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文化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探赜
返回列表
查看: 131|回复: 0
收起左侧

[乡风策略]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探赜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069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7-29 09: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廖小明,男,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它内蕴于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涵之中,外显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十分重要。
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必然要求
从根本上说,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蕴含人类对公平正义的价值期望和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推进社会演进变革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具有实现公平正义的鲜明价值追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必然要加强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不断将这种内在价值意蕴外显化,使之成为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重要引领、重要内核和重要取向。(一)作为内蕴价值的公平正义需要继承和发展现代化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发展状态,是逐步提升公平正义价值意义的过程和样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为内蕴价值的公平正义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1.这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是新时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基础。通常,每一种社会形态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既有理论形态,也有实践形态,但都包含着特定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自然反映的是社会主义主体——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生存发展的利益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阶级社会中,公平正义具有阶级性,体现和反映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追求和权益主张。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作为一种内蕴价值,本身就是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价值观念“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广义上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要充分用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进行精神生产和分配的权利和权力,强化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本质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思想的生产者”发挥调节和干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重要作用的体现,是提升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影响力、引领力的过程,这是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决定了这个阶级的价值指向和整个社会的价值指向。2.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的过程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创新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不断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基,不断开拓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以及义利相兼的价值取向等,这些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和形成的共同的、稳定的情感和利益取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作用,辩证吸收其中所蕴含的传统公平正义价值,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展现其新的价值魅力和影响力。(二)作为基本特征的公平正义需要彰显和发扬从价值意义看,社会主义是一种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社会理想和制度机制。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就是追求公平正义从理念到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促进价值认同和社会和谐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公平正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也离不开公平正义的解释和规范”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公平正义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即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7],这充分彰显了公平正义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其中,基于自己国情的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集中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追求公平正义的现代化的目标和价值选择;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集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何打破了“西方化=现代化”的迷思,贯穿着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主线;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集中阐明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好和用好这些重大要求和重要手段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追求公平正义的重大遵循、根本要求和必然决心。具体地,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才能彰显党领导人民不懈探索现代化的价值意义。党领导人民推进事业发展,始终坚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其全过程各方面都在不断确立、强化和践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主张;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才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其实践意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让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实现和维护,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才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才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方案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人间正道,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的路径选择。2.有效应对多元社会思潮必须彰显公平正义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蕴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旨趣。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新时代新征程,各种不同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一些反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侵袭不断,可能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引领形成一定的干扰和威胁。因此,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的统摄、引领作用,才能抵御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冲击,确保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文艺作品创作中存在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等问题。这实际上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意识多元多变、价值观念交融交锋,以及包括公平正义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面临诸多挑战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维护和巩固主流价值观,积极弘扬主旋律,加强正面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十分重要。因此,只有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才能使应然性上的主导价值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以此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公平正义方向。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问题视域和逻辑结构
