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6%,2023年元旦期间邮政快递业揽收包裹同比增长15.2%……近日发布的多项数据表明,随着保通保畅措施发力,物流“大动脉”和“微循环”进一步畅通。
2022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通行受阻、物流不畅。有关部门及时对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作出工作部署。一系列硬核举措联合发力,全国物流运行稳定恢复,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保通保畅成果显现
北京某汽车公司依托天津港“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进口汽车配件,从船抵港到运至北京厂区仅需4个小时。
目前,在京津冀,北京、天津、石家庄海关建立京津冀三地通关保通保畅机制,实现257家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名单互认、实验室检测结果互认、通关便利共享,推进京津冀跨境货物贸易一体化监管。
物流运输,一头连着百姓的生活,关系民生保供,一头连着企业的生产,关系经济发展,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数据显示,1月10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1093.2万吨,环比增长0.56%;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728.69万辆,环比增长0.95%;民航保障航班12567班,环比增长5.3%。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投快递包裹超过21.3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0.6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5.2%;投递快递包裹10.7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1.5%。
2023年,随着保通保畅成果持续巩固,行业景气指数将进一步攀升,快递物流业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多举措打通关键堵点
郑州市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农业银行郑州分行积极响应助企纾困政策的号召,针对货车司机量身定制个人普惠金融产品——“运输贷”,全力帮扶货运司机纾困解难。
202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交通运输部创设了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总额度为1000亿元。出台这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助力交通物流业纾困、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2022年6月份开始,这项政策陆续在各个地方落地。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连发数文,多举措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全面取消各地设立的公路、航道、船闸防疫检查点,不再查验货车司乘人员、船舶船员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全面取消货运车辆闭环管理要求,各地不得随意层层加码,限制货运车辆跨区域通行;“一事一协调”保障各类医疗物资运输需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项项具体举措加速落地,保障了货运物流畅通,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关键堵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组织召开重点物流行业企业座谈会,听取头部企业和有关行业协会意见建议,研究物流保通保畅政策措施意见。部署相关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等“国字号”物流平台,全力保障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邮政快递等民生物资,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物资中转、分拨和运输畅通。
这位负责人介绍,按照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我们建立了涉疫地区重点物流企业和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动态监测机制,先后将部分重点省份纳入监测范围。累计监测重点物流企业、重要物流基础设施252个,加强运行情况监测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影响重点物流企业和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平稳运行的问题和困难。
推动现代物流由大到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何辉表示,随着疫情后经济秩序有序回归正轨,物流行业将恢复至正常水平。
菜鸟近日对外发布了2023物流科技的十大趋势。多智能体自主协同技术、智能分拨、无源物联网、下一代智能包装、供应链数字孪生、数字供应链控制塔、交互式AI、无人卡车、地理大模型、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被认为将引领新一年的物流科技趋势。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也是“十四五”时期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效率,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补齐相关细分领域短板,健全“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完善现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积极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
专家分析,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和《“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加快实施,物流服务具有广阔市场,行业未来可期。(来源: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