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聚焦: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
返回列表
查看: 100|回复: 0
收起左侧

聚焦: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31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2-3 1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以实际行动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推动吸收外资继续实现量增质提,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是2月2日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释放的信息,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恢复和扩大消费

五大举措有力稳住消费市场

过去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在这一揽子政策中,消费促进工作一直是一项重要内容。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细化政策的基础上,出台具体举措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使得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万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会上表示,过去一年,商务部通过五方面举措,有力稳住了消费市场。

一是着力提振大宗消费。汽车、家电、餐饮、家居被称为消费市场的“四大金刚”,这四大类消费占社零总额的1/4左右。汽车方面,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成效显著。去年下半年,汽车销量止跌回升,正增长10.7%,全年新车销量2686.4万辆,同比增长2.1%,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最为亮眼,内销增长近1倍,渗透率达25.6%,提前3年实现了国家规划目标。此外,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绿色建材下乡。餐饮业方面,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推动餐饮消费恢复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新型消费。通过对电商、绿色消费、冰雪消费等领域采取的针对性举措,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营造了消费新场景。其中,直播电商全年累计直播场次、累计观看人次、直播商品数量、活跃主播人数均比2021年成倍增长。

三是升级消费平台载体。城市方面,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举办首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论坛,推广首批四方面14条典型经验做法。突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保障作用,发挥智慧商店、智慧商圈平台作用。同时,实施县域商业建设三年行动,改善优化县域消费渠道,全年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零总额的比重稳步提升。

四是丰富消费促进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成功举办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等一系列重大展会,有力增加了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此外,组织开展了国际消费季、全国消费促进月、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家电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一系列活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促消费活动,共同活跃消费氛围。

五是保障百姓基本生活消费。过去一年疫情多点散发,商务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多方帮一方”生活必需品跨地区联保联供机制,加大货源组织与调运支援力度。建立市场“红绿灯”响应机制,生活必需品一旦短缺,及时跟进。组织投放了10批次共计14万余吨中央储备肉,有力保障了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群众的消费需求。

今年是疫情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消费市场火热。根据商务部监测,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6.8%。

三大着力点促消费

“党的二十大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对消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消费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徐兴锋表示,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延续好春节期间消费呈现的良好势头,立足一季度、着眼全年,加强工作统筹谋划,主要工作着力点为三个方面:

一是继续强化政策引领。对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保证政策落实落地落到位。根据今年新形势,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把政策的成效发挥到最大。

二是谋划重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商务部将今年确立为“2023消费提振年”,以此为主线,统筹开展全国性消费促进活动,通过省市联动、各地区互动、各相关协会积极配合,兴商聚市,形成一波接一波的消费热潮。

三是继续优化平台载体,持续发力。城市方面,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扩大智慧商店、智慧商圈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给大家带来的生活便利性,多渠道增加优质供给。同时,全力加强县域商业建设。

多措并举扩大汽车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汽车消费作为“四大金刚”之首,政策支持是一贯的。徐兴锋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着眼全产业链,突出关键点,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稳定新车消费。国家出台文件提出,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比如有些地方还有限购措施。此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把新车消费增量稳住。

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

三是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商务部将加快建设完善全国性的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让车辆信息更加透明,目的就是让百姓买二手车就像买新车一样放心。通过二手车盘活3.19亿辆汽车存量市场,促进汽车梯次消费。

四是畅通汽车报废更新。修订完善机动车报废管理规定,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通过政策激励、举措落实,让汽车消费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从而发挥它对整个消费的拉动和带动作用。”徐兴锋说。

力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外贸有新高度新动能新贡献

2022年,中国外贸受到多重因素冲击,是发展极其艰难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通力协作,广大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外贸经受住了各种风险考验,表现超出预期,圆满实现了保稳提质的目标。”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发布会上说,“总体上看,2022年中国外贸有三大精彩表现,即站上了新高度,释放了新动能,作出了新贡献。”

关于新高度,是2022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42万亿元,突破40万亿元大关。这是在2021年超高基数之上实现的新突破。在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高,其中出口占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达60.8%。多双边经贸合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对RCEP贸易伙伴的出口同比增长17.5%,高于整体增速7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32.9%,比2021年进一步提升3.2个百分点。

关于新动能,去年,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出口为代表的“新三样”,体现了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2022年,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31.8%,光伏产品增长67.8%,锂电池增长86.7%。同时,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进出口规模超过3万亿元,占外贸的比重超过7%。

关于新贡献,从国内看,外贸为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17.1%,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比2021年增加3.1万家,有力促进中国稳岗就业。从国际看,在全球经贸环境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生产,稳定出口,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同时积极扩大进口,全年进口规模高达2.7万亿美元,为全球经贸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持续提高外贸综合竞争力

“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显著放缓,国际供应链格局也在加速重构,外贸发展环境极其严峻。2023年,我们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要稳定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李兴乾强调,把尊重和激发贸易主体的创造力摆在突出位置。岁末年初之际,通过修改《对外贸易法》,取消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赋予了所有市场主体外贸经营权,这是中国外贸经营管理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

