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
返回列表
查看: 149|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380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10-31 09: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谢富胜 匡晓璐(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经济学院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多年来,浙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进,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更大成效,关键是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形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
“千万工程”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千万工程”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村庄的整理和整治建设为切入点,重塑了农村人居环境,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浙江各地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四旁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的要求,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生态修复,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20多年来,“千万工程”不断迭代升级,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大大提高,90%以上的村庄建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一县一品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解决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升了乡村整体风貌。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塑带动了浙江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民生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使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取得显著成效。浙江全省因地制宜进行村庄整治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创新发展了农村电商、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休闲等新业态,建成一批环境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点的绿色生态家园,农民精神面貌持续改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千万工程”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教材。把握“千万工程”经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千万工程”的伟大贡献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和倾力指导,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注重社会协作和社会参与。浙江各地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科学有序推动村庄的规划建设,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以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建设机制,有效动员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个部门,合力推动“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的新农村”走深走实。“千万工程”始终把增进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整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使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了一批农民可感可及的实事。 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系统集成,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综合把握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等的系统性联系,统筹推进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等共同发展,同时促进城乡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增强了各地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理念,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破除影响和束缚“三农”发展的制度障碍。“千万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推进土地制度、财政制度、项目审批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产权制度等的城乡配套改革,深入实施“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行动,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推动农村人口有序流动、产业有序集聚,形成城乡互动、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序、节奏时机,抓紧解决最为集中最为迫切的问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循序渐进、接续奋斗。坚持从实际出发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出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模式。确保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新时代新征程,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载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只有确保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模式,集中资源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全面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涉及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模式,注重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统一规划并严格执行。注重充实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中的村集体组织“统”的职能,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发挥集体组织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功能作用。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乡村空间。应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补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以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地下管网作为保障城市高效运行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能够满足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各种生产生活需要,但很少在乡村布局,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一旦建成还将持续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让农村逐步具备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吸引各类现代生产要素的流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探索“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共同发展格局。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村地区应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现代化为保障,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城市借助数字技术推动企业生产组织形态和生产技术变革,满足国内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注重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打造同时面向农产品特色和城市多样化即时消费的各类产品加工平台,为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的良性循环奠定良好基础。城乡不同产业应在空间上深化集聚与分工,形成即时响应、动态配合的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乡村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潜能。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将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必须打破制约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障碍,加强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劳动力向乡村流动,促使劳动密集型大规模生产企业向有条件的县乡转移,为在核心城市重点打造精益生产的创新型领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腾挪空间。(来源:光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