从思想渊源和历史发展看,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可以说,人类社会追求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建构和实践的过程。现代国家的公平正义追求与现代化进程高度吻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一种总体性的价值主张和观念。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内含公平正义的政治哲学命题和规范性理念。观察和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本质,必须在上述规定性之中总体把握。(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问题视域公平正义实践运用的意义价值在于其鲜明的问题论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空场域和问题面向中把握运用公平正义的逻辑基础,才能厘清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边界,从而把住主导主流,实现有效引领。1.方法论视域从马克思主义伦理角度来讲,公平正义并非抽象化与绝对化的概念,而是具有具体和辩证的特性。从根本上说,把握公平正义的本质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之中。置于唯物史观基础上,公平正义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常在的,而是在阶级社会之中产生并体现为一定阶级利益的道德正当性和分配合理性,即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反映出来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因此,公平正义是阶级的、历史的,而不是超阶级的、永恒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反复批判过资产阶级的学者们把公平正义视为永恒的错误,而且多次阐明了公平正义的阶级本质和历史限度,主张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在历史发展的限度内认识公平正义。2.大历史观视域坚持唯物史观审视历史,必然会形成对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演变发展的大历史观视域。大历史观从根本上认为,要从历史的复杂性、过程性和长周期认识和看待价值观念的发展。这客观上要求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到最后后者替代前者的必然性。公平正义作为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始终受制于客观的社会生产力,同时直接受制于一定社会的阶级和利益结构。即是说,在同一阶级属性的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也有不同的呈现样态和实现形式。因此,公平正义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在大历史观视域下,才能更好把握公平正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在各种复杂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面前,始终不渝坚守初心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提出既要创造比西方式现代化更高的效率,更要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把公平正义视为现代化建构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和正当性支撑,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3.时代场域和比较视域无论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还是作为价值准则与评价标准,公平正义都是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形态,既要受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还要纵向上体现一定社会的发展要求,横向上体现价值观的比较和竞争优势。资产阶级把自身的公平正义观宣称为永恒的和最好的,根本上就是要试图占据道义和价值的制高点,但是,由于这种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存在根基的“先天性”问题,导致其无法突破阶级局限的桎梏和资本逻辑的魔咒。对此,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一针见血地揭露道:“像失业者或赤贫者那样的穷人可能恰恰因为所拥有的完全合法的‘法权资格’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食品而挨饿。”相反,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念虽然现实表现形态上尚有需要完善的方面,但其有先进生产方式的“基因”和最广大人民的主体基础而“瑕不掩瑜”,因为,国家“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并且是和该社会经济水准与财政实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公共卫生保障、就业保障以及住房保障,等等”(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逻辑结构就一定社会而言,某一种价值观念要成为主流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有其内外原因。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念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显性化,并充分发挥其统摄、引领作用,也必须要抓住内外因的要素方面,理解把握价值引领的逻辑结构。1.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四重逻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需要遵从四重逻辑。第一,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基础逻辑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价值观念。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是一种经济正义思想,是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上层建筑的公平正义观念最终受制于社会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在生产方式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作为统一分配尺度,保障社会利益分配的程序公正,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保障社会利益分配的结果公正。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成为决定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内容和作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型构中国式现代化公平正义观念的基础逻辑。第二,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价值逻辑是人民立场和人民至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和追求,本身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权益认识的进步。为此,才能看到古希腊时期公正成为“四大主德”之一,才能看到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将其与真理的地位等同。归根到底,实现“谁”的公平正义,如何实现公平正义是最终要回应和回答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同时,人民群众也是获得生存与发展利益的价值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始终恪守人民主体价值理念,始终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至上,这是型构中国式现代化公平正义价值体系必须遵循的价值逻辑。第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实践逻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平正义不仅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政党政治,政党是国家政治行为的主体,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并在社会政治生活、国家事务和政治体制运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社会整合、政治引领、思想传播等作用,因此,“由谁执政”和“为谁执政”决定着公平正义的实践方向和实践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余年历史征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为人民造福,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从根本上形成了党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践逻辑。第四,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制度逻辑是建设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建设法治国家。罗尔斯曾指出:“社会正义原则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一种合作体系中的主要的社会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可以说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其中,在制度层面,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为此,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体系。就是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全方位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持续提升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上述两个方面不仅是现代国家制度构建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坚守公平正义的制度逻辑。2.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四个方面根据上述四重逻辑,可以明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四个方面。第一,从历史视野和方法看,公平正义价值引领是体现决定性、根本性和整体性的引领。简言之,就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到公平正义价值内涵中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公平正义,决定着现代化建设中公平正义价值的整体方向,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核地位和价值主导作用。第二,从比较视野看,公平正义价值引领是充分体现人民性的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规定上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它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成功走出了一条超越资本逻辑、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了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现代化,这与西方现代化只为了少数精英的利益有着根本的不同。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是意识形态之争,也是价值观念之争、人心之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突出体现在坚持现代化发展为了人民、由人民参与、成果由人民共享,用丰富的实践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引领社会价值走向和人们的价值取向。第三,从作用力角度看,公平正义价值引领是充分体现统合性的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复杂的、差异的、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并存的客观事实,这在实践上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统摄作用,以统一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共识共绘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最大同心圆,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别是守护好、巩固好文化主体性,保持自身发展定力。第四,从影响力看,公平正义价值引领是充分体现保障性的引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20]。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把公平正义价值追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方面,特别是要守好公正司法这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