“推进高水平开放,要让做外贸更简单、更便利、更有获得感。”李兴乾表示,为此,在新的一年,商务部将精心服务好外贸企业主体,优化出台新的贸易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解决问题,持续提高外贸综合竞争力。重点落实好四项举措:一是强化贸易促进。密切供应商和采购商对接,稳住出口贸易。要全面恢复举办广交会等一系列国内出口展会线下展。同时,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各类专业展,从而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二是合理扩大进口。要密切同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各国优质产品进口,从而稳定全球贸易供应链。三是深化贸易创新。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稳定外贸产业基础。要持续优化外贸产业结构,在做强一般贸易的同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升级发展。

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李兴乾表示,去年四季度,商务部等6部门专门出台了畅通外贸企业抓订单渠道的政策举措,各地积极支持外贸企业抱团出海,中国企业亮相展会、拜访客户、寻找商机,外贸圈明显活跃起来。

“进入2023年,中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这是一个重要变化。”李兴乾表示,商务部已经明确,把强化贸易促进、密切供采对接摆在优先位置来抓,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今年要面向外贸企业办好四件事:

一是恢复实体展。落实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国内贸易展会全面恢复线下展,要办好进博会、广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一系列重点展会。

二是用好新业态。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挖掘贸易潜力,带动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

三是发掘新需求。发挥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的作用,协助各地方组织企业到境外去开展贸易合作。要加强国际细分市场研究,及时共享各国市场的供求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外贸订单。

四是支持企业“走出去”。为外贸企业跨境商务往来提供更多便利,支持企业以各种方式推介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境外办展规模。

促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

吸引外资亮点纷呈

2022年,中国吸收外资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包括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等。商务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各部门、各地区扎实推进外资工作,实现吸收外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总结了2022年中国吸收外资呈现的五方面特点:

一是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2021年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2022年吸收外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际使用外资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以美元计达到了1891.3亿美元,增长8%,引资规模依然保持了世界前列。

二是制造业引资大幅提升。实际使用外资3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尤其是得益于外资准入限制的全面放开,汽车制造业引资大幅增长263.8%。此外,计算机通信制造、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67.3%和57.9%。

三是高技术产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449.5亿元人民币,增长28.3%,带动吸收外资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引资分别增长49.6%和21.9%。此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领域引资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增幅分别达到了35%和26.4%。

四是主要来源地投资普遍增长。韩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分别增长64.2%、52.9%、40.7%和16.1%。分区域看,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2.2%、17.2%和8.2%。

五是东、中、西部引资全面增长。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4.7%、21.9%和14.1%。东部省份中,江苏省的引进外资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北京引资规模也都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中西部省区中,山西、河南、广西、湖南、陕西分别增长229.6%、119.8%、49.1%、41.3%和33.6%。应该说,中西部地区的引资潜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提升引资质量水平

展望今年外资工作形势,孟华婷坦言,当前,中国吸收外资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各种不利因素仍在发酵。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跨国投资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超大的规模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等构成的引资综合优势在不断强化,广大外国投资者仍有很强的意愿来华投资。我们有信心继续做好今年外资工作,推动吸收外资继续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更好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孟华婷说。

信心源自底气。2022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吸引外资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也为今年外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孟华婷表示,目前,中国吸收外资仍然有很多有利因素: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向好。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近期,多家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经济增长就意味着投资机遇,相关机构近期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外资企业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很有信心。“投资者有信心,这是我们做好外资工作的最大底气。”

二是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分析,超过九成在华外资企业主要是面向中国市场,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中国的动力也会更足。

三是政策叠加效应持续显现。去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方面发布了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了促进制造业引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等一系列专项政策。今年,商务部将全力推动这些政策落地开花,并将根据中央部署再推出一批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外资企业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四是跨境往来更加便利。过去三年,由疫情影响引发的跨境人流、物流受阻,是外商投资遇到的最突出问题。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跨境往来逐步趋于正常化。近期有不少地方纷纷“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相信今年会有更多的外资项目落地中国。

孟华婷表示,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下一步,商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外资工作。

在扩增量方面,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依托重大经贸展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各地“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动更多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在稳存量方面,将继续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加强与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还将完善各级外资企业投诉跨部门协调机制,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让存量外资企业经营好、发展好。

在提质量方面,将抓好一系列外资政策宣贯和实施,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细化配套举措,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9年多来,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有力促进了同共建国家互利共赢,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商务部综合司司长杨涛表示,过去一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迈出了新步伐,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贸易投资较快增长。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高于整体增速11.7个百分点。中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也迈上新台阶,涵盖多个行业,其中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10.5亿元,沿线国家对华实际投资8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17.2%,分别高于整体增速0.5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

二是项目建设扎实有效。全年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718.4亿元,完成营业额5713.1亿元,分别占承包工程总额的51.2%和54.8%。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运营稳步推进,一批“小而美”的农业、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也相继落地。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中欧班列全年开行超过1.6万列,同比增长9%。陆海新通道建设翻开新篇章,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规划实施。这些高质量合作项目有力促进了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蓬勃展开,中国全年与相关国家签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31个,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丝路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的伙伴国已增加到29个。此外,“非洲好物网购节”“买在金砖”等特色电商活动成为合作新亮点。

四是机制平台更加完善。商务部积极发挥多双边经贸机制作用,深化沟通对接,与相关国家新建了12个贸易、投资和服务贸易合作机制。中非合作“九项工程”以及与东盟国家共建的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等重点合作有序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论坛、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等展会论坛成功举办。

杨涛说,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贸易畅通,创新投资合作,提升质量效益,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贡献。(来源:国际商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