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骆小慧
7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总体来看,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其中,夏粮生产经受了去年罕见秋汛、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农资价格上涨等多重考验,在去年高基数上再夺丰收。夏粮产量2948亿斤、增加28.7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15亿斤、增加25.7亿斤,优质专用品种占比38.5%、提高1.2个百分点。早稻及秋粮丰收基础较好。预计早稻面积稳中有增,丰收在望。秋粮面积超过13亿亩,长势总体正常。 一、生产情况 2021年,广东省粮食实现三增,同比分别增0.4%、0.6%、1.0%。粮食产量1279万吨达近9年最高水平,同比增0.87%。其中,早稻播种面积1287.9万亩,同比增1.2%;单产407公斤/亩,同比增2.3%,创22年以来新高(2000年以来);产量524.2万吨,同比增1.1%,创近16年来新高(2006年以来)。在全国有早稻生产的省(区、市)中,广东早稻总产量位列第三。早稻亩均生产成本1408元,同比涨14.4%,种植成本增加,常规稻亩均产值同比降6.8%,杂交稻亩均产值同比涨3.1%,尽管亩均产量有所增加,但亩均效益均由盈转亏。 2022年,广东作为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大省、最大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不高,面临较大考验。1-4月,全省天气晴雨相间、气温升高,早稻整体长势良好;但病虫害等灾害发生程度加重,经防治后尚未有较大损害,局部早稻受灾后大部分恢复长势。5-6月持续低温寡照和局部强降雨等因素影响,广东省部分地区早稻生育期推迟3-7天,多地出现水稻倒伏、水浸现象。6月中旬,正值早稻抢收时节,韶关、清远遭遇强降雨。6月底,台风“暹芭”登陆我省粤西地区,强降雨和台风导致部分地区早稻倒伏水浸,恶劣天气导致早稻收割受阻,给全年粮食生产造成不小的影响。 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省春收粮食(夏粮)面积214.35万亩,产量6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6%、6.2%。其中,由于各地狠抓粮食安全,撂荒耕地复耕现象增加,预计早稻种植面积达1296万亩,同比增8万亩或0.62%,种植品种进一步优化。但据中央气象综合分析预测来看,单产较去年同期减少1.5%以上;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预测,部分产区出现受灾,影响面大,产量同比下降,收割时间有所延后。 为对冲受灾影响,广东便及早谋划部署晚造粮食生产。7月19日,《广东省支持2022年晚造粮食生产12条措施》出台,推动落实“以晚补早”,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2年广东省财政安排83.16亿元,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及时发放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7.34亿元和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5.15亿元,帮助农民应对农资价格上涨压力。统筹资金6亿元支持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等,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二、种植结构情况 据基点县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主要栽种品种为象牙香占、美香占2号、五优308、19香,超40%的丝苗米品牌示范基地选用美香占2号和19香等优质广东丝苗米品种。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象牙香占,占比5.51%;美香占2号、19香分别占比为3.78%、1.57%。 三、加工和贸易情况 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6月数据显示,稻谷收购价保持平稳。今年上半年全省丝苗米品牌示范基地稻谷收购均价为3.79元/公斤,较去年下半年微跌0.9%,稻谷收购价整体平稳运行。 上半年丝苗米加工量整体平稳。丝苗米品牌示范基地的丝苗米和普通籼米加工比例为38:62。其中,全省加工基地丝苗米稻谷平均加工成本6.59元/公斤,丝苗米出厂均价7.92元/公斤;普通籼米稻谷平均加工成本5.28元/公斤,普通籼米出厂均价6.81元/公斤,整体处于正常水平。 省内主要批发市场大米流通量下降。一季度大米流通量先跌后张,二季度恢复正常水平并保持平稳。因大米交易模式逐步转变,大米批发市场入场交易规模总体呈下降趋势。 大米批发价小幅下行。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主要批发市场大米主要来源省外,上半年主要批发市场大米均价4.68元/公斤,同比降1.06%。其中籼米批发均价4.62元/公斤,同比降1.07%;粳米批发均价4.99元/公斤,同比降0.99%。 四、收购情况 1.收购进度慢于往年。2022年早稻上市时间较去年推迟10天左右,收购进度略慢于去年。截至7月31日,全省累计收购新早籼稻15.6万吨,同比减10.6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7.7万吨,同比减7.4万吨。 2.收购价格高于去年。受202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的政策导向作用以及种植成本提高等方面因素影响,今年广东省早稻开秤价为1.41元/斤,比去年同期涨2.92%。 3.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助力农民增收。