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彭超、温啸宇: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返回列表
查看: 107|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彭超、温啸宇: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72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2-8 0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彭超 温啸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首次赋予乡村建设“和”的内涵要求。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便亲自部署,在浙江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并于2005年在浙江安吉考察期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在充分总结浙江乡村建设重要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目标,赋予乡村兴旺、宜居、美丽、平安、民生、健康、数字等发展内涵。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以贯之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延伸创新,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对新时代新阶段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指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根本遵循,引领我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及水利化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全国新建成1亿多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已完成9亿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耕地灌溉面积增加至10.44亿亩,年平均增速为1.2%,为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稳产夯实基础。水电气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趋于完备,乡村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截至2 0 2 1年末,全面通电、通公路和通电话基本实现,以行政村为单位,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率分别为99.0%、99.9%和94.2%,62.7%的行政村建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截至2 0 2 1年末,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卫生户厕普及率分别达96.3%、47.6%和77.5%,超过95%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5万个村建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设施,目前共有6批8173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庄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深入推进。新时代以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持续发力,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基本完成。现行标准下9 8 9 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覆盖全国的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好的历史性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建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卫生人员超过440万人,保证平均每个村至少拥有一个卫生室,实现街道、社区、乡镇、村屯全覆盖。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制度基本成熟定型,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根据重病、残疾、就学、失业、无业等情况实行分层分类帮扶,2020年,农村分散和集中两类供养五保人数分别为372万和74万,基本实现了病有所医和老有所养。

乡村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健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实现整体优化,推动49.1万个村“两委”班子新老换届,3.6万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完成集中整顿,村党组织书记中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的比例提高23.6%,18.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56.3万名工作队员实现有序轮换,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实现。乡村社会治理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扶贫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乡村志愿队等群众性组织良性发展,农村网格化管理经验和数字化赋能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有效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断增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力宣传弘扬,爱国主义深入人心。截至2021年12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已由50家逐步扩展到500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面向农村地区组织开展多项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广积分制、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等经验,农民精气神进一步提振。移风易俗工作有效开展,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乡村逐步焕发文明新气象。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上提出的重大任务。塑造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乡村文化内涵,打造有良好就业创业环境且保留农味乡韵的宜居乡村,为我国乡村形态良性演化提供了发展建设目标,反映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如何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稳固农业农村基础,有效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实现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乡村居住的数亿人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和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世界上一些国家过度贫富分化,导致社会撕裂和政治极化,教训深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以国内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以稳定农业生产与确保粮食安全,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保障农村生活和就业预期。更重要的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城乡区域结构深刻调整,激发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创造供给,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构建新格局提供基础支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在2 0 2 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了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七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上述工作重点,分别在农业农村领域制定了目标任务,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完成2 0 3 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要求现代农业的竞争力、影响力、掌控力与和美乡村的和谐性、美丽性、富裕性相辅相成,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本质要求在于促进本地化就近就业创业,保障当地农民能够在县域城乡“摩托通勤”的范围内安居乐业。“宜业”的破题点侧重于产业和经济发展支撑,有赖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宜居”需要更多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民自发建设乡村。所以,在阶段性和操作性上,“宜业”应该在“宜居”前。和美乡村的“和”与“美”大致对应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二者共同的本质要求都在于凝聚村庄共识,激发精神力量,提升价值认同,也必须都是建立在村庄能够满足成员基本生存保障的基础之上。“和”是内在属性,“美”是外在表象,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需要将精神文明内化于村庄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诸环节,充分发挥“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客观规律。

