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一重要论断,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升到新高度,为我国农业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大食物观之“大”,在于目标远大。树立大食物观,首要使命就是确保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多元化、优质化、全面化、均衡化的需求,提高广大民众“舌尖上的安全”和餐桌上的幸福。践行大食物观,就是充分开发利用各种粮食及农业要素资源,增强粮食和食物安全的要素资源基础;改善粮食和食物的供给结构;提高粮食和食物的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国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大食物观之“大”,在于视野广大。树立大食物观,要看得远,看得广,着眼开拓更广阔的未来。践行大食物观,首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耕地资源。同时,要全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发利用要素资源。加大开发“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种要素资源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注重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因地制宜、有声有色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建好“海洋牧场”,发展“林下经济”,扩大“绿色粮库”和“绿色油库”。大食物观之“大”,在于思路宏大。大食物观体现了从传统“小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其基本特征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致力于实现粮食及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致力于实现粮食及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致力于实现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现代化。践行大食物观就是要在建设粮食及农业现代化与保护生态化之间保持均衡化发展,要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面向整个自然生态资源,全方位开发并获取粮食等多种食物资源,推动食物来源多元化发展,以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大食物观之“大”,在于责任重大。各地要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严格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粮食主产区要充分发挥优势,增产优质粮食;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要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面积和总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或稳中有增。要坚持和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市场化收购创造条件,积极完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粮食物流重要节点设施建设。要继续优化本地粮食储备,包括地方储备粮数量充足、品种结构合理、布局结构适宜,以及提高信息化、智能化储粮水平,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要着力强化粮食统计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保障市场供应,确保市场不脱销、不断档,运行平稳和价格稳定。做好这些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容有丝毫懈怠。(来源:2023年第3期《中国粮食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