今年早稻收购价格高开后逐渐趋稳,优质稻涨幅明显高于普通稻,收购呈现的“优质优价”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种植结构调整,提高优质稻种植比例。以广东省水稻主产区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为例,通过早稻种植合作社与高校合作,改种优质稻,通过改进施肥和灌溉技术、适时早收等一系列措施,实现水稻增产增收。以优质早稻“清香优19香”为例,通过良种推广,其优质丝苗米亩产达1500斤,同比增200-300斤。收购价格比一般优质稻高出0.5元/斤,达到180元/百斤(1.8元/斤)的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亩产达千元以上。 4.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托市收购难以启动。一方面种粮成本和农资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政策提振,国家上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40元/吨,至2480元/吨(1.24元/斤),连续3年调增。但今年新稻上市以来,从截至7月底本中心的采购成交情况来看,普通早籼稻成交价在2800元/吨(1.4元/斤)以上水平运行,远高于最低收购价320元/吨(0.16元/斤)。预计今年广东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性不大,以市场化收购为主。 五、市场供需和价格运行情况及对后市预测 1.广东地方储备大米购销价格同比大跌。上半年,销售大米58763吨,其中国产圆粒早籼米均价3379元/吨,同比跌222.6元/吨。采购大米10.66万吨,各品种均有明显下跌,其中国产圆粒早籼米均价3568.7元/吨,同比跌80.7元/吨。国内大米市场整体走势稳中趋弱。 2.广东大米进口量仍将大幅增长,市场稻米供应充足。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和粮油市场,广东充分发挥紧密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优势,在优化粮油资源调度、实现多元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6月,全国稻米进口358万吨,同比大增40%。其中,一季度,经广东口岸进口稻米119万吨,同比增20%。 3.稻谷品种或呈分化。普通早籼稻仍有一定的收储刚性需求,但占稻谷总量比例同比减少,圆粒早籼稻则仍较受市场主体所青睐,占稻谷总量比例稳定。 4.稻谷市场价格高开稳走后逐渐小幅回调。新早稻零星上市初期价格高开,鉴于其需求较为单一,对储备粮补库刚性需求的依赖较大,价格直接跃至3150元/吨(1.58元/斤)高位。随后维持3000-3100元/吨(1.5-1.55元/斤)左右徘徊。中晚稻等替代粮源供应预期增加,储备单位调整轮换品种结构更具灵活性,将抑制早稻后期行情,因此价格随后呈现小幅回调,但整体价格水平仍稳定在托市价格上方。7月下旬稻谷上市规模逐渐扩大,粮源供应渐增,市场主体前期担忧情绪减弱,收储渐趋谨慎,基于对轮换成本的考量,储备单位对收储粮源品种结构有所调整,因此早籼稻采购价格总体呈量增价跌的趋势,且跌幅有所扩大。7月底均价甚至跌破2800元/吨(1.4元/斤)的开秤价格。受种植成本上涨,多元主体入市较为积极等因素支撑,短期稻价回调幅度有限,但由于极端天气对后期稻谷生长的影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后市不宜过度看空。 六、省级和地方储备粮早稻轮换情况 1.早籼稻购销差价同比逐年收窄。1-7月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早籼三级稻平均采购价为3015元/吨,同比涨3元/吨;平均销售价为2444元/吨,同比涨18元/吨;平均购销价差为571元/吨,同比缩小15元/吨,自2020年购销价差首次缩小至近8年最低水平以来,逐年呈现收窄趋势。其中,圆粒早籼稻购销价差为10元/吨(采购:3021元/吨,销售:2596元/吨),普通早籼稻购销价差为177元/吨(采购:3011元/吨,销售:2419元/吨),因此圆粒稻购销价差大幅低于普通稻达167元/吨,轮换性价比较高,预计今年总体采购比例会有所提升。 2.稻谷收储结构优化调整。1-7月份,经本中心竞价交易轮入的地方储备稻谷38.9万吨,同比增加7.2万吨。早籼稻采购成交量32.6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占稻谷84%,同比降8%;优质稻采购成交量2.5万吨,同比增加0.9万吨,占稻谷6%。中晚籼稻采购成交量3.7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占稻谷10%。 其中,圆粒型早籼三级稻采购量12.1万吨,同比增加1.4万吨,占稻谷31%,同比降3%。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呈现量价齐升的走势,占比结构略有调减,主要是因为早稻总体占比有所下降,但制粉需求仍是今年亮点,圆粒稻价格预期仍将维持强势。普通早籼三级稻采购量20.5万吨,同比增加2.1万吨,占稻谷53%,同比降5%。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呈量增价跌的走势,但占比仍有所减少。 3.早稻购销逐渐回归理性,后市或呈阶段性行情。由于粮源集中上市规模扩大,且省外稻谷主产区普遍量质均好于去年同期,有鉴于前期新麦高开低走的现状,市场主体的担忧情绪减弱,农户售粮积极性大增,稻谷交易折价成交情况明显增加,行情出现高位松动。但因政策市特征维持不变,早稻补库刚需支撑其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后期需关注极端天气对中晚稻生长情况的影响,视乎供需和产情变化稻谷走势或呈阶段性行情。(来源:由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信息部整理和分析,信息源自广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等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