农村要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明显改善,但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和较大的投资空间,尤其是在乡村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和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存在显著短板。为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推进。一是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科学划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合理规划村庄农业生产、生态观光、产业发展、日常生活区域,明确村庄布局分类。二是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农村道路桥梁、农田水利、垃圾污水处理、安全住房等基础性、民生性、兜底性建设基本完成,数字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能源设施等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设施不断完善。三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得以全面提升,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融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农村要建设美丽、有生态特色的宜居环境。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已接续开展,但是各地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仍有待缓解,“贪大求洋”“一刀切”“运动式”建设等问题时有发生。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二是生态特色的乡村风貌。农业面源污染得以有效遏制,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得到保护发展,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地域特点得以充分体现,生态服务业迅速发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农村要形成就地就近就业与多元增收的宜业空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能够为农民提供就地就近且相对体面的工作岗位是乡村发展的核心,但是现阶段农村就业机会普遍缺乏、创业成功率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普遍经营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不高、联农带农作用偏弱,农民资本普遍有限且组织化程度不足,县域经济发展受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双重制约。为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需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有效整合并释放农村资源红利,资产运营监管成熟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更加丰富,数字、网络、物流、能源等新业态创新发展,与市场主体形成多元利益联结关系,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二是县域经济大力发展。中心村及其所在县域的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量、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营商环境显著改善,返乡入乡创业园和孵化实训基地有序运营,连接城乡的产业经济链条基本形成。三是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自由流动,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农村要以“和文化”为内涵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孕育在乡土社会的“和文化”蕴涵着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而不同等丰富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和社会结构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衰落、非法宗教活动抬头,各种陈规陋习有沉渣泛起之势。为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需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持续提升。二是家风乡风民风明显改善。农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显著提升,乡村诚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新风正气得到弘扬。三是移风易俗工作有序推进。高价彩礼、不文明婚闹等阶段性问题得到专项治理,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长期性陋习在部分地区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工作部署,也是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的前进方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框定总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共生,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

深入分类推动乡村建设。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大趋势,村庄格局会继续演变分化,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做到规划先行。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划分的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类村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振兴。要鼓励能够聚集更多的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提升类村庄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进一步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区域发展;逐步同城镇融合的融入城镇类村庄要积极融入城市经济圈,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特色保护类村庄应立足对传统村落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利用,积极调整生态产业结构,重视农文旅等生态涵养功能统筹结合;逐渐衰落的搬迁撤并类村庄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村民的财产权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帮扶。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部署,抓好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切实提高改厕质量,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二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区分类推进治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建立健全促进水质改善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三是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统筹县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四是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全面清理私搭乱建,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和庭院整治,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将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一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将农业生产作业转移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上来,把更多的产加销收益留给农民、留在农村。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发展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冷链物流“中间一百米”和快递物流进村“最后一公里”。三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对接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发展,让手机成为“新农具”。四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繁荣乡村文艺创作,将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赋能“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具体实践中,一是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重要举措,持续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二是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完善成员股权的退出进入机制。三是加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健全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功能,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并对“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作出了重要部署。一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二是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制定村规民约,依靠农民群众自发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来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三是善用积分评比激励,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的“面子效应”,以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激发个人荣誉感。四是推动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坚持疏堵结合,尊重历史习俗和地方特色,抓住关键少数,规范健全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机构。

强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走乡村善治之路,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一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选好“带头人”,配出“好班子”,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三是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打造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在农村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农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

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一是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初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地就近吸纳农业农村转移人口。二是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三是要壮大县域经济,承接适宜转移产业,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每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共同构成了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四梁八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切实建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落实保障机制。

强化和美乡村组织领导体系。坚持党对和美乡村建设的领导,建立并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确保和美乡村在正确的轨道上实践、建设和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工作牵头组织机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和美乡村建设的整体谋划、任务分工、综合协调、布点布局、统筹推进、督促检查和综合考核等工作,协调各部门强化政策配套,协同和美乡村建设落地落实。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和美乡村建设规划或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

强化建设规划行动方案衔接。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任务,加强与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数字农业农村规划、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重点领域的规划行动方案的衔接。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实现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相配合,促进与区域经济布局、国土空间体系相衔接。

建立健全评估督导机制。完善和美乡村建设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总结成果经验。建立健全跟踪考核机制,落实常态化监测评估,实现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管理。发挥智库决策咨询作用,开展和美乡村发展水平监测。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手段,实现全方面、多层次评估督导。

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帮扶力度。健全规划、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推动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做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等政策衔接,落实建设用地、用水用电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强化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引导工商资本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事业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同时设置“防火墙”“红绿灯”,防止侵害农村集体产权、侵犯农民利益。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充分借助“两微一端一抖一号”的全媒体宣传平台,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宣传报道。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是乡村建设的“塑形”工程,又是乡村治理的“铸魂”行动,还是乡村振兴的“壮体”项目。一分靠部署,九分靠落实,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城乡发展规律,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为乡村振兴新篇章绘就“和美”图景。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第12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