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实践路向
新时代新征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多元思想文化杂糅和多样价值观念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培育和践行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并以此引领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意义深远。为此,要着眼基础引领,突出重点引领,加强过程引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重要作用。(一)着眼公平正义价值的基础引领“就历史的观点而言,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也是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既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整体性彰显,在此过程中必须突出公平正义价值的基础引领。第一,坚持公平正义价值的基础引领,必须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探索到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建党100周年之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历程,始终不变的是坚持从唯物史观出发,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推动改革不断顺应人民期待、满足群众需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公平正义价值的基础引领作用,就是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第二,坚持公平正义价值的基础引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执政党奉行什么样的价值理念进行执政,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分配的原则以及社会矛盾调处的原则。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不仅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不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追求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历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推动整个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整体利益的合理分配和各种矛盾的有效调处,将这一过程统合到党的初心使命之中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塑造和引领之中,彰显出公平正义价值对整个社会的引领作用。第三,坚持公平正义价值的基础引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可以说根本体现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实现各方面利益的合理分配和各种矛盾的有效调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都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三者存在辩证关系,即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进程中,要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的建设,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突出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作用和确保社会稳定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总之,要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作为崇高的价值追求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各领域,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维护和保障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二)突出公平正义价值的重点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出对以资本逻辑为基础的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显示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光辉,必须努力实现公平正义价值的重点引领。第一,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何尽最大努力实现和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考量标准。在过去的一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一步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例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就是有力证明。新时代新征程,要努力维护好十四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权益,必须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力和聚合力。第二,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健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彰显公平正义的引领作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重大任务,而共同富裕之于公平正义的意义价值不言而喻,因为共同富裕强调发展的人民性、正义性、公平性、共享性,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积极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其核心价值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无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共同富裕,都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原则和实践方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根基、本质要求和现代化建设方向,体现出公平正义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的规定和要求。二是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注重目标、过程和手段的统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清晰看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突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彰显公平正义。第三,以全体人民的民生社会事业为重点,聚焦物质和精神相协调的目标,坚持公平正义引领社会体制机制建设,在努力加强社会建设中彰显公平正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历程来看,除了社会的根本制度及其体制机制建设对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具有首要的价值作用外,作为“一切德性的总汇”的公平正义还应该落实到社会建设的一系列具体的制度机制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进一步聚焦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眼民生社会事业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物质和精神相协调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在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加强作为,在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第四,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突出公平正义价值的引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实现生态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正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同时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治理,努力实现生态的公平正义。第五,坚持把公平正义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取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宽广的视野考察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面向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往何处去”等重大问题上突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示了最大的先进性、现实性和包容性。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正确义利观,促进全球治理,致力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谋和平、谋发展、谋大同,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加强公平正义价值的过程引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将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贯穿始终,这既是回应全体人民的根本诉求,也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显著优势的现实要求。第一,加强对全体人民特别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群体的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塑造。加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群体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塑造是基础工程,也是贯穿现代化全方位全过程的重要举措。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树立和塑造公平正义价值观念是面向全社会的,尤其需要突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因为他们在公平正义的价值认同和引领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性和示范带动作用,使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内化为支配人们行为自觉的价值观念,有利于价值引领的长效性。第二,加强对重要方面和重点领域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的全过程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进行的,这就包含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很多重点方面和重点领域。在具体工作中,还要结合实际,把公平正义价值理念贯彻到每一项具体任务的一些重要方面和重点领域,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第三,加强对制约公平正义价值实现问题的科学性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不少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分配体系、公共服务、制度机制建设等可能会成为彰显公平正义的障碍和掣肘,影响公平正义价值引领的效果。因此,要重视和聚焦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深刻理解公平正义引领重要性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在创造民族复兴伟业中彰显公平正义的价值光辉。
