了谁的问题,是推进基层治理系统化的具体抓手。近年来,阳泉市聚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大脑”,对全市上云系统数据库资源进行统一控制管理,逐步构建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应急体系,建设智慧社区综合平台,实现城区、矿区、郊区智慧社区全覆盖,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系统化集成化水平。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基层治理成效最终体现在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坚持结果导向作为保证党和政府立信于民、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必然要求,就是要看我们改革发展的最终成果是不是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人民的认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以群众需求为目标,听民声、接民诉、解民忧、化民怨、帮民困、顺民意,了解和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落实和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难,构建科学有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基层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以化解矛盾纠纷、信访问题为抓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规律特点,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相关单位联动机制,将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网格,有效拓展矛盾调处覆盖面,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近年来,阳泉市常态化推进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聚焦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物业管理问题,加快物业管理立法步伐,成立市县两级物业行业党委,引深开展社区、物业企业党建联建和红色物业创建等工作,积极搭建居民、物业、社区三方议事协商平台,积极回应居民需求,改进提升服务质量,有效增强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来源:《国家治理》周刊2022年10月上《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把握好“三个坚持”》)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2951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