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青年“新麦客”“新农人”共创丰收时代
返回列表
查看: 8|回复: 0
收起左侧

青年“新麦客”“新农人”共创丰收时代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886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三夏”时节,暖风拂过,田野上吟唱着丰收的诗篇。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开展以来,有不少年轻的农机手驾驶着现代化的收割机,行进在广袤的田野上,与麦浪“共舞”,助力夏粮颗粒归仓。他们走南闯北,跨区作业,沿着小麦成熟的路径,一路向北,也一路“追丰”。他们被生动又亲切地称为新时代的“新麦客”。

  “麦客”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其作为一种职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融入了文化与生活的肌理,也常常与夏粮丰收联系在一起。而“新麦客”们的“新”,可以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新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90后”甚至“95后”,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个性、新活力、新理念。二是“新方法”,今年“三夏”期间,越来越多农机手驾驶高性能联合收割机驰骋麦田,这大幅超越了传统的人力与中小型收割机的效能。三是“新机制”,不同于传统麦客的短工与散户模式,“新麦客”们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等组织,提升了规模化效益。

  新变化带来了新成长。据报道,2014年,河南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率76.3%,小麦机收率约98%;如今,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上升到87.1%,小麦机收率达到了99.8%。更具体地来看,河南第一产粮大县滑县十年前的夏收大概要持续15天左右,而今年仅仅耗时5天。可以说,“新麦客”们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节奏与效率,成为了粮食丰收时节的“新质生产力”,助力农民抢收,保障颗粒归仓。从清晨到黄昏,从一地到另一地,年轻的他们做着最传统最古老的事情,却也让“丰收”焕发了新时代的生机。

  除了“新麦客”,还有很多“新农人”活跃在乡村大地上。他们和“新麦客”一样都是“新农人”,更是“兴农人”,他们将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用智慧和科技浇灌土地。于是我们看到,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免耕播种机、智慧农业物联网等“新农具”应用于田间地头;悄然盛行的“预采购”模式——在田小麦尚未成熟即以订单形式锁定,以较好的价格提前线上成交,实现了从卖“现货”到卖“期货”的华丽转身……无数“新农人”丰盈着大国粮仓,充实着农民的“钱袋子”,也擦亮了乡村的“新样子”。

  “新麦客”“新农人”拓宽了农村发展的道路,也拓展着新时代年轻人们的无限可能。“现在我们五六台机子组成一个服务队,走在一起相互照应,平均每人都能收入十多万元,心里也挺踏实的。”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的一名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说。是啊,新时代青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双向奔赴,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方式和节奏,也改变了新一代农人的工作和生活,让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让广袤田野成为了施展才干的舞台。于是我们才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让“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课题有了新答案。

  “新”风吹过黄土地,年年都迎丰收季。作物在成长,粮食在收获;青春也在成长,人生也在收获。正是在数不清的“新麦客”“新农人”的努力下,金色麦浪间才能生长出越来越多的好“丰”景。他们保障着大国粮仓,奏响着丰收序曲,为粮食安全和乡村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我们也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麦客”“新农人”在祖国大地上放飞农业梦想,让生命与粮仓一同变得丰满踏实。(来源:未来网)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811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