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需要把握的三对关系
公平正义本身是一个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时代性的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就公平正义价值引领而言,需要把握好内部蕴含与外部彰显、目标引领与过程实现、价值协同与统摄的关系。(一)内部蕴含与外部彰显的关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作用,必须厘清价值观的内部蕴含和外部彰显的关系。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内部蕴含就是公平正义价值内在嵌入和融合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体系和结构之中,而外部彰显则体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各方面全过程。一方面,把握好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内部蕴含,才能始终明确和把握好外部彰显的基础和前提。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外因是起影响作用的、次要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观念,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有序有效的目标追求和价值意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念,将公平正义价值贯穿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行动中,不断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引领力和发展聚合力,进而更好彰显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特色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另一方面,注重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外显,才能使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的公平正义闪耀出价值的光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促进公平正义价值观的有效彰显,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的确认,更是对社会主义发展主导价值的宣誓。公平正义的价值影响力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实现、本质展现和优越性体现等方面显示出来,既需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四个伟大”整体进程中整体展示,也要在这些方面具体展示:一是把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要求,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题中之义以及促进社会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进行落实和体现;二是把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镜子”和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的根本原则,贯通改革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三是把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生命线贯穿始终,在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建设中落实,在厉行法治的实践中落实,在公正司法中落实,真正使法治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四是把公平正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追求,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的各项事业朝着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发展;五是把公平正义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要求,把构建公平正义的新型国际关系视为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提供好新时代构建公平正义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等。(二)目标引领与过程实现的关系一般而言,公平正义既关涉到对行为的评价,即“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又关涉到对某种状态的评价,即某一社会是不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因此,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公平正义价值观引领及其价值实现而言,把握好目标引领和过程引领的关系十分重要。一方面,目标引领是前提和基础,蕴含于过程实现之中,体现公平正义的贯通性。追求公平正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价值,但要成为实然状态,必须形成现代化进程中鲜明的目标引领,而且贯穿到各方面和全过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平正义目标设定在根本上就是为中国式现代化立规矩、把方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人的发展等诸多方面,必须确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各方面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形成主导价值方向和主流价值取向,从而使现代化的推进过程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根本原则,符合人民的根本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目标设定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调整和优化的,要在实践过程中确保价值引领方向的正确和价值引领效果的有效持久。另一方面,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目标设定,而是要将其贯穿到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过程之中,使得其引领的重要意义得以实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是一个十分丰富而又全面的实践,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国内普遍交往和人的发展的方方面面。只有在过程实现中彰显公平正义的价值,才能使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落到实处。当然,这种过程实现也要包含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正面引领的有效。如果正面引领没有找到方法要领,不切实际、不落地的引领显然是无效甚至有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要将公平正义的引领深度嵌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才能确保引领的成效。二是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还要抵御其他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作用,真正彰显公平正义价值的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舆论和价值形态,公平正义价值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要深刻阐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道理、学理和哲理,要说清楚公平正义的过程性和价值性,引领人民群众践行公平正义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光辉。(三)价值协同与统摄的关系协同与统摄是价值引领需要正视的一对关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必须把握好协同和统摄这一对关系。协同是过程和手段,统摄是目标和要求。只有有机协同和全面统摄,才能有效彰显公平正义价值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也只有有机协同和全面统摄,才能形成真正的价值引领能力,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公平正义价值引领作用的彰显。一方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有效处理好公平正义价值与其他价值观念的协同是彰显公平正义价值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公平正义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丰富价值要素的重要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贯穿在其他价值观念之中。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就要注意将其与世界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以及其他方面的价值观念协同起来,形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种具有重要价值贯通能力和影响能力的价值要素。另一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引领统摄作用是关键。公平正义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在地位上具有统摄性与崇高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一元主导、统领多元,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此外,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针对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侵蚀,要形成防范机制,提高防范能力。客观地看,在当今世界,各种价值观念交流、交融和交锋,西方价值观的话语输出构成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干扰,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公平正义的价值判断。抵御和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破除西方价值观的话语陷阱和藩篱,需要通过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核强基固本,形成具有鲜明是非标准的价值观念体系,并且构建相应的防范机制,提升应对错误价值观干扰的能力,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稳固价值基础。
编辑:墨恩
文章见《中州学刊》2024年第7期“政治与党建栏目,因篇幅所限,注释、参考文献省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130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