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斯丽娟:县域经济助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返回列表
查看: 320|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斯丽娟:县域经济助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72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4-3 09: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color=rgba(0, 0, 0, 0.901960784313726)]斯丽娟(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color=rgba(0, 0, 0, 0.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县域经济一方面沟通城乡,为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资源要素双向自由对流提供了“缓冲带”;另一方面也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基点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城乡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优化配置,日益成为盘活全局的关键性因素,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
[color=rgba(0, 0, 0, 0.9)]



发挥县域空间载体优势,集聚城乡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
[color=rgba(0, 0, 0, 0.9)]县域是我国基本的行政地域单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完整空间载体,在社会治理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县域空间载体优势,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增强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互动,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color=rgba(0, 0, 0, 0.9)]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要求,优化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的配置。要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出台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为契机,加强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加强小城镇建设,建立多元融资机制,提高资金投入规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外出人口的就业、养老和医疗问题;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农村居民要素性收入。发挥金融支农和农业保险的风险对冲功能,保障创业人员在来源地和本地的合理权益,促进要素从城镇向乡村流动,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县城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其独特的空间位置,决定其兼具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的载体功能以及集聚农村生产要素的平台功能。因此,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打造成为沟通中心城市与乡村的“卫星县城”。一方面,县城要主动作为,提升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布局与邻近大中城市密切关联的产业和配套企业,积极承接邻近中心城市产业链的梯度转移和延伸,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疏解转移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另一方面,要向农村导入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县域层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color=rgba(0, 0, 0, 0.9)]

发挥县域产业发展优势,形成区域规模化富民产业
[color=rgba(0, 0, 0, 0.9)]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本身的关键要义,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县域要基于不同的发展基础、功能定位、自然条件,尤其注重发掘地域资源禀赋,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构建起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实际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特色明显的规模化产业。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彰显党支部社会治理的枢纽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变革,通过“党支部+基地+农户”“干部进村,包社联户”等模式,增强基层党建对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引领力、社会资源的统筹力。

[color=rgba(0, 0, 0, 0.9)]政策上加强财政投入、小额信贷、人才智力等支持,推进以县域为单位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和生态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克服分散农业的低效率,以工业制造业发展推动富民产业和商业体系升级,以生态产业化激活自然要素的市场属性,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color=rgba(0, 0, 0, 0.9)]要聚焦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县域农业产业化和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传统农产品制造业升级改造,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种(养)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乡村经济新业态。要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和商业体系建设,优化布局工业产业园区,推动中小企业向中心城镇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乡商业系统,降低工业市场交易成本。要推动县域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生态补偿机制,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广生产生活绿色低碳化。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坚持品牌化发展,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引入实力较强的企业,推进市场化运作,打造品牌形象、塑造品牌文化、加强品牌宣传,推动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深度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接更大的消费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进而提高收益率,并带动基础设施、产业环境改善。另外,对于脱贫时间较晚,存在较高返贫风险的县域,要健全防返贫监测和长效机制,优化易地搬迁的后续帮扶。以产业园区建设、以工代赈等方式解决易地搬迁人口和大型安置区的就业问题,持续提高脱贫人口收入水平。
[color=rgba(0, 0, 0, 0.9)]


发挥县域资源统筹优势,打造撬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支点
[color=rgba(0, 0, 0, 0.9)]县域经济作为完备的经济系统和资源要素的集聚地,经济结构既包括城镇又包含乡村,产业体系涵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有效统筹县域内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各类经济要素的发展活力,有利于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夯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基。

[color=rgba(0, 0, 0, 0.9)]应加强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各类资源向中心城镇等特定地区的投入,使尚未实现城镇化的农民能够集中享受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并深度挖掘乡村内涵,完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政策,促进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建立县域层面信息监测和集成平台,实现县域内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时收集产业信息和市场信息,运用信息手段打破城乡空间隔阂,增强供需信息对接,开展对农产品的市场预警、形势分析、技术推广等,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加强人力资源整合,开展适合农村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发展多渠道灵活就业,提升农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是有力统筹县域资源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构建县城农村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支持在规模较大的城镇完善县级医院建设,满足周边乡村的医疗卫生需求。有序推进撤点并校和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鼓励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高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发展县城养老托育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以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文化振兴。(来